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60章 進退2難
合州,蘄城,城外軍營靶場,周、陳兩軍將士正在戲射,領兵駐扎廬江的周軍主將今日親自送酒、肉、米、布到蘄城,犒勞控制該城的陳軍將士,順便進行一場‘聯誼’,鞏固一下周陳兩國友誼。

這個時代常見的社交活動,有樗蒲、握槊、投壺、戲射,樗蒲就是賭博,握槊是技巧性角力,投壺缺一些陽剛之氣,相比之下,戲射就比較合適兩軍將士之間的交流。

也是神箭手們花樣炫技的最佳場合。

戲射分朋射、單射,朋射參與的人多,也就是“團體賽”的形式決勝,此時周陳兩軍將士進行的就是朋射。

戲射時的箭靶距離一般是八十步到一百步之間,此次兩軍將士聯誼,為了增加難度,箭靶距離是一百二十步,因為不需要箭矢破甲,所以僅就射程來說沒問題。

能否射中靶心,主要看射箭者的眼力如何。

這種難度對於史萬歲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不過他作為主帥,用不著親自上場,所以此時史萬歲是和陳軍主帥樊毅一道,看著各自麾下將士戲射。

自鄴城之變後,史萬歲便領兵駐扎江北晉州地界,防備合州方向的尉遲氏軍隊來犯,晉州隔著長江和江州對望,互為犄角。

史萬歲所部,和駐扎江州湓口的來護兒水軍一起,構成宇文氏的江州防線,即要抵禦合州尉遲氏軍隊,也要防禦下遊的陳軍,所以即便山南戰事日趨激烈,史萬歲所部兵馬一直釘在晉州,紋絲不動。

數月以來,山南、豫州爆發了多場大戰,作為旁觀者的江州一帶駐軍,史萬歲和將士們聽得捷報頻傳,不由得有些焦躁,無不期盼陳軍來犯,好讓他們立下軍功。

結果兩國聯盟,沒仗打了。

之前,陳使聘周(安陸),周使隨陳使返回陳國國都建康,兩國隨後確定聯合,共擊尉遲氏,至此,駐扎江州周軍和下遊的陳軍成了盟友,打仗是不行了,所以要‘聯誼’。

史萬歲並不是傻呵呵的死守,晉州他一開始隻佔了部分,另一部分是尉遲氏的軍隊控制,待得西陽王偷襲懸瓠得手,史萬歲也逐步將晉州全境“收復”。

後來陳軍偷襲廣陵得手,淮南尉遲氏軍隊亂成一團,史萬歲趁機攻入合州境內,拿下了廬江郡郡治廬江。

與此同時,駐扎采石的陳國將領樊毅率軍渡江,攻下江北要地、和州州治歷陽,隨即西進攻佔合州蘄城,距離合州州治汝陰,不過一百三十余裡距離。

汝陰即合肥,而史萬歲拿下的廬江,距離汝陰大約是一百三十余裡,距離蘄城也差不多是一百三十余裡。

廬江位於汝陰正南,而蘄城位於汝陰東偏南,從輿圖上看,汝陰、廬江、蘄城構成一個等距三角形,三角形區域內,有一個巨大的湖泊,名為焦湖。

陳軍要‘收復’汝陰(合肥),位於廬江的周軍就成了隱患,兩國如今雖然是盟友,但陳軍主帥樊毅一直在提防廬江方面動靜,就怕被周軍黃雀在後。

對此,周軍主帥史萬歲以實際行動,化解陳軍主帥樊毅那不必要的擔心:他接連幾次隻帶百余騎到蘄城,然後帶著寥寥幾個隨從入營,和樊毅談笑風生。

史萬歲此舉,算是表達了極大的誠意,然而樊毅依舊覺得進退兩難,不過這和周軍駐扎廬江一事已經沒有太大關系了。

人心裡一有事,面上就很難藏住,史萬歲見著樊毅似乎有些走神,便問道:“逍遙公有心事?莫非糧草不濟?不如我軍先調撥些許緩緩急?”

“啊,不必,不必,太平公的好意,樊某心領了。”

樊毅的爵位是陳國的逍遙郡公,

史萬歲的爵位是陳國的太平縣公,故而相互間以爵位代稱對方,兩人的封號湊在一起倒是吉利得很:天下太平,就能逍遙了。“逍遙公,史某最近聽到一些傳言,是關於貴國的。”

“不知太平公聽到何種傳言。”

“據聞,貴國國都爆發兵變,亂兵於城中燒殺搶掠,焚毀房舍大半....當然,史某自然是不信的。”

“哈哈,那是別有用心之人造謠罷了,隻是有些許士兵因為誤會,在軍營喧嘩,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後面就走了樣,正所謂‘三人成虎’,傳言可信不得。”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史萬歲做恍然大悟狀,他和樊毅的演技都不錯,樊毅不可能把心事說出來,史萬歲也不會追根問底,不過他能猜出對方心中所想,隻是不說破。

戲射結束,陳軍隊伍以微弱優勢獲勝,雙方將士握手言歡,一番痛飲之後,史萬歲帶著人離開,時值午後,他策馬趕回一百多裡外的廬江,半天時間有些緊。

終於送走了史萬歲,樊毅松了口氣,立刻轉回大帳,招等候多時的家仆入內,當頭第一句話就是“建康情況到底如何?”

