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173章 勿憂(續)
  一張嶄新的老虎皮,擺在宇文溫面前,他細細看了許久,都無法找到破口,不考慮修補的高超手藝,那麽老虎所受致命傷,要麽在眼睛,要麽在嘴巴。

“大王,這頭老虎數次襲擊運糧隊,害了十條人命,後來是一名押隊取了它性命,藥箭射中右眼,所以虎皮完好無損。”

“藥箭?那押隊是山中獵戶出身?”

“是的。”

“唉,虎皮拿回西陽賣了,所得發給遇害者家屬做撫恤吧。”

“是。”

宇文溫讓侍衛把虎皮收好,轉給王越的隨從,再拿出輿圖來看了一遍,有些無奈的說道:“從豫章郡到南康郡,沿途豪強之中,不聽話的已經被寡人連根鏟除,原以為從此道路通暢,未曾料沿途竟有老虎出沒...”

“大王,江州山多,虎害一直存在,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有辦法,你放出風聲,說因為虎骨、虎鞭壯陽,所以要高價大量收購,屆時自然...嗨,扯遠了,你說說如今的情況如何。”

行轅,剛從人頭堆那邊回來的宇文溫,正在聽手下大掌櫃王越匯報‘業績’,他要借此評估“市場前景”。

從一月底開始,“和諧江州”的大型團體活動隆重開幕,官軍和‘義兵’通過“送溫暖”的上門服務,把豪強們殺得人頭滾滾,滿載而歸的還有無數錢糧布帛以及物資。

人頭是拿來記功的,錢糧布帛補充軍需以及發賞,而物資,不能吃不能穿,當然就由‘義商’們負責消化了。

“大王,這段時間裡繳獲的葛、、麻,比黃州商賈去年一年收購的量還要多!”

“每破一處塢、砦,挖出窖藏銅錢都是以十萬貫計,更別說其他的金銀銅器,那些豪強積累許多代的財富,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抄出的存糧不計其數,足以供應大軍半年之用。”

“俘虜逾萬,都已運往黃州,被各位東家搶購一空...”

俘虜,搶購,這兩個名詞合在一起,就是被現代社會稱之為“罪大惡極”的奴隸貿易,但在古代不是什麽聳人聽聞的事情,因為這很正常。

戰俘,要麽被斬首築成京觀,要麽被扔進萬人坑活埋,這是花樣死法;而若是僥幸不死,就會變成奴隸,男女老少全都跑不了。

這是失敗者的下場,不分中外,不分民族,殘酷無情,不以人的意志而轉變,如果哪一天宇文溫敗了,全家同樣也會有如此下場:

他本人被哢嚓,兒子若是能苟活,也會被閹了當宦官,妻妾、女兒被當作戰利品賞給別人,承歡胯下。

沒有人道主義,沒有蓋世豪俠搭救,也沒有什麽世外桃源可以避禍,要避免這種慘劇出現就不能輸,至少不能站錯隊,而某些江州豪強,就要為他們站錯隊付出代價。

宇文溫收回思緒,開口問道:“第一階段看來進展不錯,各位東家們有何想法?”

“大王,各位東家已經準備好了...”

“很好,第二階段的名單已經擬好,讓大家領著隊伍,跟官軍走就行。”

“在下明白。”王越點點頭,這種買賣做起來名聲是有點那什麽,但如今有官府發話,一切的一切都名正言順了。

我們是在幫助官軍平定叛亂!

有這個幌子在,就能獲取大量奴隸,還有不要錢的葛、麻等織布原料,那些和官軍對著乾的豪強,成了各位東家眼中的肥豬。

大軍出征時主動捐款捐物的人,獲得了江州這塊寶地的“市場準入許可證”,新年以後到現在,已經賺得笑逐顏開,而隨著這些“首善之士”吃完第一席大餐,其他人也可以分一杯羹了。

隨著官軍對江州各郡的控制力度不斷加強,隨著南昌城外示眾的人頭越來越多,江州各郡越來越聽話,所以商機越來越多,黃州的商賈已經蜂擁而至,要在江州這塊寶地發家致富。

江州歷經數百年的開發,從劉宋起已經成為大糧倉,稻米不僅產量高而且質量好,商賈光是販米到別處出售都有賺頭,除了葛、麻和稻米之外,麥、菽、粟、桑也廣為種植,一樣有賺頭。

豫章郡的農民養蠶,一年能養四五撥,桑蠶業十分發達,生絲的產量很大,黃州的水力布坊如今正涉足絲綢業,有了充裕的生絲供應,財源廣進的光明前景就在眼前。

江州的各類經濟作物之中,還有茶葉十分出名,尤其浮梁的製茶業十分興旺,茶園遍地,采茶、製茶人多不可數,所產茶葉常年供應下遊的三吳地區。

在黃州茶商看來,浮梁就是一塊寶地,他們不需要去強奪當地茶園,只需要做好茶葉的加工再轉手便能賺大錢,因為普天之下,隻有黃州茶商掌握了“炒茶”的工藝。

有了“炒”的工藝,製作出來的散茶用滾水一泡,其風味比傳統工藝做出的團茶要好許多,售價可以翻上一倍有余,所以正在為茶園面積不夠大、產量不夠高而煩惱的茶商,已經迫不及待要衝去浮梁,大肆收購新鮮茶葉。

換在一個多月前,浮梁當地茶園根本不理睬上門收購茶葉的黃州茶商,可如今不一樣了,若不想被官軍“送溫暖”,就得老老實實賣新鮮茶葉。

“做買賣要從長計議,不能竭澤而漁, 黃州的商賈到江州做買賣,不許強買強賣,價錢不合適,人家不願意買或者賣,你們不許恐嚇!”

宇文溫認真交代王越注意事項,他允許黃州商賈到江州發戰爭財...發財,原則是有錢大家一起賺,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江州本地大戶、商賈,黃州和江州的商賈一起賺錢,買賣才能做得長久。

江州物產豐富是個聚寶盆,別的不說,鄱陽郡的浮梁,就是只會下金蛋的雞,因為若按原本的歷史軌跡,北宋景德年間,浮梁附近一處小鎮會有一個響當當的名字:景德鎮。

景德鎮瓷器,暢銷天下逾千年,現在雖然還未有“景德”二字,但從漢時起就已經出產瓷器。

“大王,浮梁的土質不錯,適合燒製瓷器,幾位瓷窯東家打算到那裡和當地瓷商接洽,若能琢磨出新瓷器,想來會有廣闊前景。”

“這就對了,有錢大家一起賺,吃獨食可吃不久,待得平定嶺南,那邊的商機也不少。”

聽得宇文溫提到了嶺南,王越小心翼翼的問道:“大王,不知屆時嶺南那邊...”

“若想要嶺南穩定,不能用江州現在“送溫暖”的路數,不過呢,寡人自有安排,你和各位東家通好氣,嶺南商機大把,勿憂。”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