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66章 對策
 買賣要成交,得一個想買一個想賣,和倭國的海貿,宇文溫作為賣家,手中是中原還會暢銷千年的瓷器、絲綢、生絲。天籟小說WwW.』⒉

   而倭國對瓷器、絲綢、生絲的需求量也會持續千年,然而其國內的特產,卻沒多少能讓宇文溫看得上眼,隻有黃金、白銀和硫磺,才是他想要的。

   黃金白銀當然是多多益善,但宇文溫有些擔心倭國的購買力,雖然日本列島的金銀礦很豐富,但這年頭已開采的礦應該不會太多。

   所以對方的黃金白銀年產量可能不會很高,那就會用大量的硫磺來付帳。

   製作火藥需要硫磺,但太多了就隻能存倉庫,若拿出去售賣換錢,尋常商家也不需要這麽多硫磺,總不能用硫磺熏蔬菜,然後拿去市場出售以次充好。

   所以宇文溫還是想要白銀,倭國的白銀年產量有多少,張魚沒辦法給出一個具體數字,不過倭國大臣蘇我馬子已經鄭重承諾:西陽王每一艘抵達博多的貨船,都能滿載白銀和硫磺而歸。

   這不光是嘴上說說,蘇我馬子在給宇文溫的信中也做出承諾,當然這封信是司馬達等代筆,用漢字所寫。

   “郎主,蘇我氏買下海船運來的貨物,隻要在國內一轉手,就能從其他豪族手上把錢賺回來,所以小的認為買賣肯定沒問題。”

   “這涉及到交易額的問題,船隊每次抵達博多時,帶去貨物總價值的上限是多少,才是他們用白銀支付的極限?”

   關於這個問題,張魚已經在倭國與對方仔細商量過,貨物量以此次來說就比較合適:三艘千斛大船,滿載瓷器、絲綢、布匹、香藥。

   下一次交易,付帳用的白銀,會比此次要多些,以後白銀所佔的份額會越來越多,當然,硫磺是要多少有多少。

   如果一次性抵達的船隻所攜帶貨物很多,那麽需要停留博多一段時間,以便對方周轉資金,而船隻抵達博多的次數,也會有限制。

   這裡所說的限制,不是說人為限制,而是因為季節的影響,導致船隻航海會受到限制,所以宇文溫的船隊,能抵達博多港的次數其實也多不到哪裡去。

   從中原到倭國博多的航線,不是全年三百六十五天都適合船隻出航,夏、秋季節海上時常有大風暴,那時船隻絕對不能出海。

   即便沒有風暴,船隻也得等到有風信之後才能揚帆出海,所以海船不可能隨心所欲往返於中原和倭國。

   這個問題宇文溫也考慮過,明朝中葉海禁時,中原海商每年抵達日本的商船,也就是三、四十艘左右,這還是許多海商船隊合在一起算的結果。

   到了隆慶開海,抵達日本的商船,一度飆升到每年一百三、四十艘,他不覺得自己現在有能力組織如此大規模的船隊。

   綜合多方情況,他的船隊也就隻能維持三、四艘船的小規模,在航海經驗不足的情況下,每年能平安來回走上三四趟,就已經是老天保佑。

   這樣一算下來,倭國那邊能拿出來購買貨物的白銀,應該能在其產量范圍內,再多的話,兩邊都有些尷尬。

   而抵達博多的海船,想要啟程回中原得等風信,這一等可長可短,張魚此次回來算是幸運,沒等幾日就等到了風信,可若是運氣不好,等上數月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宇文溫才規劃在博多設商館,以便自己的船員和船隊有個地方修整,即便是住上大半年都可以。

   此事已談妥,蘇我馬子讓張魚在博多港盡情劃地,建立館舍,讓船隊能夠在此靠泊,貨物及人員能在岸上得到妥善安置。

   “郎主,博多港為倭國的大港,是其門戶港口,百濟、新羅、高句麗往來倭國的海船,都在博多停靠,因為人多眼雜,所以選址有些麻煩…”

   張魚拿出幾張圖,那是他和同伴所畫博多灣的示意圖,借助初級的測量工具,這些示意圖的“還原度”頗高。

   其中有一張圖,是他登上博多港灣附近山頭,用炭筆素描畫下的俯瞰圖,通過這一張張素描圖,宇文溫如同身在博多港一般。

   當然,他去過博多港,所以憑借記憶還有這些圖,可以很好地理解當地地形,他在博多港順利拿到一塊地皮作為立足點,當然這和殖民地堡壘不同,最多算是後世所稱商館。

   商館地址位於博多灣內偏西一側,西來海船在海灣外接受倭國官船檢查,駛入博多灣後就近靠泊於此,不會和別國船隻混雜一處。

   那裡會有專用碼頭、貨棧、館舍還有一系列附屬建築,最後形成一個莊園般的商館,這座商館的規劃,由張魚留下的同伴負責,蘇我氏負責建設。

   商館建成之後,蘇我氏會在外圍部署私兵保護,此處距離博多的倭國官軍駐地也不算遠,所以安全性是不錯的。

   這個商館,隻對西陽王的直屬船隊開放,對外不透露具體情況,是以蘇我氏的名義而存在的私家碼頭。

   而宇文溫先前通過鄴城崔掌櫃的門路,花錢委派的青州海商船隊,還是像以前那樣在博多港靠泊,按原先的規矩交易。

   青州海商船隊走的是傳統航線,從山東半島向東北或向東航行到朝鮮半島西側,然後沿著海岸線往東南方向航行前往倭國,宇文溫不打算讓其和自己的船隊生關聯。

   新航線要保密,但同時有兩條航線可以作為雙重保險,盡量維持住新開的海貿,往後慢慢展,所以商館的成立不會對外聲張。

   然而錢財動人心,他倒是想低調,可別人也不是瞎子,張魚此次帶著旃檀佛像還有許多貨物到博多,肯定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天災, 做海貿除了躲避天災,還得防備,宇文溫不覺得那些靠海吃海的海寇,不會放過如此肥的一條大魚,所以接下來要采取相應對策。

   “你們出長江口時遇見海寇,回來的時候呢?”

   “郎主,我等出了博多灣後,有船隻跟蹤,後來被甩掉了。”

   “是海寇麽?”

   “不知道,不過漁船和海寇,有時很難分清楚的。”

   張魚笑著說道,天下烏鴉一般黑,江沔地區的許多漁民和水寇就是一人兩面,到了海上也是如此。

   “出遠門做買賣,就得提防剪徑的賊人,到了海上就得防海寇,倭國沿海有海寇麽?”

   “有,司馬村主提醒過我們。”

   說到這裡,張魚面色凝重起來:“倭國各處海域,海寇可不止一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