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回明末當皇帝》第5章 棄守安溪
  於是不能陸濤的話說出口,連忙說道:“大哥,這些糧食還是帶著吧,國姓爺他們新敗,軍隊裡或許正缺糧草,這些糧食或有大用,況且這吳三桂信中隻讓我們撤出安溪,可沒有規定時間,雖說不可能拖到明天,單是我們一起出力,將這些糧食裝車運走,那也不是難事。”  陸濤一聽之下連忙改了主意,對副官說道:“讓弟兄們都去裝車,將城中能用的車都征集起來,記住,不要強搶,拿別人的車要付一定的銀兩,糧食能裝多少裝多少,剩下的裝不了的都送給城中的百姓,去吧!”

  那副官連忙下了城牆,一面召集士兵去糧倉搬運糧食,一面派人去城中收集車輛。

  陸濤又對一名親兵說道:“取筆和紙來,我要給城下的敵軍回一封信,先穩住他們,好為他麽搬運糧食城區時間。”

  親兵領命去了,不多時便取來了筆和紙,陸濤遂修書一封,派人騎馬送出了城,他本可以用箭射出去,相信城外的敵軍自然也會前來拾走,但是他卻派人出城去,一方面是盡可能的拖延時間,另一方面也是給吳三桂臉色,你之前是用箭射進來的,我這次可是派人親自送信,兩邊誰更得體誰更文明自然一目了然。

  沒過多久,出城送信的士兵又帶了一封信回城,吳三桂在信中讓城中守軍盡快收拾東西,必須在日落之前完全撤出安溪,陸濤看了一眼太陽,這時正值下午,離日落時分尚有兩三個時辰的時間,他憂心城中糧食的裝車和搬運情況,於是對項玉說道:“項老弟,還請你在這城牆上鎮守一段時間,我去糧倉那裡看看,若城外軍隊有什麽異動,你便立馬派人通知我。”

  說完竟不等項玉回答就帶了幾名親兵下了城牆,項玉心中一陣無奈,心想我一外人你又不給我指揮權,萬一吳三桂突然翻臉,那我可真是束手無策了。

  項玉雖然心裡這樣想著,但是還是不敢有半點馬虎,於是讓張聰一一安排,他身邊這幾人都是他可以信賴和能夠用得上的人,幾人分別來到東南西北四門處,其中吳三桂的騎兵大軍出現在了西門處,因此項玉和張聰兩人便守在了西門,許三亮去了東門,鄧明去了北門,李權到了南門,劉陽速度快,於是跟在項玉身邊以方便幾人見的信息傳遞。

  不過吳三桂的大軍並沒有什麽動靜,這時西門外的軍隊數量已經超過了一萬五千人了,看上去殺氣騰騰格外威武。

  項玉此時心裡想著安溪的軍隊會撤向何地,再往東走就到了泉州府,隻是依著眼下的事態,泉州府也未必能夠守得住,不過好在清廷此時的水師還很弱小,不能夠從海上進攻泉州和廈門兩地,這給清軍的進攻會帶來很大的不便,守軍的壓力也會減少很多。

  安溪軍人數不多,似乎撤到哪裡都是無足輕重的,不過這還得看陸濤他屬於誰的部下,依著眼下的情勢,北伐歸來的將領這時都聚集在廈門,那麽陸濤帶著安溪軍隊向南撤到廈門也是有可能的。

  項玉心中一團亂麻,歷史上鄭成功似乎是1662年進軍台灣的,這個時候才1659年,離鄭成功進軍台灣還有兩三年的時間,不過眼下的這個情勢鄭成功的軍隊明顯是在福建都難以立足了,最讓人意料不到的不是清廷從北面攻打過來,而是吳三桂的軍隊從西邊直插福建腹地,就算是汀州府和龍岩州沒有失守,明軍也被一分為二,東西兩面不能相顧,吳三桂帶的又都是騎兵,速度優勢明顯,一旦他在福建腹地扎下根基,

以一堅城為依托,派軍四處出擊,則鄭軍勢必內部大亂,加上清軍分別從南北夾擊,那麽明軍除了東渡台灣之外實在是沒有別的出路了。  項玉不禁歎了一口氣,心想自己的穿越之路前景黯淡,情勢危急啊!

  此時的城外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陣中,幾十名親兵將一處地面清理乾淨,再墊上一張張地毯,上面搭上遮陽傘,做成了一個簡易的休息處,吳三桂被幾名親兵從馬上扶下,坐在了地毯上面,一名文人裝扮的中年人走了過來,站在一側,幾名親兵取出水果茶點用金盤盛好放在地毯上,吳三桂端起茶杯,細細的品了起來,

  他回頭看了一眼站在右邊的這個文士,笑著說道:“玄初來了,坐下吧,真好有些事情要向玄初請教呢!”

