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虎狼與羊》第46章 黃種人攜起手來
  英國是君主立憲製,法蘭西是共和國,美國是聯邦總統製,沙俄與德國是君主製,各有各的皮,各有各的制度,各有各的國情,唯一相同的就是初級工業化特征。清與日也是君主製,關鍵是農業化特征,清換皮,西學為用,中學為體。日皮骨全換,脫亞入歐,效果截然不同。  民國照樣換皮不換骨,把清的皮換成了美國,然後換來換去,一直無法用工業化思維動員與組織社會各階層,那些議會根本沒用,關鍵是全社會標準化的運作與適應工業的紀律,這是一整套東西。

  戰役學是直到建國後才從蘇聯系統的學到的。計劃經濟就是西方戰略學,戰略就是一種規劃,要運算各種變量統計和規劃,相互關聯層層推進,各類物資調撥與生產,還要評比驗收,這是一整套系統。

  瑞典與普魯士參謀部制度,就是從軍需總監部演化出來的,不光畫地圖,除了圖上作業,實測、演習、兵棋推演、籌備預案、作訓、聯勤、物資與武器的生產管理、運輸等等,公路、鐵路、航運,海運等全管,一整套統籌與安排,平型關戰前實地看地形,關東軍入侵東北之前有參謀旅行,不光是拿個棍子比劃地圖。

  平型關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雖然稱呼是戰役,但不是按戰役學組織的。這個打的是天賦與經驗,不是標準化制度就很難推廣時不走樣,很難系統化的傳承。近代以來軍事制度要的是標準件,參謀不用突發奇想,就做數學題,要標準士兵標準師,不要名將。

  金遼護步達崗一戰,兩萬金軍擊敗遼軍七十萬,遼國各部隊戰力不等,規則不一,人一多就亂了。蒙古一掃金就滅國了,傳承不了,大起大落。甘陝綠營的戰鬥力與南方綠營的戰鬥力不是一回事。奉軍、川軍、桂軍,晉綏軍的組織形式與標準不同,戰鬥力全不同,行軍方式與速度都不一樣,中央軍系統各部隊組織都不一樣。委員長可以有德俄美顧問團,但腦袋是西式參謀,連參謀部制度都不全,身體與四肢還是各組織各的,不是體系。

  不要說黃埔與保定軍校的教官主力是日士畢業,日本士官學校有些課程都不允許外國留學生聽的,上面還有個日本陸軍大學呢,陸大前六名才有天皇賜刀,軍刀組。陸士沒軍刀,發的是望遠鏡與懷表一類的。

  建國前,晚清與民國根本不懂這套東西,別說工業國了,列強那套壟斷資本主義的運作原理都不明白,全是碎片。

  當時統治階級可以輕松把清翻了,太平天國後,晚清皇室就是吉祥物了,財權,人事權,兵權,一個沒有了。但把清翻了解決不了本質問題,只能拖,直到拖無可拖,終於碰上維新後的日本,都聽過日本賭國運,日本賭的什麽國運?皇國興廢在此一戰?

  日本賭的是路,敗則為奴,一敗就要像德川家康那樣活著,給西洋人當奴隸,當打手,當馬前卒,一敗由不得你不當。勝則為狼,食用周邊國家的血肉滋養自身,壯大軀體,然後與西洋決戰。

  日本維新後是西方戰略學與兵學,不搞主觀那一套,不搞想當然,戰略非常清晰,連二戰太平洋戰爭的過程與兵棋推演出來的一樣,早知道必敗,過程都推出來了能不知道?但日本狠就狠在敢打必輸的戰爭,它能把輸贏的結論都看成變量,把西式兵學再往後推一步,賭誰更能撐,把國家民族全壓上,所以人類歷史上開啟總體戰模式的就是日本,起源自日俄戰爭時期,比如滿海面放民間偵查漁船,

這是東方思維,中國拖日本進泥沼也是東方思維,中國用西方思維打不贏日本。  中日最早統治階級爭論的問題是一樣的,要不要與對方聯合。那時候是列強時代,種族分明,即使後來共榮圈的提法,與後世日本的雁行理論也是不同的皮,一樣的骨,本質一樣,只不過頭雁換成了中國。之後什麽配套說都是源於雁行理論,雁行理論的骨頭就是共榮那套,共榮的來源就是黃種人攜起手來,擊敗西洋列強,尊王襄夷。

  在黃種人對抗白種人這一目標,中日的利益點高度一致,甲午之後,晚清與民國各階層反而開始到日本留學,就是在這一利益點的指導下產生的。因為日本緊隨其後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了沙俄,這就足夠了,日本擊敗沙俄,晚清各階層歡呼雀躍,與辛亥革鼎成功,日本各階級歡呼雀躍一模一樣。

