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217章 隕落
【書名:逆水行周正文第二百一十七章隕落作者:米糕羊】

《逆水行周》最新章節親~本站域名:"166小說"的簡寫諧音,很好記哦!好看的小說強烈推薦:大文豪三國之席卷天下漢鄉臨高啟明神話版三國庶子風流民國之文豪崛起龍起南洋純文字文字更新速度最i

午後的陽光,讓人感覺溫暖而柔和,“驛館”花園邊上,孫敬誠正在看書,書的作者,是當今羅馬皇帝莫裡斯一世(音譯),書的內容經過粗略翻譯,所以孫敬誠勉強看得懂。

他看了幾日,發現這本書實際上是一本兵書,莫裡斯一世在書裡重點論述了羅馬官軍的編制、武器裝備、訓練、隊形編成、作戰方式,以及和邊境各蠻夷交戰的經驗及教訓。

還強調了騎兵對於戰爭的重要性,教導將領應該如何用好騎兵,然後各類軍隊應該如何相互配合,協同作戰。

與此同時,如何在“廟算”階段制定正確的戰略並且實施,也是這本書的重點闡述內容。

羅馬國的官製、軍製、指揮及作戰方式,孫敬誠是不懂的,加上翻譯的內容有些詞不達意、前言不對後語,多有晦澀難懂之處,所以這本兵書讓他看得十分吃力,隻能看個大概。

但通過這本兵書,他發現當今的羅馬皇帝很擅長軍略。

莫裡斯一世,即位已經二十年,這二十年間,頻繁對外用兵,一改先前國家被周邊蠻夷不斷入寇的被動局面,羅馬國的官軍接連在和蠻夷的交戰中取得關鍵性勝利,將各蠻夷打得丟盔棄甲。

與此同時,莫裡斯一世扶持落難的波斯王子,不僅將女兒嫁給對方,還派兵幫助女婿復國,成功讓羅馬和波斯這對冤家握手言和,保持了相對的和平。

東面的巨大威脅暫時消失,羅馬國官軍就可以騰出手來,繼續對威脅邊境的周邊蠻夷進行討伐。

莫裡斯一世在位這二十年,將國家東、西、北三面日益惡化的邊患問題解決,這一切都是靠著赫赫武功實現的,所以孫敬誠認為,將莫裡斯一世稱為雄主也不過分。

但這樣的雄主,卻被一支嘩變的叛軍攻入皇宮,本人及其家人悉數遇害。

據說“皇太子”僥幸逃脫,如今下落不明,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一代雄主隕落,孫敬誠對此唏噓不已。

這一切,就在幾天前發生,接下來幾日,君士坦丁堡城內亂成一團,周國使團作為外來賓客,在“驛館”裡倒是過得自在,沒什麽人來打擾。

但不代表接下來的日子好過,弑君者取而代之成了新君,面對他們這些來自遙遠東方的客人,新君會持何種態度不得而知。

不過孫敬誠對此並不擔心,他們作為遠道而來的客人,和羅馬國內各方勢力沒有任何糾葛,新君沒必要為難他們,更別說周國和羅馬國無冤無仇的,兩國交戰都不斬來使,新君殺他們有何意義?

隻是如此一來,和羅馬國的海貿怕是做不成了。

孫敬誠放下書,起身在花園裡走動,想著當前局勢,覺得有些無奈。

莫裡斯一世遇害,家人喪亡殆盡,且不說那逃脫的“皇太子”是否能召集勤王大軍報仇,莫裡斯的女婿、波斯國的王中王庫薩和(音譯),必然不會善罷甘休。

女婿為嶽父報仇,天經地義,有這種大義名分在手,波斯國必然要趁勢而動。

屆時兩國交戰,羅馬國和東方的海路聯系必然被波斯國掐斷,因為撒拉遜大沙漠東南端的大海港“東方之門”,是屬於波斯國管轄,羅馬國的阿非利加政區,就靠著這條海路與東方聯系。

