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水行周》第150章 其人如何
 巴東城,許府,郡守許紹攜妻宴請唐國公李淵夫婦,當年安陸官學的同窗,如今再度聚首,許紹作為東道主,自然得招待遠方來客。

   許紹祖籍河北高陽,先祖遷居安陸,是為安陸許氏,而李淵之父李\當年曾任周國的安州總管,年幼的李淵在安陸住過幾年,和許紹是同學。

   “一別十余年,叔德在長安可好?”

   “也就那樣,不如嗣宗在此間大展宏圖啊。”

   席間交談滔滔不絕,許紹年紀輕輕就做了郡守,而李淵和他不同,因為姨母的緣故,一直未有機會到地方歷練。

   李淵是家中第四子,三位兄長早逝,父親的爵位由他繼承,大象年間因為年輕,所以循例在皇宮宿衛。

   到了姨父楊堅以隋代周,李淵的仕途依舊沒有太多改變,為了防止出意外,獨孤伽羅一直不舍得讓其外放,免得四姊擔驚受怕。

   做刺史,時不時要帶兵打仗,萬一被流矢射中可就不得了,所以李淵一直在皇宮宿衛,畢竟是自家人,姨父姨母用起來也放心些。

   當然老這麽下去可不行,獨孤皇后的意思,是李淵有了兒子就能外任,奈何夫人竇氏一直不見動靜,這一耽擱就是六年。

   直到那一夜,一切都變了。

   李淵本人沒有卷入大象二年的那場變亂,也沒有摻和禪讓之事,所以即便他的母親是隋國獨孤皇后的四姊,周軍也沒有趕盡殺絕。

   關中門閥權貴之間聯姻情況很普遍,真要這麽牽連,恐怕是要把所有人都殺光,但是放任不管又不放心,故而周軍主帥宇文亮采取了折中的辦法。

   要提防但又不能殺的人,連帶家眷一起到山南“暫住”,而李淵一家被安排到黃州西陽城居住,實際上就和軟禁差不多。

   許紹得知故人到來,雖然起了訪友之心卻沒有造次,待得總管府衙這邊首肯之後,才派人到李淵住處送了請柬,邀請他夫婦二人到巴東城做客,盡地主之誼。

   酒過半巡,雙方女眷轉到側廳,李淵開始談起一些方才不便談的事情。

   他來到西陽,雖然行動受限但在城裡走走還得可以的,逛了幾日街後發現西陽城的情況出乎意料之外,這座城要比想象中繁華許多。

   當年他在安陸時,黃州所在的江北地界還是陳國國土,按著模糊的記憶,這幾個州似乎默默無聞,地少人稀,無論農業還是商業,都是不值一提。

   結果那日他乘船從漢口入長江順流而下,臨近黃州地界時,首先被那綿延無盡頭的江堤震撼,這項工程得花費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完成?

   因為隨船有許多行李,李淵一行是過了西陽城,在東面的巴口港靠岸,繁華的巴口東、西港,讓他又吃了一驚:黃州有何特產,能讓商賈如過江之鯽?

   看著巴口旁熱鬧的巴東城,看看其城外那個叫做“風車”的建築,又看看碼頭上繁忙的裝卸情景,李淵還沒回過神,就坐上了模樣奇怪的四輪馬車。

   一路向西前進,半路所見一是南側的江堤,二是一座規模不小的軍營,三是道路北側那一大片農田。

   江南河溝縱橫,湖泊星羅棋布,一到雨季就發大水,要想開墾農田就得興修水利,而江堤、河堤完善的黃州西陽地界,到底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

   入了西陽城,坐在馬車裡的李淵急切間看不清城內情景,待得安頓好後上街轉轉,結果先被書肆吸引過去。

   聞名已久的一“本”書,就是發源於黃州書肆,各家書肆賣的書種類很多,書籍用紙和“印刷”都很不錯,一本本的“線裝本”,擺放和翻閱都很方便。

   然後就是布店,一車車的布運到布店,然後沒多久便被客商拉走,李淵見著此情此景,大概明白了為何巴口港如此繁忙。

   商業繁華,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付帳,李淵平日不太接觸買賣,但也知道大宗交易時支付是個大問題,動輒數車的銅錢,運輸起來那可真是要命的。

   然而西陽城裡沒見著運錢的馬車,無論是書肆還是布店,各家店鋪的交易看起來都很輕松,客商憑著幾張紙就能帶走大量的貨物,這種紙叫什麽來著?

