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水行周》第144章 臘祭
十二月初八,臘日,揚州總管、豳王宇文溫,於楊州州治廣陵主持臘祭,隨後在官署大擺筵席,與文武官員一起慶祝這一隆重的節日。

 “臘”指的是祭祀名,歲末祭眾神以及列祖列宗叫臘,古人要在一年的最後一個月圍獵,以獵物作為“犧牲”祭祀神靈和祖先。

 臘祭通常在十二月進行,所以秦漢時起,將十二月稱為臘月,但臘祭的日子不固定,視情況而定。

 到了漢時,臘祭定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然後經過數百年的演變,臘日(臘祭)定在十二月八日。

 既然是“祭”,當然要有祭品,也就是“犧牲”,此次祭典上用的“犧牲”,用的自然是宇文溫與文武官員圍獵所得獵物。

 在這個時代,文武並未分途,而許多文職官並不是羸弱書生模樣,和武職官一樣擅長騎射。

 所以今日臘祭所用“犧牲”的數量充足,各種獵物可以說是堆積如山,作為“犧牲”先用來祭拜百神,然後由廚子烹飪,製成食物由文武官員分食。

 祭拜過神靈的祭品,食用後會給人帶來好運,所以此時的官署裡,饕們食指大動,享用食物之前,向昊天上帝許願。

 在這個時代,中原朝廷所祭拜的百神,排在第一位的主神不是後世所稱“玉皇大帝”,而是昊天上帝。

 而後世宗教術語中的漢語“上帝”一詞,就是來源於“昊天上帝”。

 所謂昊天上帝,元氣廣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即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之於天,故稱上帝。

 昊天上帝是中國神話中天的尊號,姬周時正式出現昊天上帝的尊稱,昊天上帝是帶有至高神之位的天,是歷代中原朝廷正統祭祀的最高神。

 有句話說得好,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對於歷朝歷代來說,這兩件事十分重要。

 戎是戰爭,祀就是祭祀祖宗神靈,換成後世的政治術語,就是“國家的根本,在於軍事力量和意識形態”。

 所以,宇文溫即便不信什麽“上帝”,也得老老實實領著文武官員祭拜百神,待得回到家中,還得和家人一起祭拜列祖列宗。

 不過對於周國來說,臘祭曾經有一段時間定在十月,原因是因為宇文氏的周國“複古”行周禮,而據說姬周時,臘祭定在十月。

 周國“複古”行周禮,是為了在意識形態上和當時的高氏齊國競爭,強調自己才是“正統中的正統”,所以才有了複古的六官製。

 後來周國滅齊,自然就不需要強調自己的“正統”,所以臘祭重新回到十二月八日進行。

 複古的需求已經沒有必要了,那麽周國的六官製,也該退出歷史舞台,重新實行魏晉以來的官製。

 那就是三省製。

 所謂三省,即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起草詔書(決策)、審核詔書(審核)和執行政令(執行),三省之下又分各種官署。

 執政的丞相、杞王宇文明,已經開始進行改製的準備工作,對此,宇文溫舉雙手讚成,六官製已經顯露出越來越多的弊端,這在中原一統的大背景下,已經顯得不合時宜。

 而宇文溫知道三省製演化之後,就是三省六部製,所以,他可以在官製改革裡說上話,刷刷名聲。

 但這種很講考據的事情,他得借由別人來實現,所以,對考據非常擅長的李德林,就成了宇文溫的白手套。

 年逾六旬的李德林,作為宇文溫的佐官,這兩年表現不錯,而在宇文溫的授意下,李德林上書朝廷,對正在進行的改製獻言獻策。

 丞相聽不聽,宇文溫無所謂,但姿態那是一定要擺出來的。

 宇文溫要讓大家都知道,他可不只是會賺錢、打仗以及搞“瓜蔓抄”,對於如何治理國家,也是靠譜想法的。

 而官製改革隻是其一,行政區劃改革他覺得勢在必行,因為現在天下州一級的設置太多,已經有些濫竽充數。

 所以,宇文溫趁著有空,在席間與李德林就行政區劃改革展開激烈討論。

 如今的行政區劃是“州郡縣”三級製,州上還有總管府,宇文溫覺得如果要改,最好改成“行省製”。

 確切的說,是明代的行省製。

 十三布政使(省),加上南北...東西兩京的東、西直隸,共計十五省。

 他這種“異想天開”的構思,被李德林批得體無完膚,兩人本來隻是趁著喝酒的間隙隨便談談,結果不由自主“入戲”。

 引經據典、掉書袋,宇文溫比不過李德林,不過他一肚子歪理,對於辯論渾然不懼,化身“杠精”,和“老才子”李德林杠上了。

 他的奇談怪論,讓左右官員聽得一愣一愣,李德林則耐心的反駁,試圖駁倒這位的奇談怪論。

 “大王,不知將‘南中’改稱‘雲南’,其淵源何在?”

