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電影巨匠》九百二十三 烏雲消散
“狂暴之路”的爭議風波浩浩蕩蕩地持續了將近一周之後,終於迎來了轉折點,處於暴風眼之中的蘭斯開口接受了采訪,針鋒相對的采訪精彩程度遠遠超過了“今夜秀”,雙方你來我往的來回,將男權主義和女權主義的對峙真正地推向了巔峰。

 各大新聞媒體第一時間對蘭斯的采訪進行了報道和解讀,這也進一步引爆了所有人的爭論,沸沸揚揚的觀點鋪天蓋地,整個北美就像是煮沸的開水,根本停不下來,父權組織的領導者羅伯特-布雷更是在記者面前破口大罵,“荒謬可笑!道德淪喪!”連綿不絕的粗話口沫飛濺,脖子上的青筋暴突讓人強烈懷疑他下一秒是不是就會爆炸。“蘭斯洛特-施特雷洛那個肮髒的小人,他會在地獄裡飽受折磨,每天都生活在恥辱之中,永世不得翻身!我會詛咒他,所有男人都應該詛咒他!”

 這失去理智的話語看起來就像失心瘋一般,但卻沒有人在乎,因為羅伯特的惡毒話語只會讓這場爭議越來越精彩,人們巴不得看到這樣的瘋狗橫衝直撞,這勢必會增加更多戲劇效果,如果蘭斯也願意回應的話,那這場大戲就更加好看了。

 不過,不等蘭斯回應,傑梅因-格裡爾就已經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與羅伯特針尖對麥芒地對罵了起來,“無法接受批評,甚至無法接受平等,多麽可笑,我們現在已經生活在了二十一世紀,但卻依舊有人活在遙遠的十三世紀,懷抱著保守的封建思想,做著自己貴族老爺的春秋大夢!這才是整個社會的恥辱,那麽,我們是不是應該把他們全部都綁在十字架上,活活燒死,他們才是當代的異端!”

 刹那間,男權主義和女權主義展開了短兵相接,雙方的你來我往完全火花四射,刺刀見紅,甚至讓這場爭議進入了更加白熱化的階段。

 平衡,終於在蘭斯的發聲之後被打破了。查理茲-塞隆第一個站了出來,以當事人的身份發表了觀點,“我覺得這是一次很有趣的討論,事實上,蘭斯沒有追捧女性的意思,同樣也沒有鼓吹男性的意思。在電影裡,每一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信仰而戰,費羅莎是如此,麥克斯和納克斯也是如此,安加拉德等人也不例外,所以,沒有誰比誰更加厲害,也沒有誰比誰更加強大。”查理茲是在洛杉磯的家門口接受采訪的,超過了兩百多名記者將現場圍堵得水泄不通,那湧動的熱潮幾乎讓人以為來到了赤道,“但,我們都沒有想到,這部電影居然會引起了如此大的爭議,這著實是一件有趣的事,不是嗎?”

 正是因為性別歧視的存在,所以人們才會如此敏感,所以爭議才會如此洶湧。尤其是那些男權主義者們,口口聲聲堅持著“性別歧視”已經不複存在了,但他們站出來表達抗議的行動本身,就是一種歧視。

 隨後,邁克爾-法斯賓德也發表了看法,面對一百六十多名記者,邁克爾顯得有些慌亂,他至今為止都沒有擔當過第一男主角的位置,“狂暴之路”一部電影就讓他品嘗到了會當凌絕頂的滋味,那種輕飄飄的空虛感著實太過不真實,但邁克爾還是努力壓抑著自己的情緒,“我十分尊重電影裡的每一位合作演員,無論是戲裡還是戲外,每個人在拍攝中都竭盡全力,這些努力都呈現在了電影裡——我不會看到那些外表的東西,而是看到了每個人靈魂深處的堅持和信仰,納克斯最後之所以會選擇同歸於盡,就是因為他是一個男人,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所以,選擇了放手一搏。我相信,在最後一刻,納克斯的確是進入了英靈殿。”

 邁克爾的言論顯然更加貼近“狂暴之路”本身,這也讓人們得以從另外一個角度重新審視這部電影。

 其實,人們從一部商業電影之中,解讀出了如此多內容,這本身就十分不正常,無論是男權主義還是女權主義,亦或者是追求平等、追求自由、追求人性,這些深刻的內涵都是剝離於商業爆米花之外,真正體現出電影作為“第七藝術”的價值。就好像邁克爾的言論一樣,每一次爭議都可以讓人們重新去反思這部作品,從這個側面也證明了“狂暴之路”的出色,是一部商業電影,卻又不僅僅是一部商業電影。

