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回明末當皇帝》第303章 大問題
?

 cpa300_4(); 其實在鎮海這一戰之後,中華軍這邊已經消耗掉了前期準備的大多數資源了,士兵們這個時候也比較疲憊,加上夏天即將到來,在南方的這種炎熱的天氣之下作戰是非常消耗體力的,所以中華軍這邊至少還要休整半年,這個時候他們的主要精力還在怎麽樣安置這搶來的幾十萬的百姓身上。

 雖然具體的規劃已經做好了,但是因為中華軍這邊的運力還是相當的有限,就是先將這群人轉移到台灣來也要花上很長的一段時間,然後才能夠逐漸的向南轉移,組織人手護送這些人分批到達台南,然後乘船跨過巴士海峽抵達安北城,這還只是安排到呂宋的十五萬人,最難處理也是路途最遠的是安置到印尼群島的這四十萬人,他們要先乘船從台南出發抵達馬尼拉,然後在這裡稍作休整之後再次起航,分別駛向各自的目的地,這一趟下來至少要好幾個月的時間,因此這項安置工作可謂是耗時耗力,直到這個時候中華軍之前還引以為傲的強大運輸能力才顯現出來了短板,那就是艦船的數量雖多,但是性能參差不齊,而且艦船的大小轉載力,適航性方面也各有偏差,導致很多人都在路途之中病倒了,最後因此而喪生的人數也不少。

 為此項玉可謂是十分的發愁,按照中華軍的這種運載力,至少需要到十月底才能完全的將這些人安置下去,這個時候製約海上的運輸力的主要因素有兩個方面,一個就是艦船的噸位比較小,製約了裝載量,再者就是這些艦船都是普通的帆船,在海上的航速大多時候只有三到五節,這個速度也就比人的步行速度稍稍的快上那麽一點了,可謂是龜速移動啊,中華軍這邊要大幅度的提高運輸能力,要麽就是加快艦船的航速。要麽就是增大艦船的體型。

 這個時候的木質商船最大的可以達到*百噸左右,雖然明朝前期還製造過體型巨大無比的寶船,但是眼下依照著中華軍掌握的各處造船廠的水平,這樣的寶船顯然是造不出來的。而且就算是造出來用處也不大,因為中華軍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向蒸汽時代邁進了。

 提起蒸汽戰艦,項玉就想到了後世的輪船,那種中小型的船隻,使用蒸汽機驅動螺旋槳提供動力。可以是小型艦船也能夠獲得比較快的速度。

 但是中華軍這個時候使用的蒸汽機的體積都比較笨重,因為蒸汽機使用的時間還不是很長,所以後續的改進型號還沒有出來,因此目前成熟的類型都是體積比較大的蒸汽機,這也導致了中華軍的鐵甲艦的噸位一般都超過了四千噸,而按照後世艦艇的劃分標準,五百噸以上的稱之為艦,五百噸以下的稱之為艇,那這樣來算的話中華軍目前可以稱之為艦的只有不到二十五艘戰艦,剩下的都只能稱之為艇了。

 中華軍的運輸船的噸位和軍艦比起來自然是要小一些的。因此這些船隻的普遍噸位都在五百噸以下,這種噸位注定了它們不能進行改裝,因此也不能使用軍艦上面的蒸汽機,而且普通的木製戰船的材質也決定了它們難以承受蒸汽機,不僅是蒸汽機的重量,蒸汽機在工作的時候產生的巨大震動會對木質船體造成很嚴重的破壞,而且鋼鐵製造的螺旋槳安置在木質的船身上也會損壞接口部位。

 因為這個時候中華軍面臨的海上的壓力比較小,所以七艘鐵甲艦這個時候除了安排一艘軍艦巡航台灣海峽之外,剩余的六艘軍艦也全都投入到了運輸這些百姓的工作中去,它們的體型和噸位相比於其他的小型船隻來說很佔優勢。因此一次可以運輸超過三百人,六艘軍艦一次可以運載以前八百人,在不考慮煤耗的情況之下,軍艦以每小時二十節的穩定航速。從台南出發,只要一天的時間就能夠抵達安北市,如果是跑印尼群島的線路的話,在中途不停靠的情況下也只需要兩天的時間就能夠抵達,來回一趟也只需要四天的時間。

 六艘軍艦的運輸能力幾乎比得上整支運輸艦隊的運載力了,但是軍艦畢竟有軍事任務。因此像這樣不計較艦船壽命的使用是對艦船的動力系統的一種考驗,因為這些蒸汽機還從沒有像這樣沒日沒夜的工作過。

 是時候將蒸汽動力推廣開了!

 在見識到了幾艘鐵甲艦的優良運載力之後,項玉最終決定要加快蒸汽動力的民用船隻的研究進度,盡管這種艦船的建造速度要遠遠慢於傳統的艦船, 而且建造成本也高的出奇,不僅需要上萬個工時,而且還是消耗鋼鐵的大戶,這大大的考量了中華軍的鋼鐵的生產和供應能力了。

 為此,目前的四大造船廠,基隆造船廠、台南造船廠、馬尼拉造船廠和雅加達造船廠的規模都要在此擴建,原來的船塢顯然是不滿足建造蒸汽動力的鐵甲艦的需求的,除此之外,基隆的科技研發院這個時候也被賦予了一項新的任務,那就是研究在不改變輸出功率的情況下,如何進行蒸汽機的小型化的研究。

 因為畢竟中華軍目前的鋼鐵的產量有限,如果全都按照基隆級鐵甲艦的標準來建造運輸船的話,那將消耗大量的鋼鐵,而起不是按噸來計算的,而是按萬噸來計算的,按照目前中華軍的庫存的鋼鐵的噸位來看,像基隆級這樣標準的艦船肯定是建造不了多少,所以必須要將蒸汽機的體積小型化,這樣就能夠建造噸位和體積小一點的蒸汽船。

 四家船廠之中基隆這邊的造船廠是唯一的一家有過建造鐵甲艦的經驗,目前船廠的規模在原來的基礎上又擴建了不少,建成的和在建的大型船塢的數量將會達到九個,目前已經能夠生產的大型船塢也有六個了,這其中原先的三個船塢裡面已經有一艘鐵甲艦正在建造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