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水行周》第59章 意動
“外甥以為,邵陵敵軍主將當有派兵沿河巡視,然而西陽王真就在敵營上遊汙染水源,隻不過不是拋屍,而是沉屍,遊騎光顧看水面,沒注意河底。”

李藥師答道,韓擒虎對外甥的回答很滿意,這個年紀將近二十的外甥,平日裡能和他談論兵法而不落下風,天生是帥才,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西陽王稱得上驍勇善戰,舅舅呢,早幾年就見識過了。”

韓擒虎開始說起往事,大象二年後,外戚楊堅受禪改朝換代建立隋國,身為周國權貴的韓擒虎,隨大流成了隋臣,當時隋國和以鄴城為都城的周國相爭,江南陳國亦蠢蠢欲動。

大概是六七年前,韓擒虎任合州刺史,陳國江州軍渡江北犯合州總管府地界,於長江北岸新蔡囤積大量糧草,以此供應大軍所需。

韓擒虎探得這一情況後,便親率精銳偷襲新蔡。

結果那一日周軍也來偷襲新蔡,主帥就是時任巴州刺史的西陽郡公宇文溫,韓擒虎與其直接交鋒過,覺得對方騎戰技藝不怎麽樣,膽略倒是不錯。

“所以西陽王才會出其不意偷襲懸瓠,借以圍魏救趙,又以一敵十面對尉遲嗤虼缶戮朗匭露皇А崩钜┩踵雜錚撓信宸

西陽王宇文溫,比他大兩歲,人家現在戰功赫赫,獨立支撐一方戰場,而他呢?

“舅舅。”旁邊的李藥師忽然開口,“莫非西陽王善攻又善守?”

韓擒虎沒有馬上回答,因為他對宇文溫了解不多,不敢妄下結論,不過對方立下的戰功都是實打實的,以目前情況來看,他覺得西陽王擔得上攻防兼備這一評價。

“無妨,此次舅舅奉命領兵東進,就要到光州與西陽王匯合,屆時,藥王便可以見識見識西陽王的用兵之道了。”

韓擒虎今日去天官府見大塚宰、杞王宇文亮,為的就是此次出征之事,順便讓外甥李藥王在杞王面前露露臉。

隋國滅亡之後,身為‘貳臣’的韓擒虎賦閑在家,一開始沒打算參合宇文氏和尉遲氏的紛爭,不過後來形勢突變,為家族、子孫計,他得杞王舉薦後,接受天子征辟,再度入仕。

韓擒虎之父韓雄,是西魏(周國)大將,韓家本來就是周國權貴,隻是在大象二年時站在外戚楊堅那邊,成了貳臣,如今天子在長安重建朝廷,正是他們家將功贖過的時機。

本來,杞王是想向天子舉薦韓擒虎為行軍總管,出陝州威逼洛陽,掣肘洛陽守軍,使其無法東進增援邵陵大軍,不過隨著陳國國都發生兵變、又有邵陵大捷的消息傳來,杞王有了新主意。

依舊舉薦韓擒虎為行軍總管,隻是作戰地區變更,要東進到大別山北麓的光州,伺機攻略兩淮,當然,行軍總管韓擒虎將歸屬西陽王指揮。

昔年,周國攻齊,韓擒虎任豫州總管府永州刺史,後以行軍總管之職,擊敗進攻光州的陳軍,後來周軍攻略淮南,韓擒虎亦隨軍征戰。

待得隋國建立,他又曾任合州刺史,所以對於淮南一帶的地形十分熟悉,正是因為這一履歷,杞王宇文亮才會決定舉薦韓擒虎為行軍總管,領兵前往光州。

韓擒虎複起後便要領兵出征,要忙的事情有很多,但沒忘記妹妹的兒子們,他的妹夫李詮去世多年,留下幾個兒子無人提攜,身為舅舅的韓擒虎,當然要幫忙。

大外甥李藥王此次要隨他一起出征,名正言順入仕,故而方才跟著韓擒虎一起去天官府面見大塚宰、杞王宇文亮,而三外甥李藥師,先前隻是跟著長兄來舅舅家串門而已。

將門子弟十五歲就上戰場是很平常的事,韓擒虎本打算把另一個外甥也帶出去見識一下世面,又怕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都回不來,他不好向妹妹交代。

韓擒虎正在猶豫,而李藥師已經做出了決定:“舅舅,外甥也想隨軍出征見識見識。”

“噢,藥師也想去麽?”

“是的舅舅,若隻知在家讀兵書,縱使說得天花亂墜,也不過是和紙上談兵的趙括一般。”

李靖答道,長安城裡露布飛捷,他由此知道西陽王以少勝多在邵陵大破敵軍,正好舅舅要領兵去光州,和西陽王伺機攻略兩淮,於是意動,想跟著去光州,親眼看看西陽王的用兵之道。

對於外甥的回答,韓擒虎很滿意:“好,好!將門子弟,就應該在沙場上施展本事!”

