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1621之大變革》九十七.溫情,爭端起
真武山上,譚良棟待在自己的屋子裡,李言歡正在偏房裡煮餃子。北方的除夕夜也是團圓夜,不論貧富,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餃子,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一頓餃子也算得上是美食了。

 李言歡撈出了滿滿的一大碗餃子後,端到桌子上,笑著對譚良棟道:“良棟,你掐一點皮和餡,給灶王爺、天地、土地、門神、城隍上一點。”

 除夕夜開飯,必須先給各路守護神上香上供奉,並再燃一支爆竹,在爆竹聲中開飯。

 以往李言歡不在的時候,兩次譚良棟是和吳敏、杜松一起過的,一次是在大同鎮守邊,和呂梁營的將士們一起度過的。今年有李言歡在,除了留下必要的當值人員外,譚良棟讓其他親衛回家過年去了。

 譚良棟放過爆竹後,回到屋裡,李言歡已給他備好了小碟子,裡面點了醋。

 這醋是晉南的商人送給他的,正宗的寧化府老陳醋,醇香十足。

 “怎麽樣,還好吃吧?”在譚良棟吃了幾個後,李言歡雙手托著下巴問道。

 “好吃,你也來點。”說著譚良棟給李言歡夾了兩個餃子。

 李言歡笑嘻嘻道:“你先吃,不夠了我去煮。”李言歡笑起來有兩個小酒窩,十分可愛。

 “嗯。”

 譚良棟和李言歡,邊吃邊聊,最後聊到了半夜。若是一個局外人在旁邊聽著他們的聊天,絕對都是一些沒有意義的廢話,但這很正常,熱戀中的情侶幾乎都是這般模樣。

 後半夜,譚良棟把李言歡送回專門給她準備的客房。李言歡由於喝了點汾酒,臉蛋紅通通的,湊近譚良棟耳朵前,低聲道:“良棟,你真好!”說完後迅速在譚良棟右臉頰點了一口,然後趕緊跑回客房,關上了門。

 譚良棟摸了摸被親過的右臉頰,啞然失笑。

 送回李言歡後,譚良棟把剩下的餃子裝起來,拿給了當值的親衛。

 親衛們接過餃子後,有那膽大的還打趣道:“千總,這是嫂子包的吧。”

 “咳咳,有吃的還擋不住你們嘴,趕緊吃!”

 天啟三年的除夕,譚良棟感受到了久違的家的感覺,和李言歡之間的關系也更進一步。

 整個柳林在除夕夜燈火通明,家家戶戶的火爐子火勢旺盛。

 除夕是全華夏的大節日,京城的除夕夜也是充滿著歡聲笑語,但有那麽一部分人,他們的心思並不在節日上。

 時任吏部尚書的趙南星正在接待都察院的左僉都禦史左光鬥、左副都禦史楊漣,馬上又是三年一度的大考,各地官員和兩京官員都需經過考察,都察院負責大考,吏部則會將都察院的考核結果落實。

 左光鬥和楊漣兩人之所以在除夕夜著急著拜訪趙南星,是因位兩人聽到傳言,趙南星執意要對亓詩教、趙興邦、官應震、吳亮嗣四人下手,這四人都是給事中。

 給事中品級雖低,但權力十分大,監察六部諸司、彈劾百官,更何況亓詩教等四人身份還不簡單,都是在萬歷朝呼風喚雨的齊楚浙黨的領袖人物。

 萬歷皇帝死後,東林黨崛起,打壓齊楚浙等派系,在剛剛過去的天啟三年,東林黨借著京察的名義,把齊楚浙三黨在兩京的重要官員幾乎全部一網打盡,剩下的官員為了自保,紛紛投靠到權勢日盛的魏忠賢麾下,閹黨的雛形漸成。

 左光鬥和楊漣已經感受到了魏忠賢的威脅,此次二人聯袂前來,就是想著勸趙南星暫緩打壓亓詩教等人,而是應防備著魏忠賢。

 “趙大人,亓詩教等四人雖暫居要職,但孤掌難鳴,已不足為慮,反倒是魏閹,氣勢愈發的囂張,更應警惕啊。”左光鬥道。

 趙南星不置可否,他現在位居吏部尚書之位,在內閣閣臣無力的當下,可以說是大權在握,魏忠賢現在還只是秉筆太監,頭上還壓著一位掌印太監,趙南星覺得目前魏忠賢的威脅並不大,反倒是同為文官的亓詩教等人更具威脅。

 “左大人,亓詩教等四人禍亂朝政,乃四大害,不趁著這次除掉他們,留著他們反生更大的禍患,至於魏閹,等解決這四大害再說!”

