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689章 策勳12轉,賞賜0強
禦花園,涼亭裡,宇文溫正在考校女兒的功課,方法是背詩,背的詩名為《木蘭詩(辭)》,是有名的北朝民歌。

 同齡的宇文慧英和宇文瓊英,輪流接力背誦,稚嫩的童音搭配著《木蘭詩》,彰顯出巾幗英雄木蘭的風采。

 “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兩個小丫頭背得很流利,此次考試得滿分,宇文溫給了獎勵之後,問女兒有什麽問題要問。

 宇文慧英和宇文瓊英七歲多,這個年紀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背詩都只是背個大概,未必清楚詩句的意思,所以宇文溫有時候會做解答,算是親近子女的一種方式。

 宇文慧英一臉疑惑的問:“阿耶,何為‘策勳十二轉’?”

 “啊,那是勳官十二階(轉),也就是十二個等級的勳位。”宇文溫說完,發現自己的解釋對於兩個七歲多的小丫頭來說還是太難理解,便進一步解釋:

 “策勳,‘策’是記錄的意思,,‘勳’是功勞的意思,兩個字連在一起,就是‘記功勳於策書之上’....”

 “‘策勳十二轉’的意思,就是木蘭立的功勞,達到了最高價、也就是第十二階,若是從最低一階開始晉升,可得經過十二轉,說明木蘭真了不起了。”

 “喔....”宇文慧英和宇文瓊英點點頭,滿是期待的看著阿耶:“阿耶!我也要學木蘭!”

 “哎喲,那得你阿耶老得上不了戰場了...”宇文溫笑起來,笑得很開心:“還得你們的兄長都老得不能上戰場。”

 “喔....”宇文慧英和宇文瓊英有些失望,她們不懂的事情有很多,所以不明白現實裡“木蘭替父從軍”這種事是很難發生的。

 不過這不妨礙小丫頭們繼續問問題:什麽是“賞賜百千強”。

 宇文溫回答:“‘賞賜百千強’,意思是賞賜有很多,‘百千’是比喻,形容數量多,‘強’的意思是‘有余’。”

 宇文瓊英問:“阿耶,那官軍此次大捷了,是不是要‘賞賜百千強’?”

 小孩子哪裡懂時事,只是宇文溫經常給她們念報紙,所以知道許多事情,譬如知道如今官軍大捷。

 宇文溫聞言點點頭:“對的,朝廷要獎懲分明,將士們立了功勞,就得賞賜。”

 宇文瓊英問:“阿耶,朝廷有那麽多錢財賞賜麽?”

 宇文溫依舊點頭:“有,肯定有的。”

 小丫頭總覺得阿耶說的都是對的,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宇文溫陪著女兒說了一會兒話,讓女兒拿竹子去喂大熊貓“墨白”。

 自己坐在涼亭,讓宦官拿來功勞簿,翻看起來。

 功勞簿,記載著軍中將士的功勞,是朝廷獎賞有功將士的依據,此次大軍平定高句麗、收復漢四郡故地,將士們征戰一年有余,立下無數功勞,朝廷自然是要嘉獎的。

 按照制度,功勞簿上敘錄的軍功要層層審核,經兵部、吏部覆核,最後上呈天子禦覽(實際上只是瀏覽),若無疑問,那就得盡快獎勵。

 將士們為國效命,用生命和鮮血開疆擴土,立下的功勞,必須及時“兌現”,而傷亡將士的撫恤也必須及時發放,這樣才能鼓舞軍心,才能讓更多的人投身軍伍。

 所以,功勞簿的核對、覆核、審核進度很快,沒有拖延,當吏部將整理好的功勞簿上呈後,宇文溫讓中書省樞密院核對一遍,自己再“抽查”。

 為的是對將士們負責,立了功的人,就一定要獎,沒立功的人則不能佔便宜,這就是賞罰分明。

 周國的勳位,如今也是十二階(轉),最高一階是上柱國,但很可惜,此次大戰,並沒有士兵立下奇功,如同木蘭那樣“策勳十二轉”,直接從普通士兵變成上柱國。

 不過,“賞賜百千強”是必須的。

 最好的賞賜,除了爵位、官職、勳位,就以實物中的土地最受歡迎,然而,當大規模對外戰爭越來越頻繁時,土地是必然不夠分的,那該怎麽辦?

 用各種“優惠政策”來填補土地不足造成的“賞賜空白”,譬如減免稅賦,或者多發放錢財。

 但是,現在有了科舉,若仔細算一筆帳,從軍上戰場、用命換軍功,好像不如讀書考科舉爭取考試當官來得劃算。

 畢竟科舉考試三年一次,考不中還有機會“再來一次”,可上了戰場,命就只有一條,一不留神人就死了,哪裡還有機會“再來一次”。

 讀書備考科舉,不會讓人斷手斷腳,眼瞎耳聾,但打仗會。

 讀書,可以和家人在一起,當兵卻“忠孝兩難全”;趕考,考中考不中,人都能好好的回來,上戰場卻不一定,家人每日都要提心吊膽。

 所以,若是天下承平日久、科舉制度逐漸完善,人們適應了科舉入仕,那麽投筆從戎的“性價比”會越來越低。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讀書,但如今工商業的發展迅速,讀不了書,可以去務工、做小買賣,一樣能過得不錯,而不需要從軍賣命。

 於是,長此以往,“尚武”之風必然逐漸轉衰,當兵不再是良家子的優先選擇,甚至還會有“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情況出現。

 這不是宇文溫想看到的,但即便在後世,如何提升軍人社會地位依舊是不容易解決的問題,所以,他只能根據現狀,進行一些調整。

 借著此次大戰過後對將士們的獎賞,實行一些新措施,將軍人的地位在原有基礎上適當提升。

 此次的獎賞之中,除了爵位、官職、勳位、錢財、各類“優惠政策”之外,多了新的內容,其中之一就是“科舉加分”。

 立了軍功(一定功勞以上)的軍人,無論是將是兵,按照功勞大小,其子(不分嫡庶,不限人數)參加科舉考試(殿試除外)時可以加若乾分。

 當然,考慮到公平性,加的分數不會太多,但足以讓其子在競爭愈發激烈的科舉戰場上獲得像樣的助力。

 至於其他措施,效果有待觀察,但都有同樣的一個目標,那就是提升軍人的待遇,讓投筆從戎對於人們依舊有吸引力。

 宇文溫看著幾本厚厚的功勞簿, 仿佛看到了無數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身影,看到了將士們那滿懷期盼、等著朝廷賞賜的臉龐。

 一個國家不能沒有強大的軍隊,而這樣的軍隊,其士兵不能是地位卑微的賤民,待遇必須過得去。

 但也不能是五代的跋扈牙兵,所以軍人待遇方面要把握一個度。

 原則就是賞罰分明,尤其“賞”這方面,一定要舍得花錢。

 立了功就得賞,功勞大,獎賞就得豐厚,讓當事人和旁觀者都覺得上戰場玩命確實“劃得來”,不然誰還會當兵、上陣廝殺,真不如在家讀書考科舉,或者務工掙錢過小日子。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可發獎賞的錢財是要財政出的,“賞賜百千強”之後,財政的壓力就大了。

 想到裡,宇文溫不由自主撓頭。

 錢賺得多,花得更多,若沒有錢,什麽都免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