   “叫流通券,實際上是起到替代銅錢的作用,正如叔德所說,動輒數輛車的銅錢,交易起來太麻煩了。”

   “流通券?我記著店鋪掌櫃說過,面值有壹匹、拾匹甚至有壹千匹的,這是何意?”

   “就是字面的意思,上面的面值寫著多少匹布,那就能換多少匹黃州精織布。”

   許紹早知道李淵會問這個問題,他的親朋好友來到黃州,基本上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流通券為何物”,解釋了不知道多少遍,所以再次解答不成問題。

   簡要的介紹後,李淵對流通券有了大概的了解,隻是心中依舊還有疑惑,沉吟片刻問道:“當年的‘永通萬國’錢,號稱一當十萬,結果沒多久便無法推行,這流通券為何能夠如此?”

   “叔德定是想歪了,流通券是黃州布商聯保的一種兌換憑證,並非官府發行的錢幣,而且只在西陽城裡流通,為何不能?”

   “嗣宗的意思?”

   “首先,最關鍵的是信用...”

   許紹進入“解說”狀態,說辭自然是從宇文溫那裡學來的,這玩意剛出來時,他也搞不清楚到底真麽回事,和郝吳伯琢磨了許久都是懵懵懂懂。

   李淵聽著聽著發現自己好像聽懂了,又好像聽不懂,流通券的“原理”太過匪夷所思,古往今來從未見有記載,不過有一點他倒是明白無誤,流通券能夠“流通”,靠的是信用和方便。

   “邾國公的想法向來讓人摸不著頭腦,可最後實施起來效果好得很,不說別的,叔德乘船來西陽時,想必見過江堤了吧?”

   見著李淵點點頭,許紹繼續說道:“叔德覺得修築如此規模的江堤,到底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

   “呃...怕是不下萬人吧?石料什麽的更不會少。”

   “隻多不少,不過邾國公當年上任時,州裡戶數不過五千余。”

   李淵聞言愈發疑惑,一戶一般按照五口人計,五千余戶算起來人數也就不到三萬,要開展如此大規模的工程,人那裡夠?

   “叔德有所不知...”

   許紹繼續講解著,黃州(巴州)能發展到如今的規模,他也是出了很大的力,所以在對親友講解其中內幕時,許紹與有榮焉。

   他和郝吳伯年紀輕輕便有機會治理州郡,撲殺釘螺預防鼓脹病、新修水利、擴建城池、安置移民、開墾荒地、主持各項事務,數年來的成就,已經頂得上父輩做官十余年的功績了。

   當然論起玄之又玄的為官之道,他們還嫩得很,可說起做實務,就有底氣和各自父親爭論一二。

   不知不覺,兩人的杯中茶空了又滿上,反覆幾次之後,李淵終於通過許紹的解說,將心中的疑團解開大部,他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黃州所有的一切變化,都是圍繞邾國公宇文溫發生的。

   “呃,不知邾國公其人如何?”

   “叔德不是在上洛和邾國公碰過面了麽?”

   聽得許紹這麽說,李淵驚訝道:“嗣宗是如何知道的?”

   ‘說漏嘴了!’許紹心中叫苦,硬著頭皮和盤托出:“是國公來信說的,他說叔德即將到安陸暫住,讓我有空去安陸拜訪一下,未曾想竟然是來到西陽。 ”

   許紹和宇文溫走得很近,否則不可能在其任職的州內得到重用,這一點李淵早已想明白,但他還是從許紹的回答中聽出了不一樣的信息。

   ‘即將到安陸暫住?莫非邾國公事前也不知道我會被安置在黃州西陽城?所以從未對夫人有邪念?’

   見著李淵陷入沉思,許紹琢磨著這位莫非和宇文溫有什麽誤會,不過這種事他幫不上忙,隻能是盡朋友之誼,照應一下李淵。

   糾結了片刻,李淵決定開門見山:“嗣宗,不知坊間傳言說邾國公...強搶民女什麽...呃...”

   “嗨,陳軍被國公屢次擊敗,打又打不過,隻能散布流言蜚語,不要說強搶民女,還有人說國公嗜吃人肉什麽的,這都當不得真。”

   “呃...獨腳銅人是怎麽回事?”

   “那可精彩了,叔德可曾聽說過‘決戰西陽之巔’?”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