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水行周》第47章 刺眼
夕陽西下,城池在哭泣,空氣在燃燒,燒殺搶掠之下,林邑國都典衝化作一片火海,滾滾熱浪之中,哭喊聲、嚎叫聲匯聚成浪,拍打著活人的心扉。
  大街上,一大隊虎林軍士兵向前走去,沿途一片狼藉,無論是高牆大院還是茅草房,到處都冒出火光和濃煙,路旁橫七豎八倒著死人。
  俚僚兵們大豐收,腰間纏著五顏六色的布帛,內裡鼓囊囊露出些許黃白之物,他們肩上扛著女人,手上牽著牲畜,長矛上掛著許多雞鴨,興高采烈的走出民宅。
  見著官軍殺氣騰騰從面前經過,許多人不由自主畏縮起來,不過見著官軍沒有絲毫阻攔的意思,他們如釋重負,帶著戰利品成群結隊向城外大營走去。
  官軍許下諾言,說破城之後人財任取,許多俚僚兵都是將信將疑,如今個個嘗到甜頭,許多人不光開了葷還搶到女人,一想著不光今日,連日後每晚都有了著落,大家由衷的露出笑容。
  隊伍中,王看了看道路兩旁的景象,對於已經或者正在上演的燒殺搶掠,沒有任何情緒波動,打仗就是這樣,城破之後,居民的命運完全看敵軍主帥的心情。
  很明顯,宇文溫的心情很差,這不是因為入城前看了那個石碑,而是一開始制定計劃要突襲典衝時便做出的決定,為了讓交州局勢盡快穩定下來,宇文溫要給林邑國一個驚喜。
  驚喜就是屠城,向來名聲很好的宇文溫居然決定屠城,讓王頗為意外。
  在安州州治宋壽,他和王猛作為參謀,為宇文溫突襲典衝出謀劃策,走海路是三人不約而同的想法,隻是對於破城之後該如何行事,三人有不同看法。
  王猛身為降將,不可能建議宇文溫屠城,因為無論如何,攻破敵國國都後屠城,會讓主帥名聲有汙點,而朝中政敵也會找到攻訐的借口。
  所以王猛的建議是入城後約束軍紀,劫掠目標定在王宮、寺廟和國庫,大戶人家則視情況而定,劫掠所得分一部分給助戰的俚僚兵,一部分給官軍將士,一部分運回國獻給朝廷。
  而沒有什麽顧慮的王,看法要比王猛“激進”一些,他增加了“抓走林邑權貴家眷,逼迫林邑國稱臣納貢”的建議。
  如果真能逼林邑國稱臣納貢,朝廷有了面子肯定很高興,對於宇文溫“擅開邊釁”的行為,也會寬容得多。
  而宇文溫決定縱兵大掠來個無差別屠城,現在是爽快了,可消息傳到鄴城,恐怕就會被人詬病,後續會有一連串麻煩,但王當時卻不打算勸諫。
  首先是勸也沒用,其次,宇文溫接連拿下江州、嶺表,又平定交州,已經立下許多大功,是時候自汙,讓朝廷不要那麽“為難”。
  宇文溫已經是郡王爵,連番立下大功,本人進位國王爵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會以軍功蔭庇兒子,而宇文溫如今已有四子,足夠分功勞了。
  戰事進展順利,本來無需如此自汙,但攻破林邑國都的事情,接近滅國之功,對比丞相親弟尉遲佑耆久攻建康不下,宇文溫的功勞要多刺眼有多刺眼。
  拿下建康對於周國的意義,可比周軍攻破林邑國都典衝要大得多,但凡事就怕對比,任何突顯尉遲佑耆“無能”的舉動,都會撥動丞相尉遲敲舾械男南搖
  況且宇文溫對林邑國用兵實屬擅自行動,事前並沒有向朝廷請示,根本就沒有獲得朝廷準許,所謂名不正言不順,不給個借口讓朝廷借題發揮一下,恐怕麻煩事會一件接一件。
  宇文溫要自汙,王舉雙手讚成,雖然對方沒說,但王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宇文溫選擇背負縱兵屠城的惡名,已經放棄攻破典衝的獎賞,不過劫掠富庶的典衝,好處可是實實在在的。