  日俄之戰後,清是統治階級與民間全在歡呼,但甲午之後的日本,那就只是民間的樸素願望了。由於日本民間受到辛亥鼓舞,那是肯定的,北洋政府那套搬的美國,總統參議員國會議員,絕對燈塔。但是民國南方不信,日本民間反而信了,起來玩民主運動了,要求普-選,來了個護憲運動。

  日本自日俄戰爭後消停那麽長時間,不是不想出來,是家裡一攤事呢,米騷動,七十萬人暴動,逮捕數萬人,二次護憲,動不動就天誅。民主人士比較給力,把日本的力量拖在內部絆住了,直到三一年石原莞爾板垣那幫人取東北都是私自行動,一路抗命,先造成關東軍默認,然後軍部默認,最後國家默認,開啟昭和三大下克上先例。

  日本維新前後人傑井噴,如果不是被內部民主人士絆住,二十一條的時候日本已經采取蒙古滅宋方案了,一戰剛歇,全世界厭戰,日本反而借助一戰契機大發橫財,工業產能正是巔峰期,那時候一旦日本傾國而來,不堪設想。

  中國當時沒有工業產能峰值曲線的概念,只會看產量,得虧攪屎棍英國看得清,把日本朝西伯利亞引了,忽悠東洋小土豆去找蘇聯瀉火了,凍得不輕。

  日俄戰爭,清是在幫日本的,當地將軍府與政府的作為,張作霖吳佩孚等等很多人的事跡一看就知道,政府層級還不怎麽敢大動,民間與新軍是公開支持日本的。

  早在甲午之前,黃種人攜起手來共抗西洋就已經是中日共識,這個影響之深,引起了歐洲列強高度警覺,威廉二世在甲午一戰結束後,立刻讓赫曼.克納科弗斯製作一張版畫提醒自己,這就是《****圖》,匈奴突厥特別是蒙古,那是西方的夢魘。

  日俄結果一出來,清公派與民間各階層的留學生潮水般湧入日本,作為唯一一個亞洲黃種人擊敗西洋列強的國家,日本有資格當老師了,不但晚清學,泰國也學,那時代黃種人攜起手來把西洋人趕出亞洲不是一句口號,都在切實交流怎麽把這事乾成。

  不用拿清末志士與民國人士在日本的私生活說事,清末與民國是有很多事搞砸了,但這是局限性與能力的問題,那年代的人留洋可不是為了綠卡的,那都是懷著救國強國的心求學的。領袖與方面大將看你的戰略與大局觀,英雄看的是你何處用武,不看你雞毛蒜皮的私事。伊藤博文照樣煙花柳巷,秋山真之一樣魏晉風流,這是表象,不是衡量英雄與否的條件,虎狼不看這個。

  當時去日本留學的人,懷著的就是黃種人攜起手來,共同擊敗西洋人。這與日本最初的想法是一樣的, 單靠日本是不可能擊敗西洋聯軍,把那麽多列強清理出亞洲的。

  但是,日本變了,中國沒變。日本變成狼了,中國還是羊,狼是不會跟羊合作的,這不可能。

  國家與統治階級不是一個人,它之間有博弈的,對戰略走向會產生爭論,不是鐵板一塊勁朝一處使,各種學派鬥,長州薩摩藩與藩也鬥,少壯派還能把統製派屠了。日陸軍會自己造潛水艇,日海軍自己造坦克,兩軍武器配件的螺絲都是朝相反的方向擰,設計五萬架的飛機年產量,結果海陸軍互相把對方工廠的優秀技工送上戰場拚掉,互偷對方的鋁材,能把實際產量降低到只有設計標準的兩成,就是不讓你好受,財閥照樣搗蛋,說不過你一個天誅就把首相內閣全滅了,內部不是鐵板一塊的,一直爭論很大。

  各國內部都有一堆破事,國與國之間不光比誰的舉措更好,還得比誰犯的錯誤少,世界輿論話語權的作用就在這裡,一個放大鏡上去,就能把你的短板與破事無限放大,讓你自信心崩潰,再把放大鏡找準自己的長板與好事,持續提高民族自信。一來一回忽悠死你。

  中國也好,日本也罷,一直都沒有放棄黃種人擊敗白種人的樸素願望,這是種族層面的,始終未改。明治維新不是衝清來的,晚清洋務也好改革也罷,也不是衝日本的,它們反而有個共性,都是要掙脫西洋列強的枷鎖,內部改革,對外終極目標全是西洋人。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