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900》第96節 鐵路發展
  第九十六節鐵路發展  什麽鐵路?

  正太鐵路。

  當楊潮說出鐵路的時候,格爾思還嚇了一跳,以為楊潮要買東清鐵路呢,俄羅斯帝國還不至於到這份上啊。

  楊潮也沒有這麽天真,原本的歷史上,就算被日本人打敗了,沙俄也不過給了日本人一半鐵路而已,更何況現在還沒有敗呢。

  楊潮說完,格爾思才明白,楊潮要買的,不是東北的鐵路,甚至不是鐵路本身,而是權力,俄國人從清政府手裡要來的正太鐵路借款權和運營權。

  事實上日俄戰爭一爆發,俄國人就已經沒有能力給清政府貸款了,原本的歷史上,日俄戰爭之後,俄國人就把正太鐵路債券賣給了法國人。

  法國人修建了正太鐵路以後,一直運營到三十年代才被民國政府收回。

  楊潮要的就是這個貸款權,正太鐵路就是石家莊到太原的鐵路,目的自然是看上了山西的煤炭資源。

  如果有了山西的煤炭資源供給,煙濟鐵路在運量上也就有了保證,更何況修一條鐵路,楊潮也還可以招商辦煤礦啊,這可是很掙錢的買賣,窮國搞工業積累,你不賣資源賣什麽?如果能用山西的煤炭資源,換到一個工業化,那還是很劃算的,更何況山西那地方的煤炭,以現在的水平,就算放開了挖,一百年也挖不完。

  “我們跟法國人是有合同的。”

  格爾思猶豫道,他倒不是舍不得那點債權,只是俄法同盟,在擴張中國利益上也是同盟,他們當初可是跟法國人聯合行動的,華俄道勝銀行出面借款給清政府修鐵路,然後取得鐵路經營權作為抵押,修建則是法國的鋼鐵聯合企業。

  如果把債權賣給了楊潮,法國人的合同不久落空了,以前是法國人求著俄國人幫忙對抗德國,可畢竟德法沒有開戰,現在俄國自己已經卷入了戰爭中了,他們現在得求著法國人。

  “沒問題,讓法國人繼續修,不過得按照我們的要求來。我們有專門的審計團隊和監理團隊,會對鐵路進行評估和監督,一切都按照合同辦事,絕對不會虧了法國人。”

  原本的歷史上,法國人修這條鐵路,就處處刁難。

  法國人想修在越南和雲南那種窄軌,被盛宣懷發現後,立刻製止,要求修建標準軌,能夠跟盧漢鐵路連通,但是法國人表示,如果修寬軌,投資額就的增加六千萬法郎。

  這只是一段極短的鐵路而已,六千萬法郎可是相當於兩千萬兩白銀了,而且只是增加投資額。之後法國人又提出要改線,因為原本的設計,要經過滹沱河,修妖修建鐵路橋,施工難度大,法國人不願意。

  一番扯皮,本來八國聯軍前就開始籌備的鐵路,到現在還沒有動工呢。

  “五百萬法郎。只是出讓一個權力!”

  楊潮開價道,華俄道勝銀行已經簽訂的條款是借款四千萬法郎,年息五厘,楊潮直接給他們五百萬法郎,什麽都沒乾,白的這麽多錢,很劃算了。而且支付借款的時候,俄國人隻給了九成,用的是九出十三歸的借法,等於是已經抽走了四百萬法郎了。

  但是格爾思搖搖頭:“一千萬!”

  “成交!”

  一千萬法郎,也不過兩百萬美元罷了,楊潮沒必要在這個問題上跟俄國人糾纏,不過是幫他們運送兩萬人到旅順而已。

  事情到這裡,還有什麽好說的,一千萬格爾思也不是亂說,免費送過去兩萬人,也是他的目的。

  接著楊潮立刻致電朝廷,表示跟俄國人談妥了正太鐵路一事,俄國人將鐵路借款權賣給楊潮,楊潮希望朝廷直接將鐵路交給楊潮來修建。

  朝廷修建正太鐵路的目的,其實也不是為了經濟,或者發展,而是完全出於防禦目的,因為擔心被外國人強行佔去,那樣鐵路兩側的權益就被強佔了,乾脆自己借款來建,讓外國人經營收回貸款,這樣至少保住了礦權。

  所以楊潮收回這條路,對朝廷來講,可謂是兩全其美,如果自己能辦,誰會讓洋人辦,只是負責辦理此事的盛宣懷頗有微詞,他認為正太鐵路牽扯到法俄兩國,貿然介入,會引起衝突,至此多事之秋,朝廷不該徒惹煩惱。

