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國崛起1900》第116節 法國之行
  第一百一十六節法國之行  在法國同樣受到歡迎,但是熱情浪漫的法國人民似乎對楊潮跟伊蓮娜的關系更感興趣,所有記者都繞不開這個問題。

  法國官方倒也很積極的要跟楊潮接觸,但是楊潮此時卻拒絕了,此時還不是時候。

  楊潮反而先跟法國鋼鐵集團談判,就正定鐵路問題進行商談,楊潮表示,歡迎一切遵守合同,保證按期施工的法國企業,鋼鐵集團確實隻想撈快錢,胡亂修一條能用個十來年的鐵路,能把貸款和利息收回來就可以了,百年他們可沒有興趣給中國人建。

  但是現在楊潮手下有合格的工程師,而且會嚴密的監督他們,這讓他們感到了為難。

  不過楊潮告訴他們,他們在中國的經營,可不是一錘子買賣,希望他們不要像比利時人修建盧漢鐵路那樣偷工減料,那樣是對自己國家信譽和商業信譽的破壞。

  比利時人修建盧漢鐵路,確實也沒打算做百年工程,因為跟清政府的合同就是那樣,他們修建他們運營,收回貸款後交給清政府。其中比利時人得到的是貸款收益,還有修建過程中的鋼鐵銷售。沒有任何的附加特權,按道理來說應該是互惠互利,可是沒有長久經營的動力,讓比利時人沒有心情建造優良工程。不像德國人修膠濟鐵路,那真是打算當百年工程來乾的,枕木都是用的鋼枕。

  法國人最後同意了,因為除了正太鐵路,他們還有更大的利益,那就是楊潮早先答應的成昆鐵路,通過成昆鐵路,法國人認為,他們的商業利益就能到達中國的四川,這可是一個富饒的省份,重要性不輸給江南,如果法國在這裡能取得利益,就能跟控制長江的英國人分庭抗禮了。

  成昆鐵路將聘用法國工程師和中國工程師組成聯合團隊,進行勘探、設計和施工,采購的設備和材料,在中國不能生產的情況下,將優先考慮法國。

  好吧,成昆鐵路這才是一塊大蛋糕,長度一千公裡上下,與美國人想得到的粵漢鐵路,英國人負責的津浦鐵路,比利時人修建的盧漢鐵路一樣,都是上千公裡的大項目,不提其中的經濟利益,商業收益,僅僅鐵路建造本身,就是一項巨大的收益了,投資少於一億法郎,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楊潮送給法國人這麽大塊蛋糕,法國政府當然更想跟楊潮談談了,鐵路修建問題可是大有文章可做,要知道雲貴川雖然窮山惡水的,交通很不發達,但是礦產卻極為豐富,開通了鐵路,是不是得讓法國人優先開開礦?

  但是楊潮依然拒絕給法國人接觸。

  反而直接去跟留學生開會去了。

  在巴黎學習的留學生還是很多的,庚子賠款後,到目前為止已經選送了一千多留學生,整個歐洲也才不過一萬來人。

  楊潮的手下在巴黎的有王求和李思第。

  王求在巴黎理工大學學習有機化學,李思第在倫敦商學院學習工商管理。

  給李思第挑選專業不費什麽事,但是王求的專業真的不好挑選,這家夥激情似火,太激進了,他就是這個時代革命學生的典型,如果讓他學習法律等知識,絕對不會是一個好律師,而會變成一個激進的改革派,中國的事情就激進不得,或者說所有龐大的國家都激進不得,因為牽扯太大了,汽車可以很從容的掉頭,火車能嗎?噸位在哪裡放著,太急了就得翻車。

  如果讓王求學習嚴謹的工業的話,冒進同樣不是什麽好事,工業需要的是細致認真,

得按部就班急不得,急急躁躁的注定基礎打不好,質量上不去,後世中國人吃這種虧太多了。  想來想去給他選了個有機化學,在這個時代,主流是研究煤化工和石化工的,從中提取、分解一些大分子材料,比如煤炭中提煉苯酚等各種化學物品,在上一層就是直接用石油中合稱化纖了。

  “你們以為我為什麽要跟俄國人合作?”

