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1621之大變革》一百一十.新官,文武
盧象升出了知府衙門,通判和同知還有一大票官員衙役跟在他後面。譚良棟見盧象升出來,下了馬,和盧象升並排站立到一塊。

 跟在盧象升後面的官員們看到譚良棟和盧象升並排站立,面色一下都變得很難看。

 嘉靖後期,明朝邊患嚴重,由此湧現出一大批優秀將領,並借著高拱張居正的改革,武將的地位被提升不少,可以有機會參與中樞之事。

 然而,在張居正死後,萬歷皇帝沒有張居正那麽強的能力,能壓服文臣,在不上朝後,朝廷的黨爭愈發激烈,大量優秀的將領被卷進黨爭,要麽無聲無息的消失,要麽被殺,要麽戰死在疆場上。

 戚繼光死後,他耗費一生心血編練的戚家軍是怎麽消失的,朝廷文官的心裡就沒有點數嗎?

 同知和通判看著和盧象升並排站立的譚良棟,心裡很疼,難道以現在的局勢,武人又要抬頭了嗎?盧象升年紀輕輕,因為“練兵”當上知府,大家都能忍,再怎麽說盧象升也是經過科舉的讀書人,譚良棟呢?

 譚良棟察覺到後面官員的眼光,往後看了看,這些官員的眼光各異,有的帶著鄙視,有的帶著害怕,但沒一個是帶著歡迎的。

 “建鬥,看來,有些人很不歡迎我啊!”譚良棟眼中閃過一絲冷色,慈不掌兵,領呂梁營三年多,譚良棟性格中冷酷的一面可是絲毫不少。

 盧象升對這也很無奈,文人和武人之間天然就有著矛盾,就連他盧象升當初也有,要不是譚良棟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武將,不然他也不會和譚良棟以朋友相交。

 “別理他們,先辦我們的事情。”

 譚良棟點點頭,翻身上馬,對著已排成五列的新兵營道:“全體聽令,以五人為一小隊,全城戒嚴!”

 “是!”

 州城的百姓們在看到軍隊入城後,預感到要出事,都跑回了自己家,正好也方便了呂梁營的戒嚴。

 在衙門前靜坐的舉人秀才們聽到盧象升和譚良棟要全城戒嚴,都嚇了一跳,為首的張舉人站了起來,朝著盧象升身後的同知和通判道:“兩位大人給我做主啊,學生苦學多年,好不容易考取舉人的功名,這是朝廷的臉面啊,哪能被鄉野村夫們辱沒。”

 同知和通判立刻躲開,這張舉人跟他們有關聯,當初呂梁營推行《土地條例》時還找過他們,被當時還是中陽縣令的盧象升強壓下去,現在他們就更不敢管這事。

 衙門的其他官員和小吏就更不敢管了,縱使這些搞靜坐的舉人秀才還有童生們都跟他們有聯系,但現在誰敢出頭。

 盧象升冷冷的盯著張舉人,無論是衙門官員還是這些舉人秀才,他們都沒料到盧象升會直接動用軍隊,並且譚良棟還支持盧象升。

 在文貴武賤的大氛圍下,官員和讀書人們對武人有著發自心底裡的輕視,讀書人的事情,也是粗鄙武人能管的嗎?

 在軍隊入城後,都傻眼了,看盧象升和譚良棟的架勢,已經不僅僅是在阻止他們靜坐,戒嚴之後肯定會有著大動作。

 張舉人已經預感到不妙,在同知和通判兩人甩鍋後,直接跪倒在盧象升跟前:“盧知府,小生有罪,小生有罪,小生有事要說。”

 “什麽事?”

 “盧知府,這裡不能說。”張舉人說完瞅了瞅盧象升身後的官員們。

 譚良棟坐在馬上,饒有興趣的看著張舉人的反水,看情況,這是要給盧象升供出暗中支持他們靜坐的官員。

 盧象升朝譚良棟使了個眼色,譚良棟會意,讓親衛把張舉人帶進衙門內,自己隨後跟著進去。

 官員和小吏們都面面相覷,隨後就聽到盧象升的聲音:“本府要親審,其他人在衙門外等候!”

 盧象升徑直走進衙門,親衛把衙門的大門關上。

 門外的官員有的臉色發暗,張舉人的反水他們也看出來了。

 衙門內,盧象升直接道:“說吧,不要浪費時間了。”

 “盧知府,小生我一直都是支持您的,在衙門外面那般作為也是被人所迫。”

 緊接著,張舉人就把那些暗地裡“鼓動”他這樣做的官員們都供了出來,有嵐縣縣令,有州府的推官,還有通判和同知的放任。

 “良棟,聽到了吧,這就是我大明的官員,百姓流離失所沒人去管,動了他們的利益比誰都積極,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譚良棟按住自己腰間的鋼刀,冷道:“這天下官員,要說全部殺了肯定有冤枉的,但隔一個殺一個,沒一個冤的!”

 張舉人被嚇得倒在地上,完全不敢說話。

 “全城已戒嚴,張舉人,凡是跟著你來的人,你把名單都寫下來,我要看看都是些什麽人?”

 “是……是,盧知府。”

 知府衙門的大門打開,張舉人顫顫微微著走出去,對著通判和同知拱手道:“兩位大人,知府有請。”

 通判和同知走進去,大門再次關閉。

 “盧知府……”

 “你們看看,有什麽想法?”盧象升把張舉人寫的一部分吏員的名字遞給二人。

 “這……”同知看完後腦門上冒出冷汗,他肩負著一州捕盜的職責,名單上的吏員都是他手底下的負責捕盜的得力手下。

 “永寧作為一州之城, 治安竟如此混亂,士子和青皮混混能走到一塊,負責捕盜的吏員們是幹什麽吃的!”

 “盧知府,這……”

 “這名單上的吏員全部開革!”

 同知愣住了,盧象升這新官的火燒得也太大了吧。

 “怎麽,不同意?”

 “不不,盧知府決定就是。”

 通判在旁邊悄悄的站著,生怕被盧象升的火給燒上。

 譚良棟在旁邊靜靜地看著,盧象升借著呂梁營的勢強硬掌控州城,必須得雷厲風行的燒出自己的三把火,並且這三把火還不能下,燒得越旺越好。

 隨著盧象升成為知府,永寧、岢嵐二州內的文武相爭之勢必會激烈,為了避免以後的麻煩,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一開始徹底掌控大局。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