 明朝出名的宦官就那麽幾位,能權傾朝野的也就三位,一是王振,二是劉瑾,三就是馮保,這三位上位的過程都是把秉筆和掌印兩個位置全部控制在自己和親信的手裡,掌握“批紅”的權力。

 趙南星認為,魏忠賢還沒有擺平掌印太監王體乾,雖說王體乾性格溫和,但在皇宮那種地方混到掌印太監,趙南星深信王體乾不會坐視魏忠賢大權獨攬。

 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王體乾的性格不是溫和,而是色厲內荏,面對小太監時會擺出掌印太監的威風,但在面對魏忠賢這麽一個狠人時,立馬就慫了,不僅不難為魏忠賢,反而和魏忠賢結為異性兄弟,凡是魏忠賢批了紅字的絕不阻攔,讓魏忠賢在內廷沒了顧忌。

 楊漣性格剛硬,聽了趙南星的話欲要反駁,被左光鬥的話打住:“趙大人所言也有理,我這還有一事,趙大人請過目。”說完以後給趙南星遞過了一封信。

 趙南星接過信,展開紙瀏覽了一遍,有些奇道:“這山西巡撫劉策怎會如此鄭重其事的舉薦一個縣令?”

 左光鬥解釋道:“劉巡撫舉薦的這個縣令可不一般,在他上任後組織地方團練,練出了一支兵,協助當地的知府平息民亂。”

 “練兵?”受重文輕武的影響,各地負責練兵的都是文臣,比如遠赴遼東的孫承宗、登萊巡撫袁可立,趙南星和袁可立交好,和劉策關系也不錯,既然劉策都寫了私人書信,所推薦之人又有練兵之能,又過了左光鬥之手,他自然不會不理。

 左光鬥見趙南星收下了書信,知道趙南星已經同意了劉策的舉薦,有吏部尚書的首肯,劉策推薦的縣令在此次大考中必會更上一層樓,心裡覺得對得起劉策隨書信一同送過來的那一箱山西“土特產”了。

 劉策對盧象升和譚良棟之間具體的情況並不了解,但這不妨礙他把呂梁營直接安到盧象升的頭上。這在朝堂上已經是慣例,武將打了勝仗,是文官運籌得當,武將打了敗仗,是武將作戰不力,反正不管怎麽說,文官都是對的,文官也必須是領頭人。

 當初譚良棟和盧象升一起謀官時可不只是說說,譚良棟在各村打豪紳,收繳了不少金銀,這一批金銀譚良棟隻留下了一小部分,剩下的全被盧象升拿去上下活動了,劉策給左光鬥的“土特產”就是盧象升給他的。

 官場之上,錢能通天。

 等左光鬥和楊漣二人離開後,趙府管家走進趙南星的書房,道:“老爺,這是左老爺和楊老爺留下的。”說著遞給趙南星一張匯票。

 趙南星瞅了瞅,匯票是山西商人的票號給開的,數額是三千兩,笑道:“你把票子拿到後院去,讓夫人收著。”

 “是,老爺。”

 左光鬥和楊漣二人出了趙府,楊漣忍不住道:“拱之兄,你為何不讓我把話說完?魏閹越來越囂張, 我就不信他趙南星看不到,若是不加製止,又是一個權閹!”

 “文孺,你沒聽出來嗎,趙南星現在鐵了心的要除掉亓詩教等人,在他心裡,亓詩教是比魏閹更可怕的敵人!不除掉那四個人,趙南星是睡不好的!”

 楊漣聽出了左光鬥話裡的意思,趙南星和亓詩教等四人,不單單是派系之爭,更有著私人恩怨,只能氣道:“趙大人一意孤行,日後必會吃苦頭!”說完後頭也不回地走了。

 左光鬥無奈搖頭,楊漣和他是同年進士,但現在楊漣只是左副都禦史,位於他之下,就是因為楊漣的脾氣過於硬直,和同僚的相處並不是很融洽。

 明末的朝廷官員已經沒了高拱張居正那一代人的理想,無論是史書上毀譽參半的齊楚浙黨,還是評價頗高的東林黨,亦或是罵聲一片的閹黨,歸根究底,他們都是一類人,精於內鬥,誇誇其談,道貌岸然。

 可以這樣講,明末朝廷官員的道德素質,已經低於普通百姓的道德水平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