這麽一來,使團此次出使羅馬國,算是功虧一簣,至於他們何時能夠返回中原,已經無法預測。

看著手中這本兵書,孫敬誠決定將原本和譯本都收好,日後帶回中原,好好研究一番,以便朝廷從中了解羅馬國的軍製,也算不虛此行。

不一會,有名“驛館”的男仆端來食物,請他享用,孫敬誠和對方關系不錯,於是交談起來,問對方對於當前局勢有何看法。

他想知道,在尋常羅馬百姓眼中,莫裡斯一世落得如此下場到底是對是錯。

。。。。

“孫,他說皇帝太過分了,連發放給平民的救濟金也要克扣,這沒有道理。”

“孫,他說這麽多年國家老是打仗,打到都沒錢了,而皇帝卻依舊要打,為此不斷加稅,大家都受夠了。”

“孫,他說皇帝就該被推翻,城裡的人們都這麽盼著,盼著新皇帝讓大家過上好日子。”

花園裡,孫敬誠借助通事,和一名“驛館”仆人“交談”起來,雖然仆人隻是區區賤民,但他從對方口中,知道了一些自己之前不知道的事情。

羅馬皇帝莫裡斯一世,確實擅長打仗,也立下赫赫武功,但因為連年征戰消耗國力太大,以至於窮兵黷武,讓國內的不滿情緒日漸高漲。

莫裡斯一世在位到現在,將近二十年,各種不滿情緒積累起來,已經到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地步。

所以,正如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事引得天下大亂那樣,羅馬國的一支北部邊軍嘩變,導致眾多反對勢力集體發難。

區區一支嘩變的叛軍,就這麽大搖大擺向著國都逼近,沿途駐軍居然無動於衷;

叛軍到了國都城外,城內居然有人偷偷打開城門,讓其不費吹灰之力就攻入國都;

國都內的百姓,夾道歡迎這些叛軍,歡呼著跟隨叛軍一起攻打皇宮,而那些貴族、將軍們卻袖手旁觀,坐視皇宮陷落,皇帝及皇族被屠殺。

與此同時,皇帝的支持者們也被叛軍清算,不過數日時間,“帝黨”就被屠戮一空。

屠殺,都是在國都百姓的見證之下發生的,所以人所眾知。

在國都,大部分人都盼著皇帝死,所以才出現了一個奇觀:區區一個百人長(在中原就是隊主), 就能挑唆軍隊嘩變,然後帶著叛軍攻入國都,弑君篡位。

一代雄主就此隕落,孫敬誠覺得心裡不是滋味。

而那位男仆,依舊眉飛色舞的說著,對接下來的日子,充滿期盼。

通事將其所說轉述,孫敬誠聽著聽著,不知該說什麽。

莫裡斯一世連年用兵,即便是因為好戰,也有國家邊患頻仍不得不用兵的原因,難道換了個皇帝,邊境蠻夷就消停了?官軍就不用打仗了?

一打仗就要花錢,錢從哪來?

莫裡斯一世據說為了籌集軍費橫征暴斂,但應該是財政沒錢才會如此,這個問題同樣不是換了個皇帝就能解決的。

滿懷希望支持新君上位的平民,恐怕以後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而最關鍵的一點,區區百人長,何德何能座禦座?

坐上去了,誰會服?新君要如何穩定局勢?就靠著那些士兵掌控朝局?

孫敬誠對羅馬國內的情況不清楚,但他能猜出羅馬的貴族、將軍們內心想法,這些人必然大多對皇帝不滿,所以能坐視一個百人長推翻不得人心的皇帝,卻不會坐視這個百人長當皇帝。

身份尊貴的貴族和將軍們,怎麽可能會向一個粗鄙的小卒稱臣!

孫敬誠想著想著,不由得憂心忡忡,他認為羅馬國今後必然會發生內亂,波斯國還會趁火打劫,那麽使團若不能在大亂爆發之前離開羅馬,恐怕就要被波及。

抬頭看著東方的天空,孫敬誠心中歎道:唉,我家中上有高堂老母,下有年幼的兒女啊....

值得書友收藏的m.166小說閱讀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