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逆水行周》第142章 獠牙(續)
江陵,雷聲不斷,攻防雙方不斷投擲轟天雷,其爆炸時產生的火光、濃煙以及聲響,讓整個戰場如同籠罩在風暴中一般,似乎有天上神仙下凡,正在施展神通鬥法。

 進攻方是周軍,守城方是梁軍和周軍,投石機和轟天雷兩邊都有,所以圍繞著江陵城的攻防,一直處於勢均力敵狀態。

 梁國為周國藩屬,周國在江陵設有江陵總管府,其駐軍具備雙重職責,一是保護江陵,二是監視梁國君臣,此時此刻,正是有了周軍的協助,才確保江陵沒有淪陷。

 湘西道行軍元帥崔弘度率軍偷襲江津,隨即兵臨江陵城下,襲門失敗之後,射出無數帛書入城,於書中表明身份,聲稱奉朝廷之命討伐逆賊宇文亮父子,讓梁國君臣履行藩國職責協助官軍討逆。

 而守城的周軍則聲稱城外的崔弘度投了陳國,是為敵軍前鋒要賺江陵,眼見著兩股周軍內訌,夾在中間的梁國君臣隻能默默無語。

 自從侯景之亂爆發,梁國國運已斷,苟延殘喘至今,無非是仰人鼻息罷了,江陵總管是宇文氏的人,崔弘度是尉遲氏的人,如今兩家內杠,和蘭陵蕭氏無關,誰贏了,誰就是他們的宗主。

 皇宮之中,梁帝蕭琮聽著遠處傳來的連綿雷聲有些無奈,他此時正在向太后張氏問安,張氏近日身體不適需要靜養,結果外面的動靜這麽大,也不知何時能消停。

 張太后精神不濟,蕭琮待了一會便告退,張太后是他的嫡母並非生母,總歸是有些隔閡。

 嫡母生病,做別子的不來問候當然不對,若問候的時間太長,又會被人詬病說不體諒,正所謂前後為難,本來就心煩的蕭琮,隻能循禮行事。

 蘭陵蕭氏的子弟,行事當然要有名門風范,隻是梁國如今日薄西山,蕭琮每念及此就唏噓不已,他的祖父、父親當年的心情,如今可是切切實實感受到了。

 國運衰敗,除了怪那該死的侯景,還得怪他們蕭梁宗室內訌,不然也不會為外人所趁,如今見著周國爆發內訌,蕭琮不知該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若是換做十余年前,當時還年輕氣盛的蕭琮,也許會想著渾水摸魚讓梁國再起,可當他繼位之後,了解到國家的真正現狀,隻覺得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

 梁國的國祚還能延續多久都是個問題,遑論死灰複燃。

 所以對於蕭琮來說,如今是有一日且過一日,即便梁國真的滅亡,但蘭陵蕭氏依舊存在,依舊是高門,而且是以文學著稱的高門。

 或許,他這個亡國之君,終於能夠卸掉包袱,以門閥子弟的身份,和其他士族英才舞文弄墨了。

 蕭琮看得很清楚,陳國業已日薄西山,天下即將一統,那麽尉遲氏和宇文氏之間無論是誰獲勝,勝利者都不會允許小小的梁國繼續存在下去。

 但梁國早已是周國藩屬,所以國家若真的滅亡,他不至於像齊後主高緯那樣倒霉,身為亡國之君隻要行事不要太過高調,做個富家翁是沒問題的,那麽到時候縱情山水之間,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或者去求學社當主編?

 蕭琮被自己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念頭嚇了一跳,他異母弟蕭r如今正在黃州西陽求學,而嫡舅張軻在西陽的求學社做主編,每日裡都有看不完的書,蕭琮對此還真是有些羨慕。

 羨慕歸羨慕,那個念頭實際上不可能實現,蕭琮知道求學社是他便宜妹夫宇文溫的產業,若宇文氏敗亡,不要說求學社,就是他的異母妹蕭九娘恐怕都要倒霉。

 當年蕭九娘淫奔,做了宇文溫的妾,如此醜行算是丟盡了蕭氏的臉,家門不幸出了如此女子,本該從此斷絕關系不再往來,奈何宇文溫身為周國宗室,身份、地位不同常人,娘家人隻能默默地認了。

 雖然蕭琮對妹妹的淫奔之舉極為不滿,但卻是真的很羨慕異母弟蕭r。

 蕭r求學的黃州州學,如今有許多經學名家開堂授課,城裡出版業也十分興旺,成為許多讀書人向往之地,蕭琮好讀書,也希望有機會去那裡走一遭。

 和諸位經學名家談笑風生,然後每日都有讀不完的書,甚至還可以出書,這種生活對於蕭琮來說,還真的不錯。

 前提是宇文氏能贏,然而按照實力對比,恐怕宇文氏要想贏會很困難。

 ‘所以朕到時候隻能做個無所事事的富家翁了吧?’

