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900》第97節 遊擊戰爭
  第九十七節遊擊戰爭  十二月中旬,楊潮連續用了十五天時間,運送了兩萬俄軍進入旅順。

  俄國人被人罵做灰色牲口,他們還真的是很能吃苦,楊潮每一趟飛艇出發,他們硬生生能擠入八百人,幾乎是滿載運行。

  奉天(沈陽)到旅順大概四百公裡的樣子,經過幾次試飛之後,楊潮已經摸清了飛艇的原理,將齊柏林那種直接將發動機掛在外殼下面吊著的鋼索上的方式,改成了放在外殼上,這樣整體性更好,可以換裝更大的發動機。

  改進後飛艇時速達到一百五十公裡,來回一趟五個多小時,每夜最多能發兩趟,運送一千六百人,十五天也是極限了。

  就這樣,在日本人不知不覺中,俄國人加強了旅順的兵力。

  “吳兄,你終於回來了。你回來了,我就可以開始上課了。”

  就在十二月底,吳佩孚回來了。

  楊潮暫時中斷俄國人的後續物資運輸,立刻趕回山東來跟吳佩孚商議大事。

  楊潮要給吳佩孚他們上課。

  什麽課?

  遊擊戰爭!

  “沒有什麽秘密,就是保存實力,消滅敵人。”

  “第一,保存實力的優先級比消滅敵人要高。可以采取一切合法的,非法的手段,偷襲、埋伏、放火、投毒,只要打擊俄國人、日本人。記住我們沒有朋友,他們都是敵人。”

  “第二,拉攏一切能夠拉攏的力量,不管是土匪也好,團練也罷,只要他們打洋人,就是我們的朋友,可以暫時結成同盟。給他們錢,給他們槍,甚至封官許願。”

  楊潮沒有節操的話,不但把吳佩孚驚呆了,就是黑牛他們這群大老粗都感到臉紅。

  楊潮等到吳佩孚回來,這才把所有士兵,包括馬豁瓦都叫道一起,要給他們進行一個短期的培訓。

  楊潮接著道:“我會秘密送你們去東北。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能活著回來。現在我要傳授你們一些秘訣,稱為遊擊戰理論。所謂: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總結出來,就是以運動戰的方式,不跟敵人爭奪任何固定城池據點,立足深山隱藏。根本目的是,打擊敵人,保存實力,又以保存實力為重,因為你們在東北的存在,就是對敵人最大的打擊。而且也是一種意義,一種中國武力存在的宣示。”

  “但是我讓你們去東北的目的,你們知道嗎?”

  當然沒人知道了,現在東北亂成一團,俄國人、日本人,土匪馬賊,清軍,這時候去東北,還將日本人和俄國人都當做敵人,這誰能想到有什麽目的啊。

  “吳兄你說說。”

  吳佩孚搖搖頭。

  楊潮又道:“我送你去德國幹什麽去了?”

  吳佩孚道:“上軍校,學習軍事技能。”

  楊潮道:“沒錯,上軍校,但是不僅僅是學習技能,上軍校的目的如果僅僅是學習一門技能,那格局就太小了。讓你上軍校的目的,是讓你學習戰爭。你現在明白我讓你回來的原因了吧。”

  吳佩孚皺眉:“學習戰爭?”

  楊潮道:“沒錯,學習戰爭,任何軍校都比不上真正的戰爭能鍛煉人。戰爭才是最好的軍事學校,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吳佩孚聽完點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記住一點,潛伏、偷襲、暗殺、投毒、放火等等一切手段,只要能殺敵,就都值得學習。”

  “還有,

保住性命。”  千叮嚀萬囑咐,讓這些人把自己的話記熟了,然後帶他們登上了開往奉天的飛艇。

  不過饒了一圈將這些人放到了俄軍背後,放在了奉天以北的鐵嶺山區。

  這群人就等於是被楊潮散養了,他們將憑借自己的本事,在俄日戰爭中活下去,然後招降納叛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一隻可能不靠譜,但是看起來能嚇唬人的軍隊。

  接著楊潮繼續給俄軍運送物資,主要是糧食、蔬菜,都是東北出產的小麥和大白菜。

  由於運輸壓力,俄軍在東北的糧食補給,九成以上是就地征調的,說不好聽點,就是從東北老百姓手裡搶來的。

  這讓楊潮很不痛快,但是卻依然幫他們送到旅順。

  讓人費解的是,日本人大張旗鼓的在國內動員新的兵力,也確實派了許多士兵去了旅順,可是攻擊行動卻一直沒有開始,失去了重炮後,他們那些山炮可不敢張揚,因為俄國人的重炮一直都比日本人多得多,他們把太平洋艦隊的艦炮都拆下來當岸基大炮使用,這可是重炮中的重炮,口徑三百以上的比比皆是。

  日本人的山炮敢暴露目標,必然被無情的打擊。

  所以日本人沒有行動的原因,只能是沒有大炮,同時繼續加強兵力,要用兵力優勢,壓倒俄國人。

  同時,雖然補充了一部分兵力,但是康特拉琴柯也沒有發動反擊,因為他手下的士兵也確實太疲憊了,補充的兩萬人,雖然讓兵力將近六萬人,他也只是加固了現有陣地,不打算向人數超過十五萬的日軍反擊。

  楊潮認為俄國人的選擇也是穩妥的,守住就好,等待第二艦隊到來,然後跟日本人爭製海權,楊潮可是很有興趣看到俄國人的大炮炮轟日本港口的景象的。

  馬上就要過年了,旅順依然平靜,楊潮又幫康特拉琴柯運送了一批機槍和子彈後,就安心在大石房過年了。

  幾年楊潮在這裡過年,士兵們反倒走了,依然冷冷清清。

  “連長,打不打?”

