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宋事清平》第195章 福兮禍兮(中)
第一百九十五章福兮禍兮(中)
十二月初七,距曾布罷相風波已過去十天,可這個風雨飄搖的朝廷卻並沒有因此安定下來,惶恐和不安的情緒繼續在朝廷蔓延,曾系及新黨一眾見局勢黯淡,已開始另謀出路,而在這場政治博弈中大獲全勝的元祐一系則是翹首新黨魁上台,看似場面就此定下,一品齋的報紙也煞有其事的分析幾個候補人選,在其誘導下,民間坊肆間有賭局開出。“來來來,下注下注,看看這下任宰輔是哪位大人!”

“我十兩賭李門下進相!”

“李大人年事已高,官家勵精圖治,豈會再用老臣,我賭二十兩溫中書進相!”

賭坊裡的喧鬧聲飄出至少兩條街,被馬車內的三省官員聽得,不禁會心而笑,他隻道民人短智,不予計較,正要招呼車奴驅車時,那車奴卻是心癢。

“老爺定是知道官家意向,何不……與民同樂一番。”

這聲提醒倒讓這位省官不禁意動,捋起了短須。今年范純禮、許將致仕,左丞自蔡卞謫後又一直未補,所以如今執政行列隻余李清臣、溫益二人,溫益去月新進,根基淺薄,不當為宰輔人選,所以十有**便是李清臣了,哪怕今後皇帝從各部尚書翰林中另錄,但也是之後的事了,眼下只有李清臣那老兒有這資序。

要不……也去試試?

……

京中不少盤口在其後這段時間內賭資劇增,嚇得很多只是玩票的莊家直接封了盤。熱鬧消去了大半,最後只有春明坊內的乾記戲坊依舊照收不誤,每天客流湧進。不過畢竟是上不得台面的玩意兒,所以並沒有引起外界太大的注意。

但這新相人選確實是這段時期內各界最為關注的事,大宋至立朝以來已經許久沒有出現兩相並廢的情形了,所以投機倒把之人開始騷動,李溫倆府門檻已踏爛三番,就是賦閑宮觀的范純禮、黃履幾個冷灶在這時候也少不了人去燒,一時間。京師豪紳大僚競拜成風,如年初新象。

而最終謎底的揭曉並沒有讓眾人等候太久,十月初十。相位懸置已近半月,被諸事壓身的徽宗也到了必須要決斷的時候了。

寒冬料峭的清晨,冰珠子掛在屋簷當溝口上,被寒風吹的嗚咽生鳴。禦廊角柱處挺立的虎賁按劍守衛。其劍把濕漉,鼻息處亦有白霧騰騰。

這時,大慶殿內的朝拜聲傳出來,洪亮威嚴,傳至宣德門而絕。

“昔神宗創法立製,中道未究,先帝繼之,而兩遭簾帷變更。國是未定,朕欲上述父兄之志。歷觀在廷,無與未治者,今朕相卿,其將何以教之?”

“老臣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兩鬢斑白的蔡京伏於殿前,頓首願盡死雲,霎時滿朝官僚臉色盡白。

“這……”

“這……”以目相視下俱無言以對。

而那已收受好處的李、溫二人就煞是難堪了,他們如何也沒料到宰輔之位竟會旁落於他二人之外,更不會料到蔡京這左右逢源的牆頭草會被拔到他們頭頂,一時的驚疑與困惑讓他們心緒翻騰如濤,尤其是李清臣,執政多年,兩鬢早白,可如今這大好形勢下卻依舊難進相位,當真失意黯然。

不過,眼下更為震驚並且惶恐的卻是元祐一系,徽宗任詞中居然直言要紹述先政,這讓他們心中最後一份希望化成泡沫。

很快,朝廷的詔書便已貼出宮外,下了賭注的賭徒和看熱鬧的百姓將數個布榜城門圍住,水泄不通,有識字者高誦。

“具官蔡京才高而識遠,氣粹而行方……慨念熙寧之盛際,辟開端揆之宏基。弛役休農,專經造士,明親疏之製,定郊廟之儀。修義利之和,聯比閭之政。國馬蕃乎汧渭,洛舟尾乎江淮……經綸有序,威德無邊。而曲士陋儒,罔知本末。強宗巨黨,相與變更。凡情狃於尋常,美意從而蠹壞,賴遺俗故家之未遠,有孝思公議之尚從。慎圖厥終,正在今日……”

製詞之美,讓無數士子都不由停下湊去,待聽到最後時,亦是神色飄忽。

“…故特擢中大夫、戶部尚書蔡京為通議大夫、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領中書令事。”

建中靖國元年十二月初十,蔡京以戶部尚書超拜右相,製下,中外大駭。

……

蘇府大堂上。

一早正與兒孫論道的蘇軾氣色頗好,還笑著要年後遊歷山川奇險,正這時,已得聞消息的幾個蘇門子弟上門而來。

“蘇師,大事不妙啊!”

