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1621之大變革》一百一十七.整軍,備戰(1)
山西,永寧州城,知府衙門,譚良棟和盧象升相對而坐,各自的桌前擺著一份任命文書。

 “提督呂梁,總管呂梁鎮一切後勤事宜。”盧象升搖頭苦笑,去年他還向劉策承諾要把呂梁今年的夏稅秋糧給恢復,這才過多久他就成了呂梁提督,總管呂梁一切軍政事務,有權力截留夏稅秋糧去供應呂梁鎮。

 更讓盧象升驚奇的是,讓他提督呂梁的命令來自魏忠賢,這就很讓人玩味。誰都知道他盧象升和東林一派走得近,魏忠賢這樣做是幾個意思。不由得,盧象升想起自己在東廠和魏忠賢交談時,魏忠賢說過的一句話:“呂梁知府還是不夠啊。”難不成,這就是自己提督呂梁的原因?盧象升暗自道。

 “呂梁鎮,參將,總兵,魏忠賢不愧為魏忠賢。”譚良棟暗暗感慨道,呂梁營由營變為鎮,他這千總以參將實職領總兵虛銜,雖說明末武將的官職水分很高,但怎麽講也是個總兵,是領兵一方的大將。魏忠賢為了讓呂梁營好好打仗,手筆夠大。

 “良棟,這次出兵貴州,你做好準備沒?”盧象升問道。

 譚良棟心裡琢磨了一會,道:“現在是五月末,朝廷給的出兵日期是到八月,時間足夠。不過,我需要一些東西,大量的需要。”

 “需要什麽?”

 譚良棟找了張紙,然後從自己的衣袖中取出一支黑炭筆,把自己需要的東西都寫了上去。

 盧象升知道譚良棟不愛寫毛筆字,一直用著黑炭筆。

 “硝石、硫磺、生鐵……”盧象升默念道,後面還有很多盧象升聽都沒聽過的東西。

 柳林的火藥局是由李阿信主導,也就是譚良棟在赤兒山俘虜的那位火藥專家。李阿信這個人,天生喜歡鼓搗火藥,在柳林安頓下來後,就繼續投入研究火藥去了。

 譚良棟見李阿信這麽喜歡火藥,便把火藥爆炸的原理和自己知道的一點關於炸藥的知識告訴他。

 李阿信在京城火藥局時跟著匠人們學習配火藥時,只知道這樣配出來的火藥威力大,但內在的原因就不明白了。聽了譚良棟對火藥爆炸的解釋,李阿信茅塞頓開,把自己以前學過的東西和後來在實踐中摸索到的全部串在一起,很多不明白的問題霎時明朗。

 當時的李阿信很激動,非要拜譚良棟為師。譚良棟很尷尬,真要說起對火藥的了解,十個譚良棟也比不上一個李阿信,譚良棟比李阿信強的地方,也就在他接受過後世基礎的化學教育,而李阿信沒有。

 譚良棟當然不會去當李阿信的師傅,但他把自己所學到的那一套化學方法傳授給了李阿信,簡單點來講就是做實驗。

 然後,李阿信就成了實驗狂魔,他根據譚良棟所講的關於炸藥的那點知識,到處找原料,實在找不到了就和譚良棟要。譚良棟對此很無奈,只能專門給李阿信批了銀子,讓他自己想辦法買。

 譚良棟想要從盧象升這裡弄到的東西,火藥的原料是大頭,後邊加的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就是李阿信實在買不著的。

 盧象升看完後,把紙收了起來,道:“我把它交給巡撫大人,讓他想辦法湊。”

 “好,那我就先回去準備了。”

 “此次遠去西南,一定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譚良棟回到柳林後,立刻召集了各部將領,在真武山聚集。

 一天后,真武山大堂,參謀司、後勤司、五營各級將領全部聚齊。

 呂梁營改為呂梁鎮,譚良棟以參將領總兵虛銜的事情已經傳開,呂梁營,或者說是呂梁鎮的諸人都已知曉。

 “諸位,呂梁營成了呂梁鎮,我呢,也弄了個參將,還給搞了個總兵的虛銜,大家也都升官了,這是一件好事,大家鼓掌!”

 “啪啪啪”,眾人鼓起掌來。在譚良棟還是個把總時,張應宸等人是隊正,譚良棟成為千總後,張應宸等人跟著成了把總,這次譚良棟二連跳,直接成了參將,按照慣例,張應宸等人也跟著會成為千總。

 “好,好事說完,下面就是正事。西南奢崇明和安邦彥作亂,八月份我們將去貴州平亂。”

 “老郭,把地圖拿出來。”

 以這個時代的交通條件和各地封閉的政策,一般老百姓若無必要,是不會到處跑的,因此在譚良棟說出貴州時,有很多人一臉迷糊,他們聽都沒聽過貴州這個地名,更不知道貴州這個地方在哪。

 譚良棟做了一份簡陋的大明地圖,簡陋到什麽地步呢,整幅地圖只有個大概的輪廓,各省全部用字代替,連省與省的交界線都沒有。

 在老郭將地圖掛起後,譚良棟指著山西二字道:“這是我們呂梁鎮的位置,山西往下是河南,再往下是湖廣,湖廣往西是四川和貴州,我們要去的便是貴州。”

 眾人看著譚良棟畫的簡陋地圖,隻感覺到遠,從山西到貴州,需要跨越兩個大省。

 “此次去西南作戰,不同於我們上次到大同鎮協防,一是路途遙遠,軍心容易動搖,二是此次我們呂梁鎮是作為主力之一,既要單獨作戰,也要考慮和友軍的配合,這些都是大家要考慮的。”

 眾人靜靜地聽著, 人出一次遠門都得做好各種準備,更何況是軍隊異地作戰。

 “余生,說說各部的情況。”

 “是!”

 “張應宸部,轄下五營兩隊,計六百一十二人;劉文景部,轄下五營三隊,計六百四十八人;屈華部,轄下五營,計五百四十人;牛涼部,轄下五營一隊,計五百七十六人;康軍偉部,轄下五營一隊,計五百六十七人。”

 “呂梁鎮直屬本部,參謀司一百八十人,後勤司一百九十五人,親衛隊七十八人,擲彈隊、炮隊、土工營五百三十人。”

 “以上共合計三千九百二十六人,也就是此次出兵人數。”

 “好。”譚良棟讓余生坐下後,繼續道:“三天后,各部在柳林集結,原有駐地交給附近駐村隊。”

 眾人站起身來,齊刷刷道:“遵將軍令!”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