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183章 變化
秋風起,熱鬧的西陽城,又迎來了一個豐收的季節,忙碌了大半年的人們,享受著收獲的喜悅,而西陽城內的大量工場,宛若嗷嗷待哺的嬰兒,張開大嘴,等著四面八方的原材料下肚。

  大量貨船滿載著絲、麻、棉等大量原材料,從長江上、下遊地區出發,歷經歷盡千辛萬苦抵達西陽,城內工場將原料加工成各類製品,然後運到碼頭,裝上貨船,又運往各地。

  亦或是將貨物裝上有軌馬車,經由光黃鐵路,將其運往大別山北麓的淮西地區。

  興旺的實業,巨大的用工需求,使得西陽城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口前來定居,而巨大的人氣,又帶動了商業的發展,將近二十年過去,西陽城已經有了滄海桑田的變化。

  西陽城的常住人口,如今已突破十萬戶,按每戶五口計,西陽城內居民已過五十萬人,僅次於長安、洛陽、鄴城、晉陽這樣的大都會。

  而城池規模,已經比二十年前擴大了十余倍,西陽東、南、西、北四大港口,如今常年桅杆如林。

  西陽城南、長江邊上的南港,一艘客船靠泊碼頭,船上乘客踏著甲板上岸,沿著台階向城內走去。

  早已等在碼頭上準備好迎接的人們,紛紛湧到圍欄邊上,舉著一個個大紙牌,牌子上畫著各種圖案,以便下船的旅客能看到約定的標志,前來與他們碰頭。

  得益於越來越便利的郵政,前往黃州的人們,可以提前寫信(或請人代寫)給當地親友,和對方約定自己抵達黃州的大概時間,然後約定接人時紙牌上畫的圖案,方便盡快碰面。

  這個時代,尋常百姓識字率不高,基本上都是文盲,所以牌子上寫字的話別人看不懂,旅客和接人的親友要想在人群密集的碼頭快速聯系上,就隻能靠各種圖案。

  如此接人方式,對於官員或者貴族來說不需要,因為即便他們乘坐民用客船,在船上也會有專門的區域就坐,到岸後港區也會有專門的位置給這些貴人登岸,然後經由專門的通道離開碼頭。

  若有人來接,還可以在這專門的通道內等候,不需要和閑雜人等擠在一起。

  貴賤分明,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身著便服的蕭r,走出船艙,在船員的引領下,從特別出口登上岸,見著柵欄另一邊那擁擠的人群,又看看眼前特別通道的“冷冷清清”,他對港區的這一規定十分滿意。

  岸上涼亭內走出數人,拾級而下,迎向上岸的蕭r,當先一人,是黃州州學助教孔穎達。

  孔穎達和蕭r是老相識、黃州州學的老同學,如今孔穎達親自來碼頭接人,老友相見,寒暄之後,就這麽站在碼頭上敘起舊來。

  孔穎達到黃州求學,如今已有十五載,原本說話時的青齊口音,如今已摻雜了“黃州音”,而一口楚腔的蕭r,在黃州也待了十余年,說起話來,同樣有“黃州音”。

  蕭r的姊姊蕭氏為天子妃嬪,而蕭r為昔日蕭梁皇族,所以身份決定了他不可能隻做學問,遲早要入仕。

  但正因為姊姊是天子妃嬪,所以出身蘭陵蕭氏、蕭梁皇族的蕭r,不想落得靠裙帶關系當官的惡評,於是在兩年前執意參加考試,當次就榜上有名,經由吏部銓選,堂堂正正做官。

  如今的蕭r是官,而孔穎達依舊是民,一向強調禮儀、貴賤有別的蕭r,卻不會在老同學面前擺官威,因為他知道孔穎達已經謝絕了幾次征辟,迄今為白身純粹是還不想入仕而已。

  孔穎達專心於做學問,求學多年,卻一直說“學無止境”,這麽多年一直待在黃州,其間除了偶爾回家鄉,基本上就在黃州生活。

  天下聞名的經學名家劉炫、劉焯已經到長安做官,但在州學裡還有不少飽學之士在開堂授課,孔穎達留在州學,一來為學校做貢獻,二來也方便繼續向這些大儒請教學問,求學之路仿佛永遠都沒有一個盡頭。

