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1621之大變革》五.善後,會和
  小旗的叫喚不僅沒有激發監工和礦丁的士氣,反而引來了杜松。杜松一邊撲向小旗,一邊大叫道:“納命來!”

  圍在小旗身邊的四個家丁親兵擋住杜松,杜松撥開砍向他的刀,高聲叫道:“吳敏,先乾掉小旗!”

  正在廝殺中的吳敏聞言,立刻朝杜松靠過去。那些監工、礦丁被吳敏的凶悍嚇壞了,沒人敢阻擋他。杜松、吳敏二人一攻一守,很快便解決了家丁親兵,朝小旗撲去。小旗養尊處優已久,根本抗不住杜松和吳敏二人的夾攻,很利索的被砍翻。

  關卡上的空間不大,小旗被砍翻的場面被監工和礦丁都看見了,一時間,士氣大落,除了正在纏鬥無法脫身的,剩下的全都瞅空子跑了。

  湧上關卡的礦工越來越多,殘留的監工和礦丁寡不敵眾,不是被亂刀砍死,就是被從關卡上扔下去,場面極其血腥。解決完最後的敵人,表現最為悍勇的杜松和吳敏二人被礦工們圍在一起,眾人隱隱的以二人為尊。

  譚良棟是最後上的關卡,基本沒有參與廝殺,看著關卡上血腥的場面,譚良棟有些惡心。所有的礦工都上了關卡,人站得滿滿當當的,都看著被圍在中心的杜松和吳敏。杜松和吳敏對視一眼,吳敏大手一揮道:“還能動的人把糧食搬出來,做飯!”礦工們歡呼起來,都朝著儲存糧食的地方跑去,餓壞了的人們如此鋌而走險,所求無非就是一頓飽飯。

  關卡上儲存的糧食不少,礦工們在關卡前方支了一口大鍋,把關卡第三層給拆了當柴火,加滿水,撒裡鹽,把小米、糜子面、小麥面一股腦的倒進去,熬煮了起來。

  很快,空氣中飄起了一股糧食特有的香味,吳敏親自站在大鍋前維持秩序,譚良棟和老謝給人打飯,每人一碗,不限次數。整整熬了六大鍋,每個人都吃了個肚子圓滾。

  眾人吃飽喝足後,分散開來,各自找了個地方休息,實在是吃得太撐了。譚良棟借機清點了一下人數和剩余的糧食,找到吳敏,說道:“吳哥,一共死了四個礦工,跑了六個,傷了十二個,不過不是什麽重傷。剩下的糧食,按每人每天三斤的口糧計算的話,可供剩下的所有人二十天吃。”

  站在吳敏旁邊的杜松好奇道:“咦,沒想到,你這小娃子算術不錯啊。”

  吳敏笑道:“杜松,良棟他可不僅僅是算數不錯,其他方面也懂得不少。良棟,這小旗一死,咱就算是一條道走到黑了,你懂我的意思吧。”

  譚良棟點點頭,殺了小旗,等同於殺官造反,杜松和吳敏是主犯,他們這些人是從犯。此刻天下雖然激蕩,但還沒到大亂的時候,殺了一個小旗,算是很嚴重的罪行。

  杜松無所謂道:“陝北今年依舊大旱,強人遍地,山西也好不到哪裡去,要不是有煤,我看也是流民遍地。殺一個小旗算什麽,若山西巡撫不給我活路,我連他也敢乾。吳敏,我看你跟我一起到軍渡那邊去,再乾一票大的,到時不論佔山為王還是等著招安,都是很不錯的路子。”杜松的性格很是無法無天,不然也不會乾出糾集流民攻佔東關巡檢司駐所這樣的事。

  吳敏不搭理杜松,問道:“良棟,對以後,你有什麽想法?”

  譚良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開口道:“兩位老哥,咱們能乾掉小旗,在於聯合了礦裡的力量。因此,我覺得當務之急便是收攏礦工們,找到跟咱是一條心的,聚集起來,然後一起到杜哥那裡去。”

  吳敏笑了笑,

譚良棟的想法他明白,現在軍渡那邊都是杜松的隊伍,吳敏自己去了隻能屈居於杜松之下。雖然在說自己的情況時吳敏什麽也沒說,但譚良棟可以肯定吳敏以前在延綏鎮最差也是個軍官,不然不會讓杜松這樣的人青睞。  “那不是一條心的人呢?”杜松笑了笑,問了一個問題。

  譚良棟看了看吳敏,吳敏點頭示意譚良棟說,“每人給發三天的口糧,讓他們離開。”

  “那要是嫌口糧少,鬧騰起來呢?”

  “不會鬧得。”譚良棟肯定道。

  “哈哈,吳敏,這些事你看著辦就行,有誰不服,我幫你看著!”

  等礦工們休息夠以後,吳敏把所有人都叫到一起,把譚良棟的話複述了一遍,大意就是想跟他混的人一起去軍渡,不想跟他混的發給口糧離開。聽了吳敏的話,人群頓時騷動起來,杜松吼道:“幹啥,都安靜點!”