  要是盛宣懷沒有拿法國人的好處,才見鬼了。

  楊潮不著急,著急的是俄國人,俄國人不願意找法國人,直接找清政府。哪怕他們現在在清朝的土地上打仗,殺清朝的百姓,他們依然可以對清政府頤指氣使。

  載灃找張之洞商量了好幾次,張之洞倒是讚同楊潮收回鐵路的事情,認為這是好事情,但是也擔心盛宣懷所說,因此還是要跟法國人溝通好。

  楊潮堅決拒絕跟法國人扯上關系,錢是找華俄道勝銀行借的,經營權也是交給俄國人,合同上明明白白,跟法國人半毛錢關系都沒有,那是俄國人跟法國人的合同關系,因此楊潮請命這件事交給他了。

  楊潮不打算妥協,如果法國人玩橫的,楊潮打算跟他們打官司,打到巴黎去,狀告法國政府,如果法國人拿出跟俄國人的合同說事,楊潮倒是可以雇傭他們的工程師,不就是貴點而已,詹天佑那些人也不是鐵打的,現在的工程他們根本就忙不過來,交給法國人也一樣。

  法國人此時還顧不上這條鐵路,他們忙著處理日益下跌的俄國債券問題呢,法國認購了俄國債券的百姓,看到俄國人一次次失敗,不斷的拋售債券,債券價格早就跌破了發行價,這影響的是俄國的信用問題,信用降低,下一次發債券可就得高價了。

  所以維持俄國在法國金融市場上的信用,才是法國政府最急迫要解決的,根本就沒有顧得上國內幾家鋼鐵企業的利益。

  楊潮跟華俄道勝銀行簽訂轉讓合同後很久,法國人都沒有跳出來說事。

  於是楊潮讓詹天佑派人去測量考察一下線路,在確定好的線路上,楊潮不打算讓法國人玩貓膩,如果最後他們表示不改線修不了,楊潮正好有機會接觸合同。

  鐵路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的意義,怎麽強調都不過分,日本人將他們維新歷史分為兩部分,1882年後為新階段,就是因為這以後他們的鐵路發展速度大大提高,讓他們邁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楊潮其實也一直把鐵路當做最重要的事情來做,支持詹天佑就是例子,而詹天佑他們也算爭氣,修鐵路不用說了,運營上也走入了正規,起碼在效率上,不比德國人差。

  去年楊潮通過煙台的英國洋行,跟英國上海公使進行溝通,這個上海公使正是在焦作挖煤的英國福公司的總董,跟他福公司達成了鐵路專營協議,楊潮給與他們兩成的優惠價格,承運他們所有的煤炭,但是福公司也必須保證將煤炭送到濟南來。

  福公司本來是有膠濟鐵路作為選擇的,但是出於英德兩國的競爭,所以他們一直在計劃從焦作把煤炭通過運河送到天津出口的,但是這時代的天津條件可比不上煙台,煙台才是北方第一大港。

  而且天津冬天就封凍,煙台可是不凍港,英國人總不能冬天不用煤,所以這個合作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第一壓製了德國人的膠濟鐵路,也就壓製了青島港,間接支持了英國有大量利益的煙台發展;第二英國人公司得到了運費優惠,還得到了更有保證的運輸通道。

  有了英國福公司的煤炭供應,煙濟鐵路的運輸貨物來源有了保障, 終於在年底前第一次實現了盈利。

  但是跟鐵路盈利相比,楊潮後續的,才是大手筆,第一取得了到鄭州的鐵路修築權,第二也取得了粵漢鐵路的修築權,現在得到正太鐵路修築權,楊潮手裡的鐵路裡程,有望達到三千公裡,佔有中過鐵路裡程的三分之一。

  但是楊潮還不滿足,他向朝廷提出建議,願意承擔歸還比利時修建的盧漢鐵路貸款,然後取得盧漢鐵路三十年的運營權,也就是從比利時人手裡收回運營權。

  這樣楊潮就能將盧漢鐵路和粵漢鐵路連為一體,只要在長江上修一座大橋,就能從北京直接到廣州。而且盧漢鐵路可以將山東的鐵路和河南的鐵路連成一個十字鐵路網。

  但是因為正太鐵路的事情,楊潮似乎真的得罪了盛宣懷,盛宣懷強烈反對此事。

  這沒有辦法,這就是官場,很容易得罪人。

  而且楊潮以為,並不是表面上那麽簡單,因為盛宣懷是通過洋務運動發家的,是朝廷公認的辦洋務第一人,就算是李鴻章、張之洞等人,也都是通過盛宣懷才辦成事情的。

  可是楊潮突然冒起,短短幾年,就搶光了盛宣懷的風光。

  但這還不是主要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盛宣懷是郵船部長,中國的鐵路事務都是歸他管的,楊潮通過煙濟鐵路的擴張,一下子打造一個鐵路網,那麽到底誰管誰啊,也就是說根本上還是權力之爭。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