陳師道當先便喊了進來,其後李格非、晁補之也是沉著臉進來,這番模樣讓廳內蘇氏子弟驚亂而起,四顧詢問。

“都靜下。”

上首的蘇軾面色一肅,就端著的石乳茶按在案上,看向陳師道幾個,“履常且說,可是相位有變?”

陳師道擰著眉頭,想說,又不知如何說出口,硌硌絆絆的,還是晁補之沉著臉說了。

“官家早朝新布,蔡京進相。”

這話出來,堂上嘩然一片,蘇符先是站了起來,“怎麽可能?據符所知,那蔡京隻一介尚書大夫,如何能進宰輔之位?”

換做平時,恐怕已是“胡說八道”罵出,財政部長直接上拔一國總理,饒是再為老練之人也難以即刻消化。

蘇軾凝重的臉色已成冰寒,他們苦心經營下,沒想到是給他人做了嫁衣,好在那蔡京隻一弄臣,政見不明,如今官家用他,怕是心有搖擺而為,只要之後能抓住時機扭轉,必能恢復元祐正統。

他的心定隻過了一刻即被推翻。

“蘇師,官家說了……”

“嗯?還說什麽了?”

李格非歎了口氣。將徽宗在朝上之言盡數托出,那紹述熙寧四字在蘇軾心頭是重重一擊,像是打散了三魂七魄般失了精氣。“哐啷”一下,隨著茶盞破碎,整個人也挎在了太師椅裡。

“蘇師!!”

“阿翁!!”

蘇府上下頓時嘈雜了起來,而類似的情形也不斷在那些元祐老臣府上顯現,沒有人想到徽宗會立蔡京為相,更沒有人想到徽宗居然在這時候表明態度,一句“紹述熙寧”。就已預告了來年跌宕起伏的人事更迭,這對於新黨而言是峰回路轉,原本置備好的倉船可以卸了。打包好的行囊也可以解了,轉而就揣起那私藏的金銀送進蔡府,一時間將蔡府的門楣映了個金碧輝煌。

“哎呀,多年不見。蔡相依舊紅光滿面。氣色如鴻啊!”

“蔡相返京竟有如此時日,恨我瑣事纏身,竟無暇旁顧,當罰當罰~~~”

蔡府並不寬垠的主廳在如今也擺開了長宴,三省六部,館閣秘省,台諫兩院等大小近百官員進賀,尤其原曾派那邊的幾個老油條。恭維起來可一點不會臉臊,好在蔡京也極給臉面。並不計較往前,哪怕是之前彈劾他的幾個台官也並不為難,看模樣倒確實學了幾分宰相度量,讓眾人暫時安下心來。

這時,門外又有唱聲。

“工部侍郎郭大人攜禮恭賀!”

“侍禦史陳大人攜禮恭賀!”

趕巧了,這郭知章和陳師錫一並到門,在奴仆的唱聲後被引進,兩人見著大堂賓客杳至,觥籌交錯,便知今日氛圍不錯,開始的擔憂也就揣了回去,旁邊陳師錫亦然,兩人正欲上前同拜時,蔡京臉上的和容卻突然淡了下來。

“兩位大人今日能前來相賀,老夫感懷在心,且入席就坐薄酒,只是……這禮就免了。”

宴中群臣面色均是一滯,目光聚去,不知這郭知章和陳師錫哪裡得罪了新相: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大多不知明細的是如此想法,但舍人曾肇卻將這一幕看在心裡。

這蔡京連以往死敵都不予追究,又如何會與這兩人計較,而且今日是慶賀喜宴,即便有所不滿,亦可在宴後處置,完全沒有必要在這眾目睽睽下讓人難堪,這可不像是這老狐狸的一貫作風。

正如曾肇所思,現下尷尬在場中的郭知章和陳師錫真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渾渾噩噩的在這場宴席中走了個過場,都不知道是怎麽邁出這蔡府門第的。

為什麽就平白冷落了他們兩個?