  楊潮沒想到的是,最近這段時間的自己的努力,竟然被這些學生看成了賣國。

  王求等一群人都低著頭,一臉委屈的樣子。

  王求這段時間確實感到很憋屈,到了巴黎之後,見到了現代工業城市,那種激動之情,讓他覺得沒有白白出國。

  一開始他感覺法國人都很友好,非常客氣的跟他們接觸,甚至他一個同學介紹妹妹給他認識。但是很快他就感覺到不自在了,因為法國人那種熱情,完全是因為他是一個陌生國家來的,而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平等的人。

  他發現這些人跟他說話,就像跟自己家的貓說話一樣,半是用哄得。人家沒有把你當成一個平等的人看待,這種思想讓他感覺到異常的恐怖。

  這種思想也讓他開始發奮起來,不但是學習,而且對組織活動,對強國富民的理念也更堅定了,你窮困落後,人家就會認為你是野蠻的,未開化的,甚至不把你當成一個人看待。

  他積極奔走在巴黎、法國,利用楊潮給的經費,甚至自己出去打工,購買了印刷機,經常印刷一些小冊子給在法國的留學生。開辦了強國富民社法國分社,開始積極的吸收會員,一度曾經有三分之一的法國留學生加入他們。

  當然,他一直都把楊潮捧為領袖,認為楊潮一定會帶領他們實現理想的。

  可是在這次日俄戰爭中,楊潮讓他們太失望了。

  因為所有的留學生都是支持日本的,因為在他們看來,日本是幫助中國收回東北的。

  楊潮在山東大辦洋務,尤其是用鐵路跟德國人競爭的事情,他們打心底裡覺著痛快。

  可是突然日俄戰爭爆發,楊潮向雙方販賣軍火,軍火販子也就算了,還給俄國人運兵,這就讓人難以接受了,一瞬間王求的號召能力極度下降,那些留學生們一個個都拋棄了他,都不願意參加他組織的活動,不接受他的那血口號了。

  王求感覺到自己的信仰也快倒塌了,當你崇敬一個人的時候,你會認為那個人是完美的,他的一切都是無暇的,你無法容忍他身上有任何缺陷,到了這個時候,那個人本身其實已經不重要的,他其實已經變成了一個符號,一個對完美的定義。

  楊潮在王求心中,已經快接近這種符號了,可是突然崩塌了。

  今天來開會,也只有二十幾個人來,就連王求都沒有激情了。

  尤其是當楊潮公開承認,他確實幫俄國人運過兵。

  “你們以為日本人打敗了俄國,東北就能回到中國了?”

  “你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這也太天真了。”

  “你們已經出國了,就該用國際的眼光看問題。”

  “你們難道不看法國的報紙,他們是如何評論日俄戰爭的,利益!他們討論法國人在其中的利益,難道你們還不明白嗎。所有國家都關心的,是他們在東北能得到的利益。”

  “日本人贏了,會發生什麽,日本人後面有英美。俄國人背後有法國,你們覺得是從英美日本手裡奪回我們的東北容易,還是從法國、俄國手裡奪回來容易?”

  留學生們開始思考起來,這些道理他們其實都知道,只是感情上更傾向於日本,因為俄國人傷害中國更深。

  “散會!一群笨蛋。我告訴你們,三個月之內,中國就會靠自己的力量,收回東北!”

  留學生們震撼了,楊潮已經摔門離開了。

  所有人都驚呆在現場:中國要收回東北!

  可楊潮已經走了,想找人問都不能夠。

  但是留學生們的政治熱情又高漲了起來,他們開始關心報紙,關心國際報道。

  三天之後,日俄停戰了,他們達成了協議。

  日本撤出了庫頁島,得到了大連,但是不能駐軍只是一座商業殖民地,日本人有權派駐官員管理;俄國保有旅順,但是不能派駐艦隊,陸軍規模限制在一萬人;日本承認俄國在東北的權力;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的權力;雙方互不要求賠款。

  結束了,俄國得到了整個東北,日本得到了整個朝鮮。

  但同時兩國民眾都不滿意,光沒有賠款一條,日本人就翻了天了,跟中國人一個德行,把談判使者罵成了賣國賊,砸了他家,燒了他的房子,毆打他的老少妻兒,並且成群結隊的去日比谷巡遊。

  俄國本來就鬧翻天了,聖彼得堡的ba工引起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在國際上影響很壞,在國內引起了反對沙皇和政府的情緒,聖彼得堡的工人,已經在街道築起了街壘跟軍隊對峙。

  沙皇搬離了聖彼得堡,搬到了莫斯科去,並且讓從美國跟日俄談判完的首相進行改革。

  首相維特開始宣布進入立憲程序,將約束部分皇權,加強國家杜馬對法律的權力。

  但是俄國人是一個不善於妥協的民族,領導ba工的又是許許多多個團體,他們不願意接受改革,其實他們純粹是想起來鬧而已,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麽。

  俄國所有的大城市都在ba工,兩百多萬工人參與,社會秩序完全限於混亂,但更可怕的是,三分之二的農村也展開了針對地主的暴力行動,農民砸毀地主的莊園、酒廠。

  維特試圖說服貴族地主給與農民一部分土地,但是也失敗了。

  全世界都在等著俄國人的下一步動向,都在做好俄國政府改組的準備。

  這時候,楊潮表示,想跟法國人談談。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