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1621之大變革》五十.張,初戰
  玉林衛,守備將軍張珪接到總兵張遠的調配命令,命令中讓張珪接應好從內地趕過來的呂梁營,補充玉林衛的兵力。

  遼東兵敗後,宣府和薊遼鎮從大同府抽調兵力,玉林衛被抽走了一半人,讓張珪手裡的可用兵力急劇縮水,他對於呂梁營的到來是歡迎的。今年冬天跟以往不一樣,玉林衛面對的察哈爾部落蠢蠢欲動,已經有三個大的兀魯思集結在赤兒山,還有一些小的艾馬克也遊蕩在玉林衛外圍,張珪手裡的斥候已經見過好幾撥小規模的遊騎。

  大同府距離玉林衛不遠,再加上軍令緊急,譚良棟一路上不敢怠慢,兩天后抵達玉林衛,見到守備將軍張珪。在來玉林衛的路上,譚良棟就不斷猜測張珪的性格和領兵風格,而譚良棟之所以對張珪如此感興趣,是源於自己前世對唐朝大將張守珪的了解,二人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讓譚良棟很感興趣。

  張珪身材魁梧,在見到譚良棟後,倒也不客氣,寒暄幾句後,便直接宣布軍令。邊軍在平時和戰爭時期的軍令是不一樣的,張珪肅穆道:“譚把總,長話短說,我玉林衛就三條戰時軍令,敢當逃兵者,斬!畏戰不前者,斬!不遵軍令者,斬!望譚把總遵令!”

  譚良棟行了一個軍禮,回道:“遵將軍令!”

  “好,你部稍待休整後,直接去前方接防,有接應人員。”

  “是!”

  張珪說完後,便直接轉頭離去。譚良棟也沒啥說的,便安排呂梁營去接防。

  “將軍,這樣是不是有點……”和張珪親厚的親衛統領見張珪如此草率的對待譚良棟,有些遲疑道。

  張珪搖了搖頭道:“我知道總兵大人對此事的重視,但時間不等人,這次蒙古韃子來者不善,馬上就會過來試探咱們了。我把呂梁營安排在不靠前也不靠後的地方,正好借這次試探來看看這呂梁營怎麽樣,若是可戰,就一起並肩作戰,若是都是些慫包軟蛋,那就往後移,總兵大人吩咐下來的物資也就別給他們了。

  “是,將軍。”

  正如張珪所說,呂梁營所駐守的城牆既不靠前也不靠後,起碼在譚良棟的視野裡,在自己前面,還有六處戰堡。接應譚良棟的是玉林衛的一個把總,和譚良棟平級,交流起來也放得開。

  “譚把總,你看我們前面的那些堡壘,每個裡面有我們五十個兄弟。只要蒙古人的騎兵過來,堡子裡的弟兄們就放煙,我們後面駐守的這些兄弟就沿著城牆去支持,保準不被蒙古人鑽了空子。”

  譚良棟點了點頭,整個城牆和堡壘都是連成一體的,只要一處有大隊蒙古騎兵出現,各處的明軍就趕赴過去,保證兵力上的優勢。並且相比較草原野地上的複雜地勢,在城牆上的明軍沿著城牆趕路,省時省力。可以說,邊鎮的這一套防禦體系相當完備,只要人員配置得當,蒙古騎兵完全對它無法。

  但是,也正因為這一套防禦體系的完備,它的巨大缺陷也很明顯,所需兵力龐大,耗資更是無數,運轉緩慢,一旦一個點被破開,其余各處就都是擺設了。

  呂梁營負責的城牆上,一個垛子裡安排五個人,兩個垛子之間的城牆安排三十人,很快,一千五百人就被分攤開,守在一段十公裡長的城牆上。

  安排好各處的防守人員後,張應宸帶的運輸營又將儲藏在垛子裡的乾糧取出來,分發給守在各處城牆上的士兵,讓大家吃了一個午飯。

  譚良棟拿出臘肉招待了接應自己的把總,把總守在城牆上半個月了,很長時間沒沾肉腥了,就著面餅和清水,大口大口吃肉,邊吃邊讚道:“譚兄弟夠義氣,肉不錯!”

  見把總吃得高興,譚良棟微微一笑,道:“兄弟,我手上有一批弩箭,但我手底下沒幾個會使的,兄弟,你這裡……”

  把總聽了譚良棟的話,使勁把自己嘴裡的餅咽了下去,苦笑道:“譚兄弟,看來我這肉還不是白吃的,正好我手底下有幾個會使得,待會叫他們過來。譚兄弟,讓你手底下的兄弟學得快點,打起來他們得歸隊。”

  譚良棟遞上一塊臘肉,笑道:“那是必須的,來,再吃!”