 面對李德林的提問,宇文溫答得很痛快:“彩雲之南嘛。”

 “那麽廣西、廣東呢?這稱呼源自何處?”

 “廣南西路、廣南東路嘛。”

 “還請大王示下,何為‘路’?自古未見‘路’之區劃。”

 “先賢說過,‘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大王所說先賢,不知何許人也?下官愚鈍,還請明示。”

 “魯子....”

 一邊旁聽兼做筆錄的記室鄭善果,聽到這裡差點就被自己的口水嗆著,見著豳王如此“雄辯”,他真不知道對方是醉了還是沒醉。

 哎喲,丞相有如此難纏的弟弟,怕是頭痛得緊,所以才想著把人打發到廣陵來吧....

 鄭善果如是想,看著眼前熱鬧的酒宴情形,思緒不由得飛到遙遠的長安,他在暢想,此時此刻的長安,皇宮裡的臘祭慶典想來會更加盛大。

 。。。。。。

 長安,皇宮,筵席正在進行,年幼的天子端坐禦座,太后陪坐一旁,丞相、杞王宇文明代天子主持筵席,酒過十二巡,文武百官一個個喝得滿面紅光。

 今日是臘日,而臘祭盛典比往年還要隆重,原因就是官軍擊敗突厥大軍,隨後班師回朝,丞相要順便犒勞有功將士。

 許多官員看著宇文明,心中不約而同的想著:其實吧,你要炫耀世子的大功也沒什麽,能不能不要喝這麽多酒....

 這些人心中叫苦,他們要麽年紀大,要麽酒量不行,而丞相頻頻舉杯,自己不喝又不行。

 雖然酒不是很濃,但喝多了總會上頭,到時候喝醉了發酒瘋,在大殿上出醜不說,還會被人彈劾君前失儀,那可真是冤枉了。

 當然,更多的人是擔心丞相酒後失言,到時候說出“孺子不堪重任,禦座當為寡人所有”之類的話,讓他們是當做聽見還是沒聽見?

 大家都不是傻瓜,按著如今的時局,丞相遲早要取代幼年天子,受禪稱帝,真要到那一天,大家不介意爭相勸進,問題是現在,丞相說的話誰也不知道是真話還是醉話。

 見著丞相再次舉杯祝酒,在場官員趕緊舉杯,然後一飲而盡。

 宇文明看著滿堂文武,隻覺得如今身處王府,大家都是到府慶賀,一起慶祝他兒子凱旋歸來。

 他看著兒子在席間接受眾人進酒、恭喜,高興得眼淚都要出來了。

 入寇的突厥,灰溜溜撤兵了,作為執政,宇文明當然高興。

 兒子作為全軍主帥,即便是掛名主帥,大功依舊是跑不掉的,作為父親,宇文溫更加高興。

 那日,他親眼看著兒子騎馬走在長安禦道上,胯下是萬裡挑一的神駿,身上穿著亮閃閃的鎧甲,威風凜凜,接受沿途百姓如潮的歡呼,然後不住的揮手致意。

 那場景,讓宇文明激動萬分,心中不住歡呼:我的兒子,是最出色的!誰也比不了!

 本來,宇文理應該帶著平陳大軍班師, 享受最高的榮耀,奈何出了意外,功勞被豳王拿走了,不過此次宇文理擊退突厥、凱旋歸來,讓宇文明不再有遺憾。

 他正要再舉杯,卻被親隨勸住:“大王,飲酒誤事。”

 “嗯?呃.....”

 宇文明點點頭,將酒杯放下,他高興之際不知不覺喝了許多酒,有些上頭,而他一旦喝醉,恐怕不妥。

 很容易讓人趁虛而入。

 宇文明不想當年元日的事情重演,於是坐回座位,示意親隨近前:“你們,嗝...”

 他打了個酒嗝,頓了頓繼續說:“小心防范。”

 “是,大王請放心。”

 “還有,讓王妃莫要喝那麽多酒,照看好豳王妃。”

 “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