  助戰的俚僚兵,還有馮冼氏、陳氏、寧氏族兵及其所屬船隊,大家都能分好處,對於宇文溫的信任大幅上升;而官軍不用髒手也能分好處,軍心更穩固。
  宇文溫自己也能分好處,出兵的消耗完全填上還大有盈余,無非是名聲有些不好聽,但這不好聽也得分場合。
  林邑國數百年來不斷向北擴張,屠殺的日南郡、九真郡百姓不計其數,宇文溫進攻林邑國打出的旗號之一,就是“血債血償”,毫無疑問,宇文溫屠典衝收獲的不完全是罵名。
  更別說林邑國經此一劫必然元氣大傷,恐怕數年甚至十余年內都無力北犯,這樣一來,交州刺史便可從容布置,把交州境內不穩定因素逐一解決。
  面子和裡子,宇文溫沒有猶豫便做出了決定,所以根本就不需要王來支招。
  雖然有些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但王不急,攻打典衝這種事情,根本就沒必要糾結什麽,他認為自己的舞台,當然是引得天下英雄逐鹿的中原。
  隊伍行進到一座建築群大門外,這是林邑國國庫,不但囤積著糧食,還有許多兵器及物資,周軍入城太快,國庫守軍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便潰逃得無影無蹤。
  已有隊伍先行一步佔領此處,領兵將領見著王到來,上前行禮:“王記室,我等已準備就緒,現在是否開始?”
  “開始吧!把國庫搬空!”
  。。。。。。
  林邑王宮邊緣,一座氣勢恢弘的廟宇內,身著鎧甲的宇文溫,定定的看著大殿內一座佛像,確切來說,這不是佛像而是神像,因為林邑國教是婆羅門教。
  婆羅門教應該是後世所稱印度教,和佛教一樣源自天竺,林邑國將婆羅門教立為國教,那麽王家廟宇自然是婆羅門教寺廟,而這尊像就是某位婆羅門神的神像。
  至於是什麽神,宇文溫不感興趣,他之所以看得入神,是因為據王宮侍衛交代,這神像是純金打造的。
  在火光的映照下,高度超過兩丈的純金神像全身散發著金黃色,宇文溫及身邊眾人隻覺得十分刺眼,隨之而來的是呼吸急促。
  不是感受到神靈的譴責, 也不是感受到寺內祭祀的詛咒,而是感受到了財富的力量:這麽大一座純金像,那該有多重啊!
  宇文溫率先回過神,轉向一旁的田正月:“愣著幹什麽,動手啊!”
  “啊?大王,這麽大一座金像恐怕很難搬動吧?”
  “搬?誰跟你說要搬的?”
  田正月一時轉不過彎:“大王,那麽我們轉往別處?”
  “轉什麽轉,這麽大一座金佛,不帶回去的話,你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麽?”宇文溫恨鐵不成鋼的說道,“敲碎了!分成小塊帶走!!”
  “哦...末將領命!”
  “手腳利索些!手腳乾淨些!”
  宇文溫轉出大殿,只見士兵們正看押著幾個“得道高僧”,那是婆羅門教的祭祀,見他走出大殿便聲嘶力竭的嚷嚷起來。
  雖然聽不懂對方說什麽,宇文溫卻能猜出不會是什麽好話,他沒興趣玩“某某十大酷刑”,所以懶得招惹這些神棍:“帶下去,把他們關起來!”
  又有數名士兵跑來,向宇文溫匯報:“大王,林邑王帶著王后和王子跑了,不過...”
  “不過什麽?”
  “不過有些后宮妃子沒來得及跑。”
  宇文溫聞言大喜:“帶...帶她們過來!”
  反正要自汙,那麽演戲就要演全套,如果這些女人的樣貌在及格線以上,那就全部打包帶走,送到鄴城作為給皇帝的禮物,這個佞臣,我是做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