  很快,接應的把總派過來兩個人。譚良棟立刻把自己的親衛隊叫出來,跟著學習。在五寨堡,譚良棟一共搜羅到五十把弩箭,裡面能用的只有三十把,譚良棟索性把弩箭配給自己的親衛營,正好能在戰場上作為集中火力使用。

  弩箭的使用並不複雜,主要是在一些技巧上,比如用何種姿勢射擊省力,如何瞄準能射得更準。對自己手底下的人,譚良棟要求不高,能射出去壓製住敵人即可。

  午飯過後沒一陣,一個背後背著各色旗幟的傳令兵跑到呂梁營負責的城牆段,找到譚良棟,扔給譚良棟一面令旗,直接道:“敵襲,準備應敵!”說完後轉頭就走,去其他的城牆段傳令。

  譚良棟接過令旗後,也給傳令兵下令道:“讓各小旗、各隊注意,敵人來襲,做好準備!”

  很快,最前的堡壘冒出兩柱黑煙,後面各城牆段上的明軍都看到了,心裡一緊,這是發現了敵人,還是大股的騎兵隊。

  冒出的黑煙不僅明軍這邊看見,蒙古人也看見了。堡壘前面,正帶著一隊騎兵的百夫長看到天上的黑煙,暗啐了一口,揮舞起手中的彎刀,高聲道:“長生天的子民們,看到前面的城牆沒,衝過它,就能喝到香噴噴的茶,吃到軟和和的面餅,衝啊!”

  在寒風中挺立在馬背上的騎兵們,聽到百夫長的鼓動,一個個士氣鼓動,揮舞著手裡的弓或彎刀,口中嗷嗷叫著,催動胯下的馬兒,向前衝去。

  而在後面不遠處,正率領著大隊騎兵的三個兀魯思,看著冒起的黑煙,臉色難看。其中一個兀魯思開口道:“科爾沁汗說明人防備松弛,我們能輕易越過長城,你們看那黑煙,這是防備松弛嗎?”

  又一個兀魯思聽到說科爾沁汗的壞話,不悅道:“自己無能就不要說別人,我們察哈爾部的林丹大汗是黃金家族的傳人,科爾沁汗是林丹大汗忠誠的朋友,豈會說謊!”

  一直沒有開口的兀魯思淡淡道:“發起衝鋒吧,試探一下就知道明人的虛實了!”

  隨後,三個兀魯思各自命令自己的部屬還有一眾小部落的和碩,共計兩千騎,向六個堡壘衝去。

  蒙古騎兵作戰,一人兩馬或是三馬,兩千騎一共帶著近五千匹馬,五千匹馬的跑動引起大地的震動,正在城牆上的譚良棟很明顯的感覺到這股震感,心中驚駭。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大規模的騎兵衝鋒,先不談騎兵行進中揚起的土塵,光是那股震感就很容易震懾到人。

  呂梁營的士兵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有些膽小的被嚇得臉色發白,連手裡的武器也握不緊。譚良棟迅速平息了自己的心緒,在各處城牆段巡視,同時讓小旗和隊正安撫手底下的人。

  玉林衛負責的城牆段很長,三個兀魯思這次只是試探,隨著騎兵不斷向前衝鋒,大隊騎兵也不斷分散,呂梁營所在的這段城牆過來一支百人騎。玉林衛的城牆大都在兩丈左右高,在城牆上的人可以看到不斷靠近城牆的蒙古騎兵和聽到他們口中不斷發出的嗷嗷怪叫聲。

  呂梁營所有的人都躲在城牆裡,草原上長大的人騎射本領要遠強於呂梁營,一個露頭很有可能被城下的騎兵逮住機會射上一箭。

  騎兵離城牆還有三百米遠處,勒住馬匹,帶隊的百夫長臉上露出嘲笑的表情,雖然知道雙方都還是在試探的階段,但百夫長還是對城牆上沒有反應的明軍極其鄙視。蒙古人和邊軍打了這麽多年交道,雙方對於對方的試探手段早都爛熟於心,百夫長下令,從一百騎裡分出五十騎一邊衝近城牆一邊仰射,壓製明軍,另外五十騎則在背上背上各種乾草,乾草上面被撒上大糞和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

  譚良棟在垛子裡的瞭望孔裡,看到蒙古騎兵的各種行動,心裡吃不準他們要幹啥。很快,在不斷射箭的五十騎的掩護下,另外五十騎衝到城牆下面,扔下背後的乾草,旋即撤退。

  如此往複幾趟後,再次衝過來的騎兵手裡舉著火把,點燃仍在城牆下的乾草,很快,乾草燒起來的煙籠罩住這一段城牆。

  冒起的煙和一般的乾草燒過的煙還不一樣,蒙古騎兵在乾草上加了很多料,燒出的煙夾雜著各種怪味,最讓人難受的是直衝鼻子的臭味,有那不適的直接就吐了。

  譚良棟聞到煙味後,大罵道:“真是小瞧了,這草原蠻子也搞出了生化武器。”讓人把清水倒在袖子上,捂住口鼻,再讓一部分受影響不大的人拿大扇子把煙扇走。

  一通折騰下來,還沒真正開打,呂梁營這邊就有五十人受煙影響,四肢無力,已經無法作戰,譚良棟讓人把這五十人抬下去,眼裡閃著寒光,把自己的親衛隊召集起來,弩箭上好機括,只要下面的騎兵再有衝過來,即使浪費了所有的箭,也要留下一兩個,挽救士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