 蕭琮如是想,呆呆看著花園裡的景色,崔弘度來得太快,梁國君臣沒有如同‘慣例’那樣先行出城避難,所以隻能在城裡皇宮等候戰鬥決出勝負。

 不知過了多久,蕭琮覺得有些不對勁,卻沒發現是哪裡不對勁,最後才察覺是那陣陣雷聲沒有了,似乎周圍一下子安靜下來。

 又過了大概半個時辰,蕭琮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圍攻江陵的敵軍收兵了。

 “收兵了?”

 “回官家,敵軍確實收兵了,想來是見著如今天色已晚,故而收兵回營,且待來日再戰。”

 。。。。。。

 夜半,江陵東郊枇杷寺,寺外此處如今已是崔弘度的大營所在地,此時此刻,崔弘度正在召集眾將議事,緊鑼密鼓布置撤軍事宜。

 戰局變化得太快,原先的計劃已經行不通,必須立刻撤軍。

 枇杷寺位於江陵東面,相互距離大約有十五裡,他之所以率軍駐扎於此,一來是為了指揮軍隊攻打江陵,二來是為了兼顧東南方向的江津。

 江津是長江北岸要津,也是崔弘度水軍的駐扎地,一旦淪陷就意味著圍攻江陵的軍隊側翼出現巨大隱患,除非能盡快攻破城池,否則就得撤軍。

 這和崔弘度的初衷背道而馳,所以他率軍駐扎在枇杷寺就是要東西兼顧,然而江津目前的威脅主要來自於江面,需要靠水軍擊敗來犯敵軍,而現在,水軍在公安一役全軍覆沒了。

 從江津揚帆起航時那浩浩蕩蕩的船隊,最後隻逃回來一些快船,主力戰船全都完蛋,死傷無數,雖然崔弘度知道山南的水軍很厲害,但沒想到能厲害到如此地步。

 崔弘度在擔任湘西道行軍元帥、攻打陳國之前,職務是信州總管,信州位於江陵上遊,自古水運昌盛,有許多經驗豐富的船夫,都是很好的水軍基乾。

 信州以及更上遊的蜀地水軍,不敢說很能打,但也不是窩囊廢,所以崔弘度才敢主動出擊,讓水軍前往公安,與來犯的江南西道行軍水軍作戰。

 有上遊之利,水戰打起來至少能勢均力敵,隻要打退對方水軍,己方水軍就能協防公安,結果呢?

 這次主動出擊輸得傾家蕩產,可想而知公安是保不住了,接下來江津首當其衝,然後他就得率軍退回信州,還得立刻拔營,否則就走不掉。

 水軍完了,但兵馬還在,退守信州,一來可以扼守蜀地門戶,二來依舊可以掣肘江陵。

 信州州治白帝城,北依大山南臨長江,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清晨從白帝城登船出發,一般情況下次日便可抵達江陵。

 所以隻要他陳兵於白帝城,下遊的江陵就會風聲鶴唳。

 前提是能撤回去,今日水軍大敗的消息傳來,崔弘度毫不猶豫下令撤軍,因為對方極有可能派出兵馬在公安對岸登陸,直接走陸路襲擊江津。

 如此一來,對方登陸地點距離江津不過四十多裡的路程,雖然沒有正經的道路,但並不是不能夜襲,若敵軍真有這種打算,那麽摸到江津時,大概正好夜半時分。

 崔弘度覺得自己若是敵軍主帥,必然會分兵偷襲江津,所以他做好了萬全準備,在江津東面挖溝立寨,防的就是敵軍夜襲。

 同樣需要防的還有枇杷寺北面方向,那裡有一個東西走向的大湖,北來敵軍可以在湖泊北岸乘船偷襲南岸,這樣的戰例不是沒有,最近一次發生在八年前。

 當時的西陽郡公宇文溫,就是領兵乘船橫渡大湖偷襲南岸,一把火燒了江津,崔弘度知道這件舊事之後,特地選擇枇杷寺作為他的扎營地,防止有人借此切斷圍城軍隊和江津守軍的聯系。

 想到宇文溫,崔弘度就聯想到弟弟崔弘升,他本人奉命襲擊江陵,大概能猜出來弟弟會在江州一帶有動作,具體動作是什麽、如今進展如何不得而知,崔弘度顧不得那麽多,隻能先管好自己手上一攤事。

 計議已定,眾將正要散去,卻聽得東南方向喧囂聲起,大家出帳向東眺望,卻見天邊火光閃爍,片刻後得急報,說東向有敵軍來襲,現為己方駐軍成功攔截。

 崔弘度料中敵軍偷襲,所以並無驚訝之色,敵軍既然‘如期’來襲,那麽隻要將其擊走,明日就能安心撤軍了。

 “方才所議,立刻實行,明日依次拔營,向...”

