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南明當皇帝》第一百五十七 攻守大計(2)
吳繼嗣謹慎卻不拘謹地拿起一支竹竿,指點著地圖:“益陽距離長沙西北三百余裡,城內共有漢八旗綠營一萬左右,以馬蛟鱗的五千綠營兵為主,城外有武毅伯(李定國)的一萬忠武鎮精銳和列侯(高一功)麾下的五千精銳步騎,共計一萬五千人馬。因為缺乏火炮、樓車、撞車等大型攻城器械,益陽城一時之間難以攻下,目前暫成僵持局面。”

“順逆那邊有什麽動靜麽?”

“拒探報,六月二十三日,順逆孔有德派出耿仲明和尚可喜部四萬兵馬,已從嶽州出發,目的直指益陽,想來是要救援益陽城內的二韃子。”

“還有什麽消息麽?”

“暫時沒有了。”

“恩,出征事宜準備的怎麽樣了?”

“歸義鎮(郝搖旗部)、蕩虜鎮(袁宗第部)、羽林鎮(吳繼嗣部)、虎賁鎮(焦璉部)四鎮共計兵馬四萬余都已準備完畢,長沙的防務也已經妥當了,留下清字營(滇將胡一清部)和定虜鎮(劉體純部)部分兵馬守衛,其他鎮軍都已經做好了出兵的準備,只要陛下一聲令下,直接殺奔益陽!其他的再沒有什麽,仍是奉命與南昌那邊書信往來不斷,以穩住金聲桓,王得仁部。”

“嗯,金生桓已無退路,只能死守南昌,余龍又已經奉旨押運糧食軍械接應,堅守南昌問題不大。只要南昌那邊不出岔子,咱們在湖廣就可以放開手打了,但是咱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尤其前兩陣僥幸得勝,切忌矜驕自滿。別忘了,那都不是韃子的主力,這次,咱們要和二韃子中的精銳乾仗了,千萬大意不得!對了,滿酋多爾袞那邊有什麽消息麽?”

“從北邊來的消息,吳三桂已經進駐漢中了,據稱,是多爾袞命令的,同時,據稱多爾袞又差人去遼東搬兵,準備援救湖廣。但是三逆等部已經從遼東調了五萬多人馬,吳三桂的兵馬又去了西邊,只怕遼東也擠不出多少人來,至多也就是兩萬之數!

再者,從遼東調兵,動員和行軍的時日都算上,最快也要年底才能抵達湖廣!遠水解不了近渴,等他們來了,湖廣局勢也大變樣了。”

“這麽說,三逆沒有後援了?”朱由榔又問道。

“依臣之見,恐怕未必!”吳繼嗣十分謹慎地說:“吳三桂調往漢中,說是鎮壓當地民亂,實際上恐怕是為了防備湖廣戰局出現意外的未雨綢繆之策。如果湖廣三逆軍事不利,遲遲不能建功,或許多爾袞會讓吳三桂來援!”

“吳三桂?”朱由榔咧咧嘴:“以朕看,難!多爾袞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讓吳三桂到東邊來的!

吳三桂這個人,朕知道,極重名利,野心極大,不是甘居臣下之人。甲申年,朝廷詔他入關勤王,他行軍緩慢,自然是存了私心,但是要說他死心塌地投降建奴,只怕也未必!

他引奴兵進關,也是李自成逼得緊了,為求活命的無奈之舉,並非心甘情願的臣服於建奴,不過他深受烈皇禮遇之恩,最後竟做出變節這種事情,想來對我大明也是沒幾分忠心的,是個野心勃勃的梟雄角色。其人顯然不是大明或者建奴可以輕易使喚的。

滿酋多爾袞肯定也意識到這點了,縱觀其入關之後,不許吳三桂在京師逗留,卻讓他向西急進,而且打李自成走的是北路,打江南更沒有用他,這次打湖廣還是用三逆,隻把他放到漢中。呵呵,吳三桂的關寧兵,難道比不上孔有德?

如此安排,說明多爾袞對他極為不放心,生怕他困龍出淵,借此坐大,或和大明暗通取款,反過來打自己!”

“陛下……”

朱由榔知道吳繼嗣擔心,

搖搖手,說道:“話雖如此,咱們還是不能麻痹大意,諸卿要提前商議好應對之策,吳三桂不來倒好,來了,咱們也能有所準備,到時候再好好與他周旋一番!好了,吳三桂的事先放一放,談談益陽這一戰怎麽打吧!吳繼嗣,你是援軍副帥,兼著中軍參議,還是你先說!”

雖然皇帝沒有完全同意自己的話,但是吳繼嗣也知道皇帝是個謹慎有度之人,既然如此說,自然有他的道理,自己也就不用計較,只要時刻留心些也就是了。

便道:“臣以為,還是以殲滅有生力量為根本,韃子和鐵杆漢賊的核心軍力有限, 死一個便少一個,難以補充,他們死不起!所以臣以為不必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只要殲滅了其部主力,湖廣自然就能收復了。

就目前的情況看,吳三桂如何去留,需要根據戰況進一步觀察。益陽之戰,關乎湖廣大局,各部皆已做好戰鬥準備,聽憑陛下調遣!具體方略,還請陛下示下!”

“嗯!焦愛卿,你是援軍主帥,也是朕跟前的老人了,你有何看法?”

皇帝點名問他,焦璉立刻行了一個軍禮,稟道:“回皇上的話,臣也同意以殲敵為作戰要旨,此次三逆派出四萬主力來援,咱們務必一舉吃下。

如今酷暑將至,北人難耐,天時在我,我軍當抓緊時機,趁其戰力下滑之際,盡快與之一戰!若拖延時日,只怕滿酋派出吳三桂或者抽出援兵南下,仗就不好打了!”

“嗯!”朱由榔看了看其他的將領:“你們呢?也都是這個意思?”

“回稟陛下,是!”

看到焦璉、吳繼嗣經過兩場勝仗,分析依舊頗為中肯,再沒有如廣東清遠之戰時的自滿驕傲,朱由榔欣慰地頷首示意。

“兩位愛卿說的好!孔有德幾人,老奸巨滑,其援救益陽,隻帶了四萬人來,自己親統三萬余大軍坐鎮嶽州城內,顯然並沒有孤注一擲,多半為了給自己留後路。

他以為四萬人馬足以解圍,卻犯了兵家分兵之大忌,若其七八萬主力始終抱團,咱們一時半會還真吃不了他們,現在好了,既然他再次分兵,咱們就來個獅子博兔,盡出主力,圍城打援,爭取一舉將韃子四萬兵馬殲於益陽城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