 “狂暴之路”的劇組成員們先後站了出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區別於男權主義和女權主義的尖銳,他們以各自的理解對電影進行了閱讀,某種程度來說,這是對爭議的回應,卻又平複了爭議的喧鬧,讓人們重新冷靜下來,認認真真地去思考這個問題。

 劇組成員的開頭之後,好萊塢業內三緘其口的明星們也終於陸續開口,湯姆-克魯斯在接受電話采訪時就表示,“當然,選擇一名女性作為動作電影的主角,這需要勇氣,但這恰恰也是我們社會的進步,因為我們逐漸意識到了性別的差異並不是決定一個人優秀與否的因素。我們擁有許多偉大的男性英雄,同樣,在歷史進程裡也出現了許多偉大的女性英雄。所以,蘭斯願意拍攝出這樣一部電影來,我欽佩他的勇氣,更佩服他的銳利。”

 愛德華-諾頓則是直言不諱,尖銳地把矛頭指向了那些男權至上的保守派人士,“我尊重他們的宗教信仰,但事實上,我卻不尊重他們對人性的蔑視和忽略。去年天主教/*案的爆料,至今歷歷在目,現在他們又拒絕承認女性的地位,我不認為這是正確的宗教信仰。上帝熱愛每一個子民,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宗教信仰不應該成為某個特殊團體、甚至是某些特殊對象用來滿足自己私利的工具。這才是整個社會最嚴重的問題。”

 比起湯姆來說,愛德華的這番言論更加深刻,也更加沉重,真正地將隱藏在這場爭議背後的社會問題挖掘了出來。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愛德華的底蘊,他不僅僅是一名演員,耶魯大學的學歷可以從言談舉止之中體現出來。

 凱特-布蘭切特也選擇了挺身而出,“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女性的地位確實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許多人都認為,我們已經得到了我們應得的。但事實上,我們沒有那麽貪心,我們僅僅只是在爭取屬於我們應得的,不要太多,也不準太少。”凱特的言辭並不犀利,但談吐之中還是帶著一種強大的氣場,讓人無法忽略,“這次的爭論之所以會起來,我想根本原因就在於,性別歧視依舊存在,在這場戰爭中,我們還有很漫長的道路要走,無論是那些男權主義者,還是女權主義者,都是如此,我們試圖爭取自己的權益,但卻尋找不到一個正確的方法。也許,蘭斯在‘狂暴之路’中的嘗試是值得參考的。”

 這才是真正的控制力,不動聲色之間就把“狂暴之路”再次推了上來,凱特對蘭斯的力挺在輕描淡寫中就體現了出來。

 梅麗爾-斯特裡普作為業界最為頂尖的女演員,她的話語自然分量不同,毋庸置疑,她也站在了蘭斯的身後,“我始終沒有發表言論,就是因為我覺得這次的事件太過荒謬了。蘭斯的這部作品我已經觀看過了,我完全看不出來現在爭議的焦點,我唯一看到的就是:平等和自由,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追求的,同時也是美國建立的基石。我想,蘭斯說得對,什麽樣的眼睛就會看到什麽樣的內容,也許,這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梅麗爾的強大影響力體現在她無與倫比的實力與令人敬佩的專業之上,即使是學院那些冥頑不靈的老學究們,對梅麗爾也是敬重有加。後來人們不由調侃,只要是梅麗爾出演的作品,學院就一定會給予提名,甚至有人將梅麗爾戲稱為“毒瘤”, 當然,這只是一個笑談,但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梅麗爾在好萊塢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以,當梅麗爾都出列發言了,可以預見的是,好萊塢內部的紛爭將會出現決定性的轉折。

 果然,隨後傑克-尼科爾森、羅伯特-德尼羅、妮可-基德曼、茱莉亞-羅伯茨、朱迪-福斯特、威爾-史密斯等一大波大牌演員都紛紛站了出來,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一時間,“狂暴之路”的支持者似乎無處不在——他們都在支持著同一個觀點,電影本身沒有立場,那些所謂立場都是人們的自我解讀、乃至過度解讀,“狂暴之路”的核心思想沒有任何問題,那麽這些爭議是否應該自我檢討呢?

 籠罩在“狂暴之路”頭頂之上的陰雲似乎終於開始逐漸疏散,更加令人吃驚的是,“洛杉磯時報”成為了第一個主動支持蘭斯的媒體,即使之前這份報紙給予了“狂暴之路”一百分的肯定,但人們還是十分意外“洛杉磯時報”的如此選擇——為什麽不等到“紐約時報”先發表言論呢?為什麽西岸的領軍人物居然再次對蘭斯表示了支持呢?

 猜測紛紛擾擾,但卻沒有人真正地聯想到西岸霸主迪斯尼的身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