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回明末當皇帝》第43章 廈門風雲(2)
  唐明溪今年十七歲,比鄭經小了一歲半,按理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時候的婚姻多半都是父母指派的,但是鄭經由於董氏的溺愛,對於鄭成功的安排頗有抵觸,所以唐顯悅的孫女唐明溪進門之後他便有意冷落,這半年來鄭成功忙於戰事,無暇顧及自家私事,以至於沒有察覺,使得鄭經更加肆無忌憚,經常夜不歸宿。  唐明溪還隻道他是忙於軍務,加上對明軍軍中事務也不太熟悉,所以很難知道他在忙些什麽,她心地善良,自幼又受過良好的教育,嚴格執行著三常五綱裡面的道德規范,所以也不敢插手鄭經的事務。

  這個時候鄭經卻和自己四弟鄭睿奶娘眉來眼去的,董氏是一個十分貪念權勢的女人,她喜歡乾預鄭成功的軍事及政治,這個時候的主要注意力也都集中在明軍對台作戰和廈門防禦方面去了,卻沒有料到家裡後院起火。

  鄭睿這個時候已經九歲了,按理說已經早就斷奶了,但是鄭睿不僅沒有斷奶,反而每日必須得有新鮮的人奶供他飲食,陳倩如便是鄭睿的五位奶媽其中之一,陳倩月如是浙江人氏,跟隨父母躲避戰火一路逃到福建,卻仍然沒有幸免,全家人除了她之外都死在了亂軍之中,後來她被明軍所救,鄭成功有感她身世疾苦便將她收到家裡做了一個丫鬟,卻不料正是這一善意之舉最終卻導致了鄭家後來的混亂。

  陳倩如今年已經二十四歲了,生有一女,自己也早就嫁做人婦了,可是鄭經又一次無意間看見自家四弟的這個奶娘之後便念念不忘,他被這個奶娘的風韻身姿深深迷住,都說哺乳期的人女有一種母性的光輝,鄭經也深陷其中,但是這人畢竟是自己四弟的奶娘,鄭經雖然心動但是還是不敢放肆,但是心裡卻一直在琢磨著要怎麽樣才能將這個迷人的女人弄到手中。

  這個時候切好鄭成功北伐失敗,明軍內部也是風聲鶴唳,大家都繃緊了神經提防北方的強敵,董氏也罷精力都放在了輔佐夫君鄭成功身上了,鄭經這才有空間和時間在暗中暗暗籌備自己的計劃,一年之後明軍局勢大為改觀,鄭成功提出了北伐,鄭經知道這是他的機會,依父親的脾氣肯定要自己親自率軍出征,但是廈門和金門這兩地必須得留人駐守,這個人極有可能就是鄭經他自己。

  所以鄭經從一開始便十分讚同鄭成功的征台計劃,還說出“蠻夷不驅,中華何複”這樣的話,鄭成功對於鄭經這樣的態度自然是大加讚賞,甚至在心裡也覺得自己的這個長子可堪大用,於是便有意留他駐守廈門,這個時候明軍軍中派系林立,鄭成功擔心他會震懾不住,又給他調遣了好幾員心腹大將。歷史上鄭成功去世之後,鄭經就是依托鄭成功給他留下軍隊力量擊敗了台灣島上的反對勢力,最終奪權成功,成為了台灣王。

  四月份明軍大軍出征之後,鄭經實施了自己的第一步,想要得到陳倩如,自己四弟鄭睿是留不得。

  幾天之後鄭睿就在海邊玩耍之時溺水身亡,這件事被金門方面瞞了下來,隻道十天之後才傳到了廈門董氏的耳朵中,董氏大為悲痛,急匆匆趕到金門,這件事相關的數十名家仆都被杖斃,但是事實的真相卻被隱瞞了下來。

  按理說發生這樣的事情,鄭經自然也有責任,董氏或許會因此責怪於他,但是這個時候恰逢馬港的清軍水軍傳出在金門與台灣島之間的航線上出沒的消息,這件事令金門方面的明軍大為緊張,鄭經日夜留宿軍中,與諸軍將領商討軍情和防務布置,

看上去確實無暇顧及家事,董氏這個時候只能將怒火發泄到那些下人身上,沒有理由懷疑到鄭經的身上。  這件事情就這麽不了了之,清軍的水軍軍情也在不久之後便查出只是謠言,是清軍細作擾亂軍心的舉措。

  鄭睿一死,他的幾位奶娘自然就沒有理由再留下了,紛紛被辭退遣返,鄭經這個時候終於抓住機會將陳倩如招致自己身邊來了。

  這些事自然都瞞住了鄭經的母親董氏,董氏這個時候正在為幼子初喪而悲慟,哪裡會查及鄭經的這些荒唐的行為。

  歷史上鄭經爆出這種醜聞是在鄭成功攻下台灣之後,軍中傳來金門的喜報,說是鄭經為鄭家添了一個新丁,鄭成功也曾為自己擁有孫輩而高興萬分,特意下了嘉獎令,但是後來唐顯悅上台灣去告狀,鄭成功這才知道鄭經的兒子竟然是和一名奶媽私通而生的,不由得大為惱怒,甚至要處死鄭經,這一事件也大大的刺激到了鄭成功的身體,不久之後他便病死在島上,這才引發了後來的權利紛爭。

  歷史的大勢並沒有因為項玉的出現而發生改變,只是時間上稍稍提前了一點。

  鄭經的心思還在自己弟弟的這個漂亮的奶娘上面,但是金門的安危這個時候發生了極大的變故,一艘商船在清軍的掩護之下在六月中旬沿著台灣海峽的中線悄悄南下,明軍水軍這個時候並沒有任何察覺,絲毫不知道這個溜走的商船將會給明軍帶來滅頂之災。

  六月初施琅的清軍水軍主力返回了馬港, 但是這一次清軍卻沒有全部龜縮在港內消極防守的意思,甚至於擺出一副進攻的態勢,明軍上下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鄭經這個時候也稍稍收斂了一些,回到軍中總管軍務,好在金門方面有黃庭砸水軍調配,明軍擺出一副決戰的態勢,清軍倒也不敢輕舉妄動。

  水軍的防務暫時還沒有發現大的問題,但是陸地上的局勢卻是一日比一日堪憂,耿精忠自從來到福建之後,便積極調配軍隊,逐漸清剿了明軍的外圍據點,一步步的蠶食明軍的防線。

  清軍從同安,海澄,龍溪三個方向調配了八萬精兵對廈門形成了三面合圍,明軍主力已近不再廈門,自然無法抵抗清軍這麽大的攻勢,僅僅半個月的時間,清軍就已經打到了文囿山,並在山上建立營地,安置大炮,居高臨下轟擊明軍在廈門城外的據點,明軍組織了三次反擊,都沒能重新攻佔文囿山,自身還損兵折將,士氣低落。

  廈門城的總指揮是王秀奇,他畏敵如虎,消極避戰,要把廈門城外所有的軍隊都調進城中死守廈門,以求金門方面或者台灣的鄭成功能夠率軍來救。

  這樣一來清軍便不費吹灰之力便已經兵臨城下,廈門城徹底成了死城,只有東面的海路一個方向可以撤離,但是清軍的水軍在海面上虎視眈眈,只要明軍敢從還路上撤離,清軍水軍必定會趁機進攻,到時候海面上船隻擁擠,一片混亂清軍的一把火就能治明軍的水陸兩軍於死地。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