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國崛起1900》第494節 逼英國表態
  昨天,忘記自動更新了。

  ————————————

  美國政府讓步的消息傳開之後,在世界范圍內還沒有什麽,因為大家都覺得這是美國人最明智的選擇,因為相比為了區區賠償而跟中國發生戰爭的話,顯然是十分不劃算的。

  可是美國人不這麽覺得,這段時間他們已經感覺到很憋屈了,種族主義情緒強烈的美國人很難接受他們的政府向一個亞洲國家做出妥協,他們可以在大英帝國面前裝孫子,可以在法蘭西共和國面前讓步,但是很難對一個亞洲黃種人國家做出妥協。

  後世美國的原子彈扔在了日本,卻沒有扔在德國,絕對不是美國人說的是因為登陸日本的代價更高,是為了更早的結束戰爭,而只是因為日本可以扔,而德國不能扔。事實上直到阿道夫希特勒自殺,美軍高級將領始終堅定的相信,如果阿道夫不死,那麽就只能一點一點將德國所有的反抗力量消滅殆盡才能讓德國投降。而德軍的戰鬥力,很顯然會讓美軍付出遠超登陸日本的代價。

  但是美國人不向德國扔原子彈,卻向日本扔了原子彈,而且一扔就是兩顆,與其說是在逼迫日本投降,不如說是在向全世界示威,告訴全世界美國到底有多麽強大,但是為了示威而將原子彈這種不仁道的武器扔到德國這個歐洲白人國家,美國政府是不能夠接受,美國人民也是不能夠原諒的。

  美國的種族主義到了一種不把除白人之外的其他種族當人的程度,他們怎麽能夠接受一個黃種人國家帶給他們的屈辱呢,所以這段時間宣戰的呼聲始終很高,但是負責任的美國政府真的不敢下這個決心,國會中的大多數議員也不敢通過這樣的議案。

  可是這次連賠償都不要了,等於間接的接受了中國人的無賴解釋,坐實了是中國航母先遇到美國飛機的襲擊,才出於反擊攻擊了珍珠港的卑鄙解釋,這讓美國人如何能夠接受。於是大規模的ba工you行開始了。

  國內的不穩,更是讓美國政府不敢跟中國宣戰了,只能繼續坐在談判桌前妥協,雙方的一致越來越多。中國承諾不吞並菲律賓,但是提出為了保證菲律賓華人的利益,要求美國結束在菲律賓的殖民行為,撤出所有的美國官員,並且不再謀求再次在菲律賓駐軍。給與菲律賓人完全的自由。

  菲律賓問題美國還能夠接受,只要中國不吞並這裡,對美國來說就是最好的結果,他們已經不打算繼續維持在菲律賓的賠本統治了。

  但是在夏威夷問題上,雙方的矛盾很大,美國強烈要求中國停止干涉夏威夷事務,讓夏威夷回到危機前的狀態,也就是美國海軍繼續駐扎在夏威夷,這裡依然作為美國的海外領地存在。

  可是中國始終堅持,一旦美國大西洋艦隊進入夏威夷。中國海軍將作出針對性的應對,由此引發的一切責任必須由美國全部承擔。在中國的威脅下,美國大西洋艦隊始終在美國西岸的港口停泊,對外宣稱在保護美國西岸。

  在海軍問題上美國不敢堅持,因為他們不敢冒險大西洋艦隊也被中國人給搞殘了,但是在夏威夷問題上,美國人卻十分堅持。他們斷言拒絕了中國提出的,讓夏威夷人民民族自決的要求,夏威夷高達七成的人都是日本後裔,讓夏威夷民族自覺。豬都知道以日本民族的尿性他們鐵定是要向沙皇效忠的,等於是讓這裡成為日本領土。

  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始終僵持不下,夏威夷卻再次出現了問題,因為中國海軍偷襲珍珠港而讓夏威夷的日本和中國僑民大受鼓舞。同時由於軍事行動,造成夏威夷經濟被封鎖,許多僑民利益受損甚至升級困難,夏威夷的反抗活動陡然升溫,鄉間的遊擊隊越來越多,而且他們還通過各種渠道得到了大量的武器。甚至出現了一些有軍事素養的人開始組建比較正規的遊擊隊來跟美軍戰鬥。

  美國人當即加強了夏威夷的軍事力量,從美國本土運送了10萬新組建的陸軍,用來代替在夏威夷進行平叛任務的國民警衛隊。

  美軍此舉引起了日本的第二輪反擊,他們宣布跟美國斷絕一切外交關系,並且不排除使用武力手段維護夏威夷日本僑民的利益。

  至於日本如何使用他們的武力手段,讓日本陸軍飛到夏威夷去也不是問題,日本人戰爭中裝備了大量的飛艇,並沒有消耗殆盡,還有幾百艘的剩余,完全有能力投放一定規模的陸軍去夏威夷作戰。當然投放幾十上百個軍官,在給與一批武器就更容易了,這就是為什麽夏威夷的軍事反抗行為越來越正規的原因。