 崔弘度話還沒有說完,卻聽得西面傳來呼嘯聲,聽上去好不熱鬧,又轉出大帳向西面望去,卻見地平線上有些許火球竄上夜空,隨即綻放出絢爛多彩的火花。

 “那...那是什麽東西?”

 。。。。。。

 賀若弼看著士兵們擺弄名為‘煙花’的玩意,片刻後只見一個個火球依次衝中竄上天空,然後綻放出絢爛的火花,那一瞬間不知該如何形容自己此時的心情。

 他的部下,個個頭纏白布,在弓箭手射出火箭的掩護下,向敵軍營寨發動夜襲,而那綻放在夜空中的‘煙花’,是向城中守軍釋放信號。

 援軍已到,出城夾擊!

 如此匪夷所思的信號,讓賀若弼覺得難以理解,他久經戰陣,知道據守孤城時,若是城外忽有己方援兵殺到,側擊圍城敵軍,那麽決不能傻呼呼開門出兵,因為這極有可能是敵軍的計謀,想要賺開城門。

 萬一來的真是援軍呢?

 那就得看有沒有事先約定好的信號,亦或是全由守軍主帥自行判斷,一般而言事先很難在遠距離確定‘援軍’真偽,最好對方能派騎兵進抵城下,射出帛書或信物查驗後才萬無一失。

 而現在,有一種新穎的信號,能在遠距離向城內守軍宣告援軍的到來,賀若弼所處位置在江陵城西南數裡外江岸,手下所施放的‘煙花’,絕對能讓數裡之外的江陵城看得清清楚楚。

 紅色、藍色、綠色等顏色,形成絢爛多彩的火光,基本上很難仿製,所以賀若弼的心終於放下了。

 那日,駐扎在巴、湘的江南西道行軍諸將忽然得知局勢大變,身份有些特殊的賀若弼,處境隨後尷尬起來:許多將領本就出身山南周軍,是行軍元帥宇文明的老部下,隻有少數人不是,他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局勢大變,宇文明沒有明說,但明眼人都能猜出來,那是尉遲氏和宇文氏的矛盾激化了,所以擺在賀若弼面前隻有兩條路:要麽效忠宇文明,要麽去死。

 傻瓜才會選第二項,無論心中如何想,至少明面上必須服從宇文明,但對方也心知肚明,所以身為客將的賀若弼,必須有所表示,否則若被誤認為要策應尉遲氏起事,那可就不妙了。

 如何表示?很簡單,讓兒子賀若懷廓跟著宇文明去安陸,也就是當人質。

 賀若懷廓是賀若弼長子,自出征一來就隨軍作戰,賀若弼還有次子賀若懷亮在關中,他真要做出什麽勾當,很大概率兒子死絕,所以如此表示足以‘表白心跡’。

 宇文明倒也乾脆,讓賀若弼留守臨湘,坐鎮湘州及桂州,但賀若弼主動請戰,他不甘心就這麽留在臨湘無所事事,時局動蕩,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

 尉遲氏、宇文氏無論誰輸誰贏,都需要能打勝仗的將領,賀若弼幾經努力,爭取到一個極佳的機會,那就是聲東擊西。

 據細作來報,圍攻江陵的湘西道行軍,大營位於江陵城南郊江畔,而主帥崔弘度的中軍營寨,位於江陵和江津之間的枇杷寺,是為東西兼顧。

 周法尚率主力水陸並進攻打公安,引得對方水軍來救,然後將其一戰擊敗,而賀若弼率精兵經公安西側的虎渡水北上,在其長江入口――太平口入江,浮江北渡,正好在江陵西南側的長江北岸登陸。

 與此同時,有一隻騎兵自公安以北登陸江北,趁著夜色接近江津,東西兩隻軍隊憑借懷表對時,在約定好的期限同時進攻。

 進攻江津的騎兵是佯攻,賀若弼率領精兵在西面進攻江陵城南敵軍大營,他們才是夜襲主力,但要一舉破敵,還得需要江陵城中守軍出戰,同時夾擊。

 和守軍約定的信號,就是神奇的‘煙花’,依次放上五六輪,就能讓守將確定是援軍來了,這是宇文明早就和江陵總管約定的信號,轉交給賀若敦,算是信任的表現。

 不過賀若弼等不了那麽久,所謂奇襲講究的就是快,獠牙既然已經亮出來,那就趕緊咬人。

 精兵浮江北上,靠的是臨時打造竹筏,無法攜帶太多戰馬,賀若弼領著屈指可數的騎兵,策馬向著敵軍大營疾馳,對於他來說,人數少一些沒關系,隻要手中有馬槊,那就足夠了。

 “吹起號角,讓他們知道,吃人的猛虎來了!!”

 喧囂漸起,江邊營寨火光大作,江陵城受到驚擾,漸漸騷動起來,不知過了多久,城門大開,無數火把匯聚成河,向著大營湧去。

 火光從大營開始向東蔓延,映紅了江岸,映紅了半邊天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