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1621之大變革》七.混亂,借糧
  劉垣圪r,四十三個人經過半個月的努力,挖好了五孔窯洞,窯洞壁也被精心整修。吳敏順帶著還讓人們挖了個地窖,用來儲藏糧食。挖出來的土則用來墊土坡,在窯洞前弄了塊平地。剛剛挖好的窯洞還不能入住,還需要通風至少半個月的時間,把土腥氣和濕氣排出去。此時已經進入了十月份,雖然氣候反常,溫度比較冷,但陽光還算是充足,杜松選的這塊地方又是向陽坡,曬窯洞很方便。

  在這半個月裡,杜松把所有的雜事都扔給了吳敏,自己則在一邊幫忙乾活。無形中,在這個新建立起得小隊伍裡,吳敏隱隱成為了第一人。對於這樣的情況,杜松手下沒有一個反對的人,讓譚良棟愈發的肯定吳敏在延綏鎮身份不一般。而譚良棟呢,吳敏現在用他用得越來越順手,很多雜事都交給了他。於是,譚良棟就成了吳敏的小跑腿,跑上跑下,在這個小隊伍裡很是刷了一波臉。

  除此之外,在半個月的忙碌中,譚良棟算是知道為啥古時人們隻有在走投無路是才會選擇去落草,實在是太苦了,就像譚良棟這一支準備落草的,自己開窯洞,自己挖地窖,糧食還得省著吃,根本沒有所謂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山大王氣勢,反倒更像是篳路藍縷、一步一步開辟新居住地的移民。

  在新窯洞落成後,存糧也不多了,譚良棟計算了一下余糧數量,隻能夠吃三天。譚良棟把糧食的情況告知了吳敏,吳敏對於這個情況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這段時間人們乾得都是苦力活,糧食消耗的很快。

  杜松笑道:“這個問題好解決,找大戶‘借’點去。既然已經落了草,那就該有個落草的樣子。”

  “吳隊正,杜隊正,”被杜松派往山下的親隨回來,報道:“山前面出現了一大批人,看樣子像是逃荒的。”

  “怎麽回事,連這麽偏僻的地方都有逃荒的。”杜松很是吃驚。

  “去,問問是怎麽回事?”

  很快,眾人得知,這批流民是從永寧州方向過來的,並且是被不知從何處過來的衛所兵給驅趕過來的。吳敏、杜松等人面面相覷,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麽,衛所兵都出動用來驅趕流民了。

  在譚良棟等人在劉垣圪r的這半個月,確實發生了不少事。今年山西繼續大旱,各府糧食歉收,地方官府無力賑災,士紳地主緊守糧倉,各地農民無糧可食,不得已之下當起了流民,進入吳堡境內的和吳堡當地的流民幾乎全都聚在了永寧州府城之外。

  永寧州府在收復軍渡的喜悅中還沒享受幾天,就被城外越聚越多的流民給驚著了,立馬派人向太原府求援。太原府方面接到報告後,巡撫、布政使、按察使,三個山西境內的最高長官立刻召集部屬官員,齊聚府廳。

  布政使是一省主管民政的主要長官,其下屬的糧官將今年山西各州府糧食歉收的情況說了一遍,表示賑糧這一條無法實行。賑糧行不通,那就隻能用武力驅散流民,防止他們衝擊府城。巡撫當即決定派太原左衛、太原右衛和省城府兵,前往永寧州去驅散流民。

  在太原府方面做出決定後,永寧州外聚集的流民裡發生了餓死人的事件,一下子讓流民們恐慌起來,開始衝擊起府城。最先抵達的太原左衛百戶,看到上千流民一波波的衝擊府城,立刻退後,原本打算撈一筆的心思立即消散,在遠處等候後續的部隊。隨後不久,巡撫派過來的八百府兵和衛所兵抵達永寧州,開始驅散流民。這個時期萬歷皇帝剛死,

朝廷在民間威嚴還在,流民們不敢反抗官府,在士兵的驅趕下四處散去。  山西巡撫又發文詢問各地情況,各縣、各州、各府逐層上報自己轄區內的情況,巡撫粗略統計了一下,各地的流民總數已經破萬。巡撫對這結果很是吃驚,若這上萬流民聚到一塊,後果不堪設想,遂立即下令各地方官緊守城池,並加派衛所兵前往各地驅散流民,防止流民聚集,同時,繼續上書朝廷,請求賑糧。

  巡撫的命令波及了整個永寧州、岢嵐州,引發兩地的混亂,除了有城牆保護的城池,官方在鄉村的基層秩序崩潰。

  出現在劉垣圪r的第一支流民走後,又出現了第二支、第三支,吳敏等人得到的消息也越來越多。對於永寧州、岢嵐州的亂局,讓二人想到了陝北老家,現在的兩州和去年的陝北是多麽相似。

  譚良棟比較細心,在流民中發現了當初在煤窯的一個礦丁。和譚良棟一起偵查的兩個礦工直接動手把礦丁敲暈,抬回到後坡(人們對駐地的稱呼)。

  踢醒礦丁,礦丁看到吳敏、杜松二人,立刻開始求饒。吳敏不耐道:“閉嘴,想活命的話我問什麽你答什麽,聽清楚沒?”