  懾於吳敏和杜松兩人的凶悍,礦工們安靜了下來,吳敏繼續道:“大家想清楚,老王家要害我們,我們反抗,天經地義,但現在這個世道是個什麽樣大家也清楚,我們說了不算,想跟我走的一起去軍渡,去了那求活路,不想跟我去的也可以離開,每人發三天的口糧。”

  最終,留下了二十個礦工,這些人是最早從陝北逃荒逃出來的,吃夠了苦頭,明白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活得很艱難,現在有個領頭的,不管是幹啥,起碼能互相扶助一把。剩下的礦工有的被關卡上的廝殺嚇到了,隻想著拿點口糧回陝北老家,省著點吃能熬一段時間,有的想繼續往太原府走,覺得到了省府總能吃上口飯,還有就是本地的無地農民,他們有家有口的,隻想偷偷溜回去,不敢摻合吳敏的“大事”。

  老謝也留了下來,出乎吳敏和譚良棟的意料。老謝全名謝老天,但老謝覺得自己擔不起這個名字,讓人們叫他老謝。

  分完糧食,吳敏讓留下的二十個礦工把關卡上所有的糧食帶走,再把死掉監工和礦丁屍體上的衣服扒下來,穿在自己的身上,天氣越來越冷,穿著單衣很難受。杜松把跟隨自己的兩個後生叫到關卡,兩人見到吳敏,眼前一亮:“吳……”

  吳敏打斷他們,“以前的事都過去了,你們直接叫我吳敏就行。”

  杜松也說道:“好了,你兩趕緊回軍渡,把東關那清清,要去二十來號人,給他們騰住的地方。”

  “好的,大哥。”

  軍渡,是吳堡境內黃河最大的渡口,離壺口瀑布很近,自古就是陝北和山西之間的交通要道。

  在吳敏和杜松帶著新收的礦工往軍渡趕時,東關巡檢司丟掉軍渡的消息傳到永寧州,州府急召永寧巡檢司巡檢,急問:“軍渡那邊怎麽回事?東關巡檢呢?”

  永寧巡檢也是剛得到情況,表示自己什麽也不知道。

  正好在此時,門外來人,“大人,吳堡縣令急報!”

  州府連忙打開,看完後怒道:“流民,真罪不可恕!”巡檢接過報告,瀏覽了一遍,想到在永寧周邊不斷聚集的流民,額頭冒汗。

  “巡檢,你可帶人去平叛?”

  巡檢急忙搖頭,“大人,咱府城周邊已經聚集了不少流民,此時重要的是控制住府城的流民,防止他們亂來,軍渡那邊真的是顧不過來了。”

  “那就任由那些流民佔據?”州府臉色很不好看,失地的罪名他擔不起。

  巡檢趕緊跪了下來,連忙道:“可以請左衛的人幫忙。”

  衛所製崩壞已久,衛所兵沒有戰鬥力是出了名的,州府覺得巡檢在跟自己開玩笑,剛想罵人,但轉念一想,軍渡被佔可以算得上是兵事了,平叛應該是本地駐軍的事,讓左衛出手,勝了是他州府調度有方,少不了一份功勞,敗了完全可以推給左衛的千戶,反正,這大明的武官給文官背黑鍋不是一次兩次了。

  跪在地上的巡檢不知道自家大人短短的一瞬腦子裡就冒出那麽多的主意, 不然肯定要罵一聲讀書人花花腸子就是多。

  楊家坳子,從煤窯逃回去的監工和礦丁回到王家府邸,把在關卡上發生的事報告給了王良川。王良川聽到小旗被殺,眼前一黑,差點昏了過去。沒辦法,王良川隻好去找吳堡縣令。

  此刻,縣尊大人正為軍渡的丟失急得團團轉,又得知小旗死在了王良川的煤窯裡,起得他差點破口大罵王良川。吳堡一共有兩支軍事力量,一支是駐守在軍渡的東關巡檢司,一支是縣丞手下的兩百縣兵。縣令隻能一邊向永寧州求援,一邊命令縣丞集合人手,保護吳堡縣城,防止亂民得寸進尺,攻打吳堡縣城。

  縣丞手下有兩百縣兵,不過兩百隻能算是號稱,真實數量隻有八十來人。這倒不是縣丞吃空餉,純粹是吳堡縣養不起兩百縣兵,縣兵屬於地方兵,朝廷隻給編制,剩下的全由地方供養。

  在整個永寧州官場由於軍渡的陷落雞飛狗跳之時,吳敏、杜松、譚良棟等人也來到了軍渡。此時的軍渡還隻是一個渡口,人煙稀少,遠不如後世的軍渡鎮繁華。

  眾人進了原先的東關巡檢司駐所,裡面擠滿了流民。杜松在流民裡很有威望,流民一見杜松回來,一口一個“杜隊正好”,吳敏在一旁悄悄解釋道:“杜松在延綏鎮是隊正。”

  隊正是邊兵最底層的軍官,官雖小但要求卻不低,必須在自己的小隊裡擁有很高的威望,才能把隊正的位置坐穩。

  吳敏把跟隨自己的礦工安頓好,然後把譚良棟叫上,一起找杜松,商量下一步如何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