那家仆聞言叫起苦來:“郎主!建康城南如今為亂兵盤踞,府裡在邊淮列肆上的邸店產業,全都付之一炬了....”

“付之一炬?邊淮列肆都完了?”

“完了,邊淮列肆裡所有的邸店、食肆都完了!”

所謂家大業大開銷大,文武官員在國都定居,要維持體面的排場,維持一家老小的開支,需要花費許多錢帛,光靠俸祿和食邑所得的那些糧食、布帛,根本就撐不住。

所以文武官員們要麽放高利貸,要麽經營產業,靠著經商盈利,來補貼府裡巨大的開支,和其他官員一樣,樊毅府裡也經營產業,就在建康城秦淮河畔最繁華的邊淮列肆裡。

靠著這些邸店的利潤,樊府才能撐起體面的排場,應付各種迎來送往,養著忠心耿耿的部曲。

而現在,全都完了。

樊毅聽著家仆的哭訴,越聽越心涼,他本來駐守采石,待得王師拿下廣陵,他便渡江攻拔歷陽,正要乘勝追擊拿下汝陰,結果建康發生兵變。

兵變發生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去年就該發的犒賞沒發,士兵積怨已久,如今朝廷又要大舉用兵,拖欠的犒賞又不發,所以激發兵變。

這種兵變應該很快就能鎮壓下去,殺掉領頭的首惡,再給附從的普通士兵些好處,來個既往不咎,如此便可平息事端。

樊毅如是想,結果從建康陸續傳來的消息,都沒一個好消息:亂兵盤踞秦淮河南長乾裡一帶,裹挾百姓參與作亂,甚至開始攻打青溪一帶。

青溪兩岸,是達官顯貴府邸雲集的地區,護院眾多,沒讓亂兵得逞。

樊府也位於青溪河畔,樊毅不由得惦記家人的安危,哪裡還有心思想如何攻下合肥。

不僅是他,軍中許多將士都記掛身在建康的親人,如今亂兵接連擊敗平叛的官軍兵馬,氣焰越來越囂張,身處淮南的陳軍將士,心哪裡靜得下來。

親屬會不會被亂兵禍害了?城中米價會不會暴漲以至於家中斷糧?

駐守建康周邊的兵馬是不是窩囊廢,怎麽拿亂兵都沒有辦法啊!

這樣的抱怨, 樊毅時有耳聞,對於軍心的影響很大,他卻不能殺人立威,隻能安排督將四處彈壓,嚴禁士兵們傳謠、造謠。

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按著家仆所說,樊毅的親眷已進入台城避難,但眾多普通將士的家眷哪有如此待遇,建康兵變若不能盡快平息,樊毅覺得自己所部兵馬遲早要嘩變。

如此一來,還想收復汝陰?

想到這裡,樊毅擺擺手讓家仆退下,獨自一人在帳內發呆。

大將出征在外,就怕後方出事,譬如說朝中有人汙蔑將領意圖不軌,或者故意在糧草供應上做手腳,使得在前方作戰的將士飲恨回師。

此次王師大舉北上,意圖一鼓作氣收復淮南,好不容易開了個好局,監軍孔范正是力主北伐的天子幸臣,這可是自太建年間吳明徹北伐以來最好的態勢,結果竟有可能被一場兵變毀了!

這個機會一旦沒能抓住,日後恐怕就不會再有。

樊毅想著想著,隻覺滿腔憤懣無處發泄,他現在身處蘄城,卻進退兩難。

進,汝陰守軍很頑強,不是一時半會能拿下的,如今建康大亂,對於蘄城軍隊的糧草供給開始接不上,樊毅為此憂心忡忡。

退,揮師回建康平叛,然而沒有天子旨意,樊毅哪裡敢輕舉妄動。

建康兵變鬧出那麽大的規模,恐怕有幕後主使在推波助瀾,這種時候,在外領兵的將領誰敢未得詔令回師,立刻就會被認為是逆賊同黨,意圖不軌。

樊毅轉出帳外,先是看看西面,又看看東面,最後歎了口氣,黯然走回大帳。

1秒記住愛尚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