  “是是是,小的聽清楚了。”

  “當初老王家派那麽多人去關卡那是幹什麽了?”

  “這……爺,我說出來您可別發火,王老爺哦不王良川是想把礦裡的人都殺了,給軍渡巡檢司的小旗充功勞。”

  “哦,那楊家坳子發生了什麽?老王家發生了什麽?怎麽你落得這副模樣?”

  “爺,楊家坳子來了一大群逃荒的,整天都有一夥當兵的在到處趕人,亂得緊。王家,王良川說是今年收租收的不多,養不活那麽多人,把我們這些看礦的給打發了。爺,我知道的就這些,其他的我什麽也不知道。”

  吳敏放走了礦丁,沉思了一會後把杜松、譚良棟叫到一旁。“杜松,我想去王家乾一票,你覺得怎麽樣?”

  杜松讚同道:“必須得乾,王良川這狗東西都想殺了你們冒功,不敲他一筆怎麽行!”

  “嗯,良棟,你膽大心細,我交給你個任務,在逃荒的人裡散布一個消息,楊家坳子的老王家有吃的。記住,要小心一點,碰到當兵的立馬跑。一天后在煤窯關卡外會和。”

  “好。”譚良棟點點頭,兩個月的艱難生活,讓譚良棟迅速的適應了這個時代,危險時刻存在,想要活命,就必須付出很多。

  在譚良棟走後,杜松笑道:“吳敏,看來你很喜歡這個小家夥啊。”

  吳敏點點頭,“是的,這小家夥不錯,現在這個世道很亂,我希望這個小家夥能學會怎麽在這樣的世道裡存活。”

  譚良棟在地窖取了三天的乾糧,直奔楊家坳子。在劉垣圪r到楊家坳子的路上,很容易就發現了流民的屍體,並且還出現了幾具官兵的屍體。現在的楊家坳子就如那個逃荒的礦丁說得,很亂,到處都是流民,到處都是官兵。譚良棟找了到一處流民聚集比較多的空地,趁人不注意,故意撒出了點糜子面。餓得眼冒金星的人們立即聞到了糜子面特有的那股味道,最先看到糜子面的人立即把面抓了起來,直接塞進口裡。後面的用手抓不上麵粉,直接伸出舌頭在地上舔。

  這樣的場景讓譚良棟有些心酸,但他隻能歎口氣,然後在人群裡喊道:“老王家有糜子面!”

  餓壞的人們還沒來得及分辨是誰喊得話,吃了點糜子面的人就問旁邊的人:“老王家在哪?”

  本地的流民指了指楊家坳子一處頗為隱蔽的土圍子,“就在那。”

  吃了糜子面的、舔了糜子面的流民心裡想糜子面想得發瘋,直朝王家而去。王良川在衛所兵到楊家坳子驅趕流民的時候,就把帶隊的衛所小旗請到家裡來好酒好菜的伺候了一頓,然後請小旗幫自己守住土圍子,防止流民衝擊。

  土圍子有三米多高,最先衝到土圍子前的流民奮力往上爬,被土圍子上的衛所兵和家丁給推了下來。被推下去的流民摔下去後繼續往上爬,後續過來的流民也開始往上爬。衛所兵見狀,抽出腰刀,對著爬上來的流民就是一刀, 被砍中的流民慘叫一聲,摔到土牆下不省人事。

  其余的流民被嚇住,慢慢從牆上退了下去。譚良棟在人群中把站在牆頭上的衛所兵和家丁數了一遍,偷偷離開,前往煤窯關卡。

  吳敏、杜松已經在關卡處等候,譚良棟發現,所有的礦工全被帶了出來,杜松的手下則帶出來了十名。吳敏見到譚良棟,直問:“怎麽樣?”

  譚良棟把自己的行動說了一遍,然後建議道:“吳隊正,我覺得先把王家土圍子外面的兵給解決了,讓楊家坳子所有的人都聚在土圍子下最好。”說完看了看吳敏,畢竟吳敏以前是延綏鎮的,不知道對於官兵是什麽態度。

  吳敏點頭道:“好主意,就按你說的辦。”譚良棟想多了,邊兵和衛所兵從來不是一路人,更何況吳敏這樣的人,都落草了還講究什麽。

  楊家坳子大部分衛所兵被王良川請去幫忙看護宅子,留在外面的不多。吳敏、杜松帶著人,趁衛所兵落單時立刻撲殺上去,或者是在他們驅逐流民時從後面襲擊,很快,土圍子以外的衛所兵被清除,沒有官兵驅趕的流民自發的朝土圍子外聚集。

  王良川在土牆上看到聚集的流民越來越多,臉色發白,顧不得和衛所小旗寒暄,回到宅子裡,把管家叫來,囑咐道:“在庫房裡留三石糧食,把剩下的都藏到地窖去。”

  管家臉色也發白:“老爺,這……難道要守不住?”

  “以防萬一,真要被那些刁民給衝進來,庫房裡留的那點把他們打發了。你趕緊把糧食藏起來,對了,還有一些值錢的物什,快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