  蕭r對孔穎達執著於求學的精神佩服不已,而他此次來黃州,在公務上也和孔穎達有交集。

  朝廷籌辦學政,歷時數年,如今各項規章制度漸漸成形,待得時機成熟,就要將考試選拔制度徹底定下來,禮部員外郎蕭r如今奉命到黃州州學處理相關事宜,而助教孔穎達,正是校方代表。

  如今是公共場合,公務不宜多說,蕭r和孔穎達交談了一會,正要離開碼頭,卻聽得旁邊喧嘩起來。

  他們還以為柵欄那邊的人群發生了踩踏事件,卻見碼頭上的人們紛紛看向江面,隨後兩人也將目光轉向江面,愣住了。

  江面上船隻如梭,其中有兩艘船格外醒目:這兩艘船沒有桅杆,各有一根高聳、粗碩的煙囪,煙囪裡冒出滾滾濃煙,仿佛整條船都著火一般。

  每艘船都是車船樣式,兩舷各有一個輪槳在快速轉動,激起浪花無數。

  這兩艘船逆水而上,向著碼頭靠近,距離不到二裡,看起來移動速度很快,前方還有槳帆並用的水師快船開路,過往船隻紛紛避讓。

  蕭r看了看,有些不確定的問:“這...莫非就是火輪船?”

  孔穎達看了看,點點頭答道:“正是,夏初火輪船試航,我也在碼頭上親眼目睹了盛況,如今這模樣,確實是火輪船。”

  “那次試航不是成功了麽?長安都傳得沸沸揚揚,怎麽現在....”蕭r看著正在接近的火輪船,覺得有些奇怪:“這是第二次公開試航麽?”

  “沒聽說呢...”孔穎達看著火輪船,有些不確定起來:“我記得...呃...上次的火輪船,比起這次的火輪船,好像小了一許多...”

  “是麽?”蕭r看向火輪船,他覺得這可能是改進過後的船隻,今日出來試航。

  火輪船靠著燒煤前進,據說在大江上逆水航行時速度能有每小時十五裡,也就是每個時辰三十裡,這個速度意味著什麽,蕭r以前不知道,後來知道了,然後就是震驚。

  內河漕運時,一艘漕船的載重量大概是三百石到五百石之間,以五百石的載重量計,這樣一艘漕船,通常情況下在汴水等內河逆水航行時,平均每日也就隻能走三十裡左右。

  若全長兩千裡左右的通濟渠通航,從運河東端廣陵起運的糧食,大概要兩個多月時間才能運抵運河西端的滎陽地界。

  而夏初在黃州西陽試航的火輪船,據說載重量為四百石的時候,能連續航行五個時辰(十個小時),共計每日航行一百五十裡。

  用這種船來運糧食,隻要中途不出故障,走完通濟渠全程,最多花上半個月時間。

  期間不需要大量民夫來拖曳漕船,不需要消耗大量糧食,只需要燒煤就行了。

  所以蕭r知道,待得數年後火輪船大規模投入使用,天下真的會大變樣。

  蕭r看著越來越近的火輪船,百感交集,這種船自古未有,即將帶來的巨大變化,到底是好是壞,他不確定。

  不一會,火輪船駛入碼頭旁江面,然後繼續向上遊駛去,碼頭上的人們看清了這兩艘船的側面:這兩船格外狹長,就像放大了的獨木舟那樣。

  船上忽然傳來歡呼聲,大家定睛一看,只見船的甲板上有許多男子歡呼雀躍,仿佛是慶祝船隻順利經過碼頭。

  蕭r的注意力依舊在船身上,他隻是按著自己看過的江船尺寸大概估算了一下,就得出當前火輪船一個可能的數字:

  這兩艘船,每艘船的載重量,怕不下八百石。

  或者千石?

  載重量一千石的船,在大江之上比比皆是,但蕭r想到了另一個可能,那就是這種船若是吃水不太深的話,當做內河漕船來運糧食,那運力....

  可不得了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