三原李靖,字藥師,家中排行第三,長兄李藥王,字端,外人總搞不清楚他兄弟的名和字是怎麽回事,經常鬧出笑話。

大部分場合下,當面直呼別人姓名是很無禮的事情,平輩相交一般稱呼對方的字,許多人以字行於世,經常被人直呼姓名的李靖,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兄弟倆名和字的錯位,其中內情解釋起來頗費口舌,所以對於這種錯誤,李家兄弟也就默認了。

不過兩兄弟的小名就是藥王、藥師,所以身為長輩的韓擒虎這麽叫,並無不妥,外甥勇於從軍,他當然高興,然而上戰場並非兒戲,帶兵多年的韓擒虎不忘提醒兩個外甥:

“行軍打仗,軍令如山,此次出征,你們倆個若是違了軍法,莫要怪舅舅翻臉不認人!”

。。。。。。

“令尊那邊還是沒有消息麽?”

“哎,別提了,家兄已出仕,家嚴一向潔身自好,哪裡會為我奔走要官?”

“呃唉那可如何是好?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錯過了,下次可就沒那麽好的機會。”

“那可如何是好?”

私第內,韋福嗣正和好友杜淹閑談,韋福嗣之父韋世康,之前領著族人協助杞王平定長安城內的叛亂,如今在重建的朝廷裡身居高位。

韋世康的長子、韋福嗣的兄長韋福子亦入仕,身居要職,然而韋福嗣卻未獲任用,更別說其弟、西陽王的女婿韋福獎了。

這也許是韋世康為了避嫌而有意為之,所以即便如今朝廷急需人才,也沒考慮運作一下,給次子、幼子謀個一官半職,對此,韋福嗣有些無奈,而好友杜淹對此則有些‘憤憤不平’。

出身京兆杜氏的杜淹,和韋福嗣是多年好友,年齡輕輕,都渴望入仕為官,如今卻不得其門而入,有些一籌莫展。

杜淹原以為好友韋福嗣此次能入仕,然後提攜提攜他,奈何人家父親舉賢避親,大好時機眼見著就這麽錯過,杜淹隻能扼腕痛惜。

杜淹之父杜徽,因為是‘附逆貳臣’,如今賦閑在家,加上年事已高,無心仕途,即便為子孫著想,也只會優先考慮長子杜吒。

杜吒是杜徽原配所生,而次子杜淹是杜徽續弦所生,杜吒、杜淹關系不怎麽樣,杜淹知道想靠家族的關系入仕沒什麽指望,便打算自己找門路。

天子來到長安重建朝廷,本來是各家族子弟最好的入仕時機,杜淹把希望寄托在韋福嗣這邊,希望對方入仕後提攜自己,結果對方也碰了壁。

杜淹少時便有聰慧的讚譽, 年紀輕輕就學識廣博,但他讀書不是為了做學問而是為了當官,還立志要當到台輔一級的大官,畢竟榮華富貴動人心,但前提是得先入仕。

這年頭想入仕,要麽憑借父輩功勳蔭庇,要麽得地方牧守賞識然後征辟或舉薦,再或者得天子青睞直接征辟,這幾條杜淹覺得自己都沒指望,所以要另外想辦法。

所謂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杜淹知道韋福嗣這邊還有一條門路,於是問道:“昨日長安城裡露布飛捷,你可知道?”

“知道啊,西陽王在邵陵大破呃,莫非?”韋福嗣說到這裡,聽出杜淹話裡有話。

“呃呵呵,那西陽王為人如何呢?”

對於杜淹問的這個問題,韋福嗣不知該怎麽回答,去年,他陪著弟弟韋福獎到山南黃州提親,要迎娶西陽王的女兒宇文氏,當時西陽王領兵出征江南,於是兄弟倆專程到江州豫章郡南昌見了對方一面。

西陽王的年紀和韋福嗣相仿,說實話隻憑著見幾次面,韋福嗣根本看不清西陽王的為人如何。

“不要緊,你可知道正在故趙王陵那守陵的鄭譯?”

“呃,杜兄的意思?”

杜淹輕輕笑起來:“鄭譯乃禍國奸臣,西陽王都能保下他,這不就是千金買個臭馬骨麽?”

韋福嗣知道好友指的是什麽,隻是有些為難:“說實話,我和西陽王沒什麽交情。”

“無妨,無妨,事在人為嘛。”

杜淹的鼓動,讓韋福嗣有些意動。

西陽王日後必然成為宗室強藩,所以肯定需要大量佐官不是?

1秒記住愛尚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