  楊潮惦記的士兵,此時正潛伏在鐵嶺遼河邊一座村子外,天寒地凍,冰冷刺骨,他們每人身上都穿著厚厚的棉衣,可仍然忍不住打哆嗦。

  而此時四五十個,應該是一個連隊的,身穿灰衣的俄國兵正大聲嚷嚷著從村子裡出來,有的身上背著打死的雞,有的手裡拎著一條臘肉,還有人牽著一頭羊的,其他也都背著鼓鼓囊囊的包袱,而身後的村子裡則是一片哭聲。

  “等走近了再打!”

  被任命為連長的馬豁瓦一雙碧眼炯炯有神,作為波蘭人很難對俄國人產生好感,哪怕他爹是一個俄國酒鬼。

  俄國人很大意,說笑著從河邊走過,遠處還有他們的馬,有幾個士兵在幫戰馬洗澡。

  馬豁瓦不敢大意,他知道這些就是大名鼎鼎的哥薩克騎兵,軍紀最壞,作戰最猛。

  “張國柱、馮進財、王選禮,你們三個一人一個,記住一槍就要把三個洗馬的撂倒。其他人跟我一起,用雙槍送這群哥薩克見閻王去。都聽我的槍響為號。”

  說完,拍了拍身邊幾個人,三個人就摸著步槍悄悄從林子裡繞過去,朝著三個洗馬的哥薩克潛伏過去。

  而馬豁瓦則更壓低了身子,眼神如狼一樣,盯著越走越近的哥薩克大隊。

  官道旁邊一溜低矮的灌木,掩護了他們的身影,一直等到哥薩克們走近,也沒有發現他們。

  “打!”

  馬豁瓦第一個跳了出來,左右各握著一把駁殼槍,撩開了就猛擼扳機,毛瑟步槍發出密集的聲音。

  俄國人嚇了一跳,然後就死了,因為突然衝出來的,是六十多個手持雙槍不斷按動扳機的家夥,秘籍的火力是他們從未見過的,哪怕手槍沒有準頭,在這麽近的距離上,被數百發子彈掃過,不死才怪。

  “連長,都乾掉了!”

  張國柱他們很快就回來了,步槍背在身後。

  “現在怎麽辦?”

  黑牛問道。

  馬豁瓦道:“牽上馬,把哥薩克的戰刀和步槍收起來,我們去村子裡。楊大人說過了,這種情況下,應該可以招兵了。”

  吳佩孚始終跟在隊伍之中,一言不發。

  他在德國柏林軍官學校正正學習了三年,但要說他這三年學會了什麽,還真的不多。

  所有的留德學生,都得先進預科學習。

  雖然是用賠款鼓勵留學生,德國人多少有些不情不願,但是德國的大學都相當正規,寬進嚴出,也許進去稍微容易一些,但是想畢業拿到畢業證,還真的得學到本事,各項考核通過才能成。

  而中國學生基礎差, 針對這個,德國教育界制定出嚴格的預科制度,專門給這些學生補習基礎知識,同時讓他們學會德國語言和基礎的自然科學知識。

  吳佩孚之所以沒有學到什麽東西,就是因為這個語言關,三年中,兩年時間他都是用作學習德語了,同時溫習基礎知識,第三年語言關也過了,基礎也通過了,這才進入軍校學習。

  也就是說,吳佩孚隻學了一年,高深的軍事理論接觸的不算多,不過這三年軍事訓練倒也不少,他的軍事技能倒也算合格。

  像吳佩孚這樣的,已經算是好的了,他畢竟是秀才,真刀真槍考出來的秀才,智力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也願意下苦功夫。但是有的學生,三年中都沒有過語言關,德國人的預科設計是四年,接下來的本科又是四年,也就是說,那些學習工科的學生,最少也得八年時間,才能從工科學校畢業。

  當然吳佩孚也還沒有完成學業,他還得去德國至少在學習一年時間,前提是他能從遼東活著回去。

  在遼東吳佩孚感覺自己的作用十分有限,他現在就拿著楊潮給的一系列地圖,做著偵察兵的工作。

  楊潮給的地圖十分詳細,主要就是奉天一帶的地圖,甚至連一些山溝溝都無比的精準,但是有一個問題,上面沒有一個名字,這是一張沒有任何地名的地形圖。

  吳佩孚現在在做的,就是在上面標注上一個個地名,比如現在這個村子牛堡村。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