郭知章和陳師錫不約而同的對視一眼,實在想不起他們與蔡京有何仇隙,沒道理這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燒他們身上。身邊,熙熙攘攘的一眾官員相賀而辭,但在見到他們時,都像是避瘟神一般碎步疾去,心頭如何不是羞惱。

就這時,一輛黑頂馬車骨碌骨碌地從蔡府過去,最後在旁門停下,有些扎眼,出來是一體形消瘦的書生,由於夜黑,看不清楚,只知道從門進去了,那接引的奴仆還頗顯殷勤,一時讓門前朝官心疑起來。

“那是何人?看著背影不甚熟悉。”

“看那奴仆對其殷切,估摸是蔡府常客,今日大宴該是來祝賀。”

這些碎言碎語讓郭陳二人面色大駭,他們欲出口的話到嘴邊生生咽了回去,如今……也只有這種可能性了。

那他們……

郭知章陷入了沉思,與陳師錫兩人心照不宣的各回府上,但離去的車輪聲音卻十分沉重。

……

蔡府。

宴會過後,奴仆婢女在收拾殘羹,場面相比之前安靜許多,主宴的席位先被收拾出來,供曾氏族裡的幾個老人喝茶,蔡京居首位,其弟蔡卞位於側,他們交頭談論往後的發展方向,除了蔡卞外,余人臉上紅光甚滿。

蘇進剛被仆人引到廳前廊道,正巧在門口撞到那蔡氏族女蔡薇,夜色朦朧中,這為士家女郎身上的蓮裙顯得極有詩意,能讓人生出好感來。

“蔡學士高進右相,蔡家娘子可是要給些喜錢的。”

他笑著說句要好話。蔡薇卻極為奇怪的在他身上掃了遍,隻一句,“有事?”

“呵。”

“裝神弄鬼。”

蔡薇念了句後便替奴仆將他引了進去。“大伯,爹~~”她一一喚過長輩後就讓開了身子,大堂的燭輝掩映下,蘇進面容一覽無余。

蔡氏族裡幾個老人見著蘇進也不驚訝,這人平時沒少來蔡府,這嚴氏還把他當子侄看待,剛還心奇今天這日子倒不見人影。原來是趕這時候過來。

蘇進知他們心思,笑著讓仆人將彩禮抬進來,打開。整整四箱的雪花白銀盛於其中,炫目的銀光讓幾個曾氏族人頓時睜大眼了。

送銀子的人不少,但送這麽大的數目還是少見,只是如今現銀送上。就不免有些落俗了。

他們等待蘇進解釋。蔡京也直了直脊背,與身邊的蔡卞交換了個眼神,待蘇進說出這裡正是三萬兩銀時,不禁訝然失笑。

“後生在春明坊有收一賭坊,前些日子開了盤口,想必諸位亦有耳聞,如今諸押不中,莊家盡收。但想來這單營生有失世風,就特來進給曾老充盈國庫。還付於民。”

蔡薇在旁看他一本正經的胡謅,不禁掩嘴要笑,她之前還想著是何人出的這等陰損法子,如今知道是他,倒也變得合情合理起來。

蔡氏幾個族人一聽他這話,心裡敞亮,也暗讚起此子懂得世故,蔡京治下戶部剛損三萬余錢,且不論是否真與蔡京無關,但這銀錢確確實實是在他的任上短的,若是如今由蔡京填上,那這政績就不會有汙點,至於是否真是如此巧合的贏了三萬兩,又有何人去細清。

蔡京老眼眯起來,支使奴仆將銀子抬下擇日送交國庫,而後單喚了蘇進去後院喝茶,余人忌近。

“這小子,真不知是哪裡冒出來的,如此年紀便熟練世故,我蔡氏子弟中怎得無此俊傑。”幾個老族人扶髯頷首。

“就是可惜了……”

蔡薇看在眼裡,也是覺得蘇進這人太過邪乎,蹙著眉頭挨到蔡卞身邊,小聲著,“爹,此人女兒是越來越看不透了,我觀他不是貪慕富貴之人,可為何要如此接近大伯?”

