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1621之大變革》一百一十一.文武雙合
一州之內,知府、同知、通判是三個最主重要的官職,分管府內各方面事務,互相監督,互相牽製。

 盧象升和譚良棟聯手戒嚴永寧州城,切斷城內外的聯系,直接以雷霆之勢壓服同知和通判。

 知府衙門的大門再次打開,通判和同知走出來,面色黯淡。

 譚良棟拿著名單給了老郭,道:“按名單拿人。”

 隨後,在州城各處駐扎的部隊接到命令,開始一一抓捕。

 而在衙門外靜坐的舉人秀才們,在呂梁營進城後就知道自己等人的行為就是個笑話,有了武力作為支撐的知府,豈會輕易屈服於他們。

 一時間,整個永寧州城內,張舉人所提供名單上的人全被抓了起來,府衙大牢人滿為患。

 暗中支持的吏員也被全部革除,官員則被軟禁在家,門外有呂梁營的士兵看守,整個永寧州陷入了官場大震動。

 盧象升在將所有的反對勢力清除後,便和譚良棟一起,制定了新的規程。首先,便是讓呂梁營在州城駐扎一個隊,代替以前的守門衙役,防止賊寇襲擾。

 其次,就是各地的夏稅秋糧,直接由知府和呂梁營之間負責,府、縣稅吏不再下鄉。

 再者,在各縣、州城推廣警察營制度,負責維護地方治安。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恢復各地因戰亂被迫關閉的公學,招收適齡兒童入學,教授識字和算術,學成後便可到柳林的學堂繼續學習。在這裡,若是孩童隻學識字和算術,呂梁營可為其承擔學費,若是還要繼續學四書五經,那就需要自費了。

 前面的三條,盧象升沒有意見,但這最後一條,擺明了是譚良棟不想要小孩子走科舉,有些不爽,埋怨道:“你這真是要斷了他們的科舉之路啊。”

 譚良棟不理會盧象升的埋怨,淡淡道:“一個貧民之家,供出一個有功名的讀書人太難,與其讓他們白白在上耗資,還不如早早學會一門本領。”

 “你啊……”盧象升說不過譚良棟,民間百姓流傳一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這裡面的書生就是指多年苦讀經義卻沒有功名的讀書人,可見科舉之難,而在呂梁這樣本來文教就不興的地方,讀書科舉太奢侈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盧象升的火燒得不是一般的大,在和譚良棟的聯合下,知府衙門幾乎每天出一項新規程,原先在柳林的各種組織趁著這股東風,也紛紛發展起來。

 煤炭協會的規模越來越大,以前只是簡單的控制著煤礦的生產,現在不僅能精準的控制著煤產量,還影響著礦工的收入、煤的價格和一些跟煤礦有關的市場。並且,在譚良棟的努力下,煤炭協會也不再只是各礦的礦主,班組長、有威望的礦工也加入協會,整個協會內部的人員構成更加合理。

 商會也走出了柳林,對周邊鄉村、縣城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商會商人們和各村代表聯合做生意,讓商會的觸角延伸到各處,也讓村民們有了點額外的收入。

 柳林的活字印刷書局也異常忙碌,徐光啟的書、各地學堂的啟蒙書都需要大量刻印,負責活字印刷的人已經準備讓譚良棟再購進一部,實在是忙不過來。

 兵工廠的原料也越來越豐富,原先製作火藥的原料硝石和硫磺,譚良棟都是走特殊途徑,價格昂貴,數量稀少。盧象升成為知府後,這方面就沒有什麽限制,硝石和硫磺的價格降了下來。

 永寧州城嚴格的戒嚴隻持續了一天,一天后文選司主事告別盧象升後就匆匆離開,永寧發生的事讓他嚇著了,不再想待這是非之地。

 後續不再戒嚴,但州城每日裡都有士兵巡邏,各處官員的府邸仍舊沒被放開。

 天啟四年五月,在各項新的措施頒布後,譚良棟留下一個隊駐守州城,帶著剩余的人回到柳林。新兵營的人經過這一番拉練,行進之中的表現要比以前強很多。

 被軟禁的官員出來後,發現街上多了身穿黑色製服的人,原先的衙役吏員被裁撤大半,被關進監牢的舉人秀才們也被放出,但盧象升從他們身上狠狠地罰了一筆款。

 最讓他們詫異的是城頭上飄揚的紅旗,對呂梁營熟悉的都知道紅旗是呂梁營的標志,打聽之下才知道呂梁營留一隊人駐守州城。

 以前的官員們自然不甘心情況變成這樣,便都悄悄聚在通判的府邸,想要商量出什麽來。

 “通判大人,這盧象升和譚良棟不把大家放到眼裡,難道我們只能忍氣吞聲嗎?”

 “不忍氣吞聲你能幹什麽?比官職,你能大得了盧象升?比武力,你能打得過譚良棟?”

 “實在不行,咱去太原,去京城,告了他!”有官員建議道。

 通判聽到這話,以手扶額,有氣無力道:“你們知道前任知府啥也沒做就悄悄地走了?”

 眾人沉默,這些事情他們不知道。

 “我今天就給你們透漏一點吧,朝廷裡有人看中呂梁營了!”

 “怎麽可能?”

 “沒什麽不可能的, 邊事緊張大家也都知道,這種事很正常。因此,我建議大家,官照當,事就不要亂做了,真惹了盧象升和譚良棟,他倆是真會把你們頭上的那頂官帽掀下來的。”

 真正讓通判認慫的是在他得知盧象升進了東廠全身而退之後,東廠是什麽地方,文官的噩夢啊。盧象升能從那種地方出來,那只有一種可能,東廠有人覺得盧象升有用。

 像通判這樣的人不怕惹趙南星這樣的尚書,就怕東廠盯上他。士大夫再怎麽不要臉也會找個事定個罪,東廠就是真小人了,說弄你就弄你,不需要任何理由。

 在官員們走後,通判冷哼道:“都是些什麽人,讓我去給你們衝鋒陷陣,打得好算盤!”

 通判不肯被下面眾官員當槍使,官員們也不敢對抗盧象升,盧象升做到了大權獨攬,以知府之位攏通判、同知二責。

 自此,盧象升和譚良棟一文一武,聯手控制住了永寧、岢嵐二州,在整個太原府也越來越有影響力。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