  因為日本的態度,引起了第二次夏威夷危機,日本在國聯上躥下跳,呼籲各國製裁美國,要求美國放棄對夏威夷的殖民統治,恢復太平洋地區的和平穩定。

  中國在國聯會議上對日本的訴求表示了支持,歐洲人在美國的關稅壁壘下巴不得對美國商品征收重稅呢,可是很多國家的戰後重建,包括英法兩國都需要美國提供貸款,沒關系,楊潮組建了大量的銀行團緊急出訪歐美各國,積極跟各國磋商在上海發行優惠的重建債券問題。

  可英法兩國出於政治原因,卻始終沒有答應,畢竟他們這樣的大國如果因為經濟製裁而跟美國開始進行經濟戰,對他們的經濟影響太大了,英法兩國在美國可都是有大量的僑民,大量的投資的,為了這些旅美僑民和在美國投資的安全,兩國不敢冒險跟美國交惡,畢竟他們沒有中國人的魄力,敢直接將所有在美僑民撤出來,也不像中國這樣,在美國幾乎沒有任何投資。

  英法現在可是歐洲當之無愧的霸主,他們不點頭,其他小國可沒有膽子去製裁美國,因此中國提出的製裁美國案在國聯被否決了。

  “看來我還是太天真了,歐美之間的聯系,遠超我的想象啊。”

  看到英法的選擇。楊潮就清楚,哪怕自己努力在跟英法打好關系,可是中歐之間的聯系,還是比不上歐美之間的聯系。美國依然是歐洲國家在海外最大的利益相關國,再說畢竟還有一個種族原因,美國精英階層大多是最早的新英格蘭殖民地人,比如羅斯福這樣的政治世家,往往都能追溯到新英格蘭殖民地時期。

  盡管美國是通過戰爭才擺脫了英國殖民地的地位。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大量歐洲其他國家甚至亞洲國家的移民出現在美國,新英格蘭人的民族認同反而開始靠近英國人,越發覺得自己是一個英國人,甚至是英格蘭人,在美國政治精英的圈子中,無不以自己的新英格蘭背景而充滿一種優越感。

  所以美國內心中還是將英國當做自己的母國,兩國之間有爭鬥,有衝突,但更多的還是合作。兩國間的投資往來基本沒有任何障礙,早在美國工業革命之前,英國資本就在湧入美國,直到如今英國還在美國的鐵路等基礎設施上擁有龐大的投資數額,就好像荷蘭馬車夫時代在英國的投資,時至今日英國都在給荷蘭人分紅一樣,大英帝國整體實力下降了,但是海外投資卻遠超以往,他們現在是世界投資國,美國是第一投資地。

  英美兩國都講英語。這種天然的聯系,讓他們的之間的內在聯系超乎想象,僅僅一個例子,就是中國不可比擬的。比如倫敦市場和紐約金融市場幾乎沒有任何障礙,在倫敦上市的股票,拿到紐約就可以賣,歐戰爆發的時候,歐洲股市暴跌,紐約交易所會員開會決定是不是要閉市。結果股東們否定了,可是歐戰第二天開市,許多股票在倫敦無法賣出,結果大量在紐約拋售,導致紐約股票交易所不得不關閉了一天。

  很難想象,倫敦上市的股票,能在上海賣出去,因為印刷的文字都不一樣。

  “看來要跟大英帝國進一步拉近關系了。”

  楊潮心中暗道,不過不是政治上的,而是暗中指示目前還在歐洲進行商業活動的銀行代表們跟英國金融市場進行協商,發行在倫敦和上海可以同時進行買賣的中英文印刷的票據。

  “如果這個老國王還是不識相,那麽就只有槍杆子裡出政權了。”

  建立一個世界體系不是那麽容易的,打破一個世界體系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但是打破一個世界體系,又自己建立一個體系,卻是更加困難的。

  這一點楊潮的認識十分深刻,德國人為了挑戰這個體系,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也沒有成功,蘇俄撇開英美體系,自己搞了一套,最後還是把自己搞的解體了,以德國之強大,蘇俄之實力尚不能成功,中國現在雖然強過德國,但是跟巔峰時期的蘇俄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所以楊潮還是想哄著英國這個老國王,希望這個老國王在邁進棺材的時候,能夠將王冠傳承給中國,但是如果英國人的民族主義讓他們隻願意交給美國,而不願意交給一個黃種人國家的時候,那麽也只能打破這個體系,重塑世界秩序了,盡管那很困難,會讓世界陷入長期的動蕩,甚至可能需要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才能確定世界秩序,中國也不得不接受。

  但是跟倫敦進行金融接軌是一個長期問題,短時間內很難產生效果,所以楊潮不得不給英國人來一招狠得,終於走到前台,密電潘訓,建議他繼續加劇太平洋局勢,務必要逼英國表態,讓英國人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做出選擇。

  潘訓很虛心的接受了楊潮的建議,立刻對外宣布,因為美國在夏威夷地區的軍事存在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中國的國家安全,所以中國必須在太平洋地區建立一座海軍基地,地點將選擇在薩摩亞、馬利亞納群島等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