儒雅寬衫的蔡卞此時將手上的鷓鴣盞子放下,漆黑的明眸在晚上愈發亮堂,他與蔡京政見不同,所以如今這位兄長得勢對他而言並無感覺,但這蘇進的表現卻一次次讓他側目。

到底為了什麽呢……

他十指對插的手變得粘滯起來,也開始拿不定這個小輩腦袋裡到底在轉悠什麽。

……

……

過後的幾天內,蔡京並沒有做什麽大動作,但元祐一系卻開始接二連三的請辭歸鄉,如今皇帝已決議紹述,那他們的堅持也變得可有可無了,如今年關未至,新政實施應該是在來年,所以這時候致仕是唯一脫身的機會,免得來年新政壓下來,又是新一輪的黨爭戕害。在經歷過一次浩劫的大宋臣官來說,他們絲毫不會懷疑浩劫發生的可能性。

“唉,連黃老都走了,我看文叔,你也找個由頭回吧,這京師來年是不能呆了。”

李府的後院,已被冬日的嚴寒包裹的嚴嚴實實,角亭楣沿上的那層薄雪還未融化,就又是雪花飄下來。

晁補之將衣袍上的雪抹了去,心灰意冷下,就開始勸慰起李格非了。

王素卿這時候上來,將茶湯置上火爐,聽得晁補之話,難得的附和了他。

“文叔,此下大勢已去,你若再是執意為此,那我們李家可都要葬送在這汴梁水裡。”

李格非按著眉心直痛,家與國的糾結無時無刻在煎熬著他,為臣為綱,他不該畏縮保身,可為夫為家,他不該罔顧家族。

到底該何去何從……

“…讓我再想想,再想想……”他喃喃著推開了案,獨自往書房去,背影無比蕭索。

王素卿端著空盤在亭裡凝望,稀落的雪花將人隔的遠遠的,她不由更是心忡。

……

……

不過處境糟糕的可不止元祐這些學士鴻儒,郭知章和陳師錫兩人才是這幾天內最為恐慌的,蔡京剛上台就對他們表示冷漠,其他官員出於迎合新相的目的,也和兩人斷了交往,這使他們很快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郭府,客廳上,陳師錫忍著怨氣將茶盞子按在案上。

“你說吧,這事兒怎麽辦?難不成要我落下臉來去求那毛頭小子?”他的嘴囁嚅了會兒,哼了句笑話,他們當然看明白是蘇進在背後使力,也不知這小子哪來的運氣,居然攀上蔡京這大腿,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眼下別說是替兒子報仇了,就是自己也快自身難保了。

主位上的郭知章就沉著臉喝茶,半句不吐,倒是他妻子唉聲歎氣著,不停念著怨孽,郭知章一煩,也是家族裡的武人性情拿出來。

“什麽也別說了!”

他眺望出門,院子裡的兵弋齊列生輝,“這份血仇也是時候報了,他姓蘇的要趕盡殺絕,那就休怪我心狠手辣了~~”他咬牙切齒著,滿臉的凶相讓陳師錫暗自發怵,正滴溜的轉著眸,耳邊卻已被郭脅迫。

“這事兒你也逃不了,別動什麽歪心思。”

郭知章瞧出陳師錫的退縮,這一語便將他釘在了自己船上,隨後將管家喚到跟前。

“不知老爺有何吩咐。”老管事耳提面命的模樣。

“將段宿給我叫來。”

“段護院……”那管事明顯遲疑了下,但觀察了老爺面色不善,隻得應下出去,而旁邊的老婦已經合上眼睛,暗自歎氣。

……

……

天,已擦黑,四下寂靜,開府府尹王震府前一輛柴車駛去,但門前站著的卻是王震本人,他目送著這輛簡陋的柴夥車駛入夜色,腦中不斷的回響蘇進喬裝柴人的片段。

“近踴路街多有賊禍,未免曾府受饒,望府衙暗加巡兵。”

這蘇仲耕,又是玩的什麽花樣。

蘇進與蔡京的關系早在夷山文會那次就坐實了,所以朝裡看這蘇進也是多給兩分面子,如今人家既然有事相求,哪怕是看在蔡京面上也得應了。

他想了會兒,轉身就回了,身後倆家奴趕緊將大門推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