  這個叫“玄初”的文士對著吳三桂施了一禮,這才坐了下來,吳三桂笑著說道:“這閩地山多路難走,瘴氣密布,真是難為玄初你了。”他邊說邊將一杯泡好的茶遞到這文士面前,文士連忙結果茶杯,說道:“多謝將軍!”

  吳三桂點點頭,文士繼續說道:“不知城中情況如何,為何守軍士卒還不曾撤去?”

  吳三桂笑著說道:“我給了他們三個時辰的時間,此時估計他們已經在收拾東西了,不過這安溪城之前駐軍頗多,此時隻怕是一座空城而已,因此收拾起來不免要拖遝一些,不過我們今天晚上就能進城了。”

  那文士將茶杯放下,一拱手,說道:“將軍此次親自前來實在是有點冒險,不說可能被鄭軍伏擊,若是為清廷知曉,怕也是麻煩不小。”

  吳三桂輕蔑一笑,說道:“清廷能有多少軍隊,能有多少人,攏共不過百萬人口,還想要我堂堂中原天下,那也是不自量力。”

  文士說道:“將軍將那人擒住不殺,隻怕是要下一盤大棋!”

  吳三桂冷冷一笑,說道:“漢人的天下自然還是要漢人來做皇帝的,那人將來還有大用,殺是殺不得的。”

  文士道:“若是將來清廷追要,將軍要怎麽辦?”

  吳三桂想了一會,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而問他道:“此時若交由你處理,不知劉玄初有何妙計?”

  原來這文士名叫劉茂遐字玄初,本是蜀王劉文秀的謀士,劉文秀兵敗之後投靠了吳三桂,吳三桂見他謀略出眾見識不凡,遂將他收在帳下。

  劉玄初說道:“將軍不防將此人當著清廷人的面斬了!”

  吳三桂一驚,手裡的茶杯險些掉在了毛毯上,他這時沒了品茶的興致,將茶杯放下,盯著劉玄初問道:“玄初的意思我不大明白,這人我們追了這麽久,就這樣殺了可著實不太劃算。”

  劉玄初看出吳三桂對這個問題很在意,心裡一喜,他從投靠吳三桂以來一直都不太被重視,這一次堅持著要跟著吳三桂出來,就是想在路上將自己的一些計謀說出來,讓吳三桂好對自己另眼相待。

  劉玄初說道:“將軍兵精糧足,可佔得一富饒之地,將軍以為此地為何處?”

  劉玄初沒有正面回答吳三桂的問題,反而說出了一個吳三桂這些天一直在考慮的問題,如今天下大定,吳三桂手握重兵,一直在思考清廷將會把自己安置在何處,他一生南征北戰,從北打到南,去過無數地方,自然而然的會將一些地方記在心中,以他的功績,清廷或許會封他一個異姓王,一鎮之蕃必定有自己的封地,這個封地的位置會在何處呢?他心中委實難決,有擔心清廷要將他調到北地,封在京師附近。

  吳三桂思考良久,這才說道:“先生既知我所慮,不知先生有何高見?”

  劉玄初見他向自己問計,精神一振,端坐著說道:“當今天下大勢清廷必將佔據北方, 這一點將軍可否同意?”

  吳三桂點點頭說道:“北方之地被那李闖王這麽一鬧,加上陝川的張獻忠,連連征戰名不聊生,清廷從北面來,北方之地重兵雲集,如今已近十余年,北方再無戰事,這時隻怕是根基牢固不可撼動了。”

  劉玄初點點頭,繼續說道:“清軍重兵囤積在南京城,此為清廷鎮守南方的一道堅盾,也是一道利劍!”

  吳三桂點點頭,表示讚同。

  “如今南方即將平定,鄭家明軍也已是日暮西山,一去不複返,因此將軍以為清廷下一個會防范的是誰?”

  吳三桂歎了一口氣,說道:“下一個必定是我等漢人勢力了。”

  劉玄初說道:“不錯,將軍兵強馬壯,又不是清廷正統出身,勢必要備受猜忌,就算是將軍此時解甲歸田,恐怕也是不得善終的,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正是這個道理。”

  吳三桂哈哈大笑,劉玄初驚疑不定,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說錯了話。

  吳三桂笑完,大聲道:“我吳三桂豈是任人宰割之人?”

  上萬名騎兵聽見主將大笑,竟無一人回頭一視,皆盡目視前方操控這戰馬一動不動,可見這支軍隊確實是精銳之軍。

  吳三桂望了一眼劉玄初,說道:“先生請繼續將,我不會再打斷先生的話了。”

  劉玄初見吳三桂沒有生氣,這才放下心來。

  UU看書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UU看書!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