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1621之大變革》二十五.改製,設營
  “並礦?”譚良棟的話引起人們的熱議,柳林境內的煤礦儲煤十分豐富,雖然現在受限於生產水平,都是些小煤窯,但就是把這些合並起來,那也是一個大礦。有那想得較遠的礦工,心裡懷疑譚良棟是想吃下這個大礦。

  譚良棟當然不會吃下這個還在紙面上的大礦,再說他也沒有那麽大的胃口能吃得下去。“何為並礦,即把柳林現有的那些小煤窯統合起來,統一出煤,統一管理。”

  “諸位礦工弟兄,咱們挖礦挖了一輩子,都是給別人挖,吃盡了苦,流盡了汗,我們得到了什麽,什麽也沒得到!這地下的煤,是先輩們留給我們所有後代的,不是留給某個人的!”

  譚良棟說得有點激動,稍微緩了一口氣,見下面的礦工被帶動起情緒,繼續道:“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為自己挖礦!每個人都是煤礦的東家!”

  “嘩……”,譚良棟的這話真正引起了軒然大波,礦工們都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著譚良棟,而隱藏在人群中和以前礦主穿一條褲子的把頭們則是傻了眼,每個礦工都是煤礦的東家,這譚良棟是要鬧哪樣。

  譚良棟雙手壓了壓,人群立刻安靜下來。“諸位,此事宜早不宜遲,就盡快開始辦理吧。”說話間,第三營的少年兵就走上前來,把人群分開,讓其按照挖礦的煤窯所屬排列開來,緊接著就是跟著譚良棟有了點算術基礎的少年兵擺上桌子,開始登記。

  這次登記的礦工遠比上次跟著林把頭來領東西的多,譚良棟把第三營所有人都拉了出來維持秩序,同時,讓林把頭和老謝散播這一消息。自從吳敏在劉垣圪坮落腳後,老謝就基本待在了後坡,這次譚良棟下柳林,把老謝給請了出來,讓他幫忙處理煤礦的事。

  礦工參與持股煤礦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柳林,所有想乾的不相乾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後都趕到柳林街道,柳林靠煤吃飯的人太多,為了以後的生計,人們把對岢嵐盜的恐懼給拋在了腦後。

  老賀家,掌櫃們又聚在了一起,自從民變以來,掌櫃們聚得是越來越多。這裡面家中持有煤窯最多的一個掌櫃使勁拍了一下桌子,怒吼道:“這譚良棟欺人太甚,什麽都沒說就把我的煤窯給處理了,豎子欺人太甚!”

  其余的掌櫃或多或少在煤窯裡有股份,臉色都不好看。老賀家掌櫃歎了一口氣,道:“那你們要怎麽辦?這譚良棟就是要快刀斬亂麻,把這煤礦給抓到他手裡,現在這消息已經傳開了,那些礦工們也在譚良棟那裡登記,這已經是既成事實,咱們哪,就先這樣吧。”

  有一掌櫃聽到老賀家掌櫃認命般的話語,陰**:“老賀,那些礦工們就那麽信任譚良棟,他們就不怕礦主們回來找他們算帳?我看,那些礦工是財迷心竅了,什麽都敢沾染!”

  老賀家掌櫃仍舊閉著眼,連眼皮都沒抬一下,冷哼道:“礦工不傻啊,譚良棟也是厲害,他現在讓所有的礦工持股,那這些礦工就能被聚合到一起,到時若是那譚良棟垮了,礦主們回來又能怎麽辦,難道還能和所有的礦工開戰?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省府……”有掌櫃想說借朝廷之力,當剛一說出口就知道行不通,左衛已經敗於劉垣圪坮,山西的衛所看情況是不能指望了,到時只能借助於朝廷派遣邊兵或客軍,而這是在座諸人都不敢碰的。

  萬歷年間,皇帝派遣內侍收取天下礦稅,各地大礦均有礦監稅使,而山西諸多煤礦卻什麽也沒有,

這裡面的貓膩可不是一點半點,和山西的晉商、省府的官員、朝堂上的大佬都有關系,若是朝廷派外省軍隊或是邊兵前來,東廠勢必會順勢進入,那礦監稅使就免不了,到時,誰能承受受到損失的各方官員和晉商的怒火。  掌櫃們此時對柳林完全沒有掌控力,譚良棟的登記行動仍在持續。經過流民之變後,現在還在柳林的礦工基本都是本地人,在譚良棟的設想中,礦工按照籍貫持有所在地煤窯的股份,所持的股份根據工作的年限確定,這裡就需要和林把頭等人確定一個基準。當然,最大的持股集團是劉垣圪坮的三個營,譚良棟給所有的人都分配了股份。

  礦工的人數實在太多,登記行動持續了三天才完成。在登記的過程中,凡是屬於一個地方的礦工登記完畢後,便讓其返家,後面跟著三營的五十名士兵。柳林下面一共有八個大村,即八個甲,譚良棟撒出了四百人分駐各甲,同時讓各隊負責人幫忙查驗礦工的信息是否準確。

  登記在錄的礦工一共七千余人,譚良棟中間又和那一批領過東西登記的礦工記錄對比了一番,籍貫地相差不大。老謝和林把頭看著堆了小半個屋子的紙,苦笑一番,負責統計的少年兵們更是苦著臉,這乾活量也太大了。

  七日後,在譚良棟的重利下,印刷匠們把礦工的持股契印了出來,這完全是為了防止偽造,持股契一旦印出來,就再也不能更改,否則作廢。

  緊接著,契書被送到礦工手中,這讓一直在家忐忑等待著的礦工心底落下了一塊大石,小心翼翼的拿好契書。這東西是一個象征,不管將來譚良棟還在不在,七千余份契書都能把七千多礦工團結到一塊,這是任何人都不敢小瞧的一股力量。

  契書分發後,譚良棟將分駐各甲的各隊負責人召回到柳林,又下了一連串的命令。其一,將各甲礦工編隊,以班為單位選出班長,用班長代替過去的把頭;其二,氣候見冷,礦工生產後,挖出的煤,以自己所佔有的股份領取相應數量的煤,這是譚良棟給人們承諾的不會再出現挖煤的燒不起煤;其三,各隊派出一人,作為軍代表入駐各礦。

  在以前的煤礦裡,把頭不僅負責生產,還管理著人們的工錢,很容易引發矛盾。譚良棟在新成立的班組裡,班長隻負責生產,工錢發放則由自己親手抓。

  在譚良棟一系列的措施下,柳林慢慢恢復了平靜,受戰亂影響停頓的各項生產也恢復過來。

  處理完煤礦的事情後,時間也到了九月份中旬,這九月是農歷的九月,故是收獲的季節。受旱災和戰爭的影響,今年的歉收已成定局,對此譚良棟沒有好的辦法,只是希望收獲的糧食和以往的存糧能夠撐過這個冬天。

  十月份,譚良棟回了一趟劉垣圪坮,帶回去的還有一車車煤炭。杜松的傷好得差不多,和吳敏一起在後坡的院子迎接譚良棟。一見譚良棟回來,杜松就打趣道:“我們的大掌櫃回來了,良棟,真沒想到我竟然成了土財主了,哈哈。”譚良棟、吳敏、杜松三人在煤礦上佔的股份不少,從財富上講可比一般土財主強多了。

  譚良棟笑了笑,現在的他愈發的沉穩了,朝兩人行了一個軍禮,道:“柳林的問題解決的差不多了,我準備在柳林設營。”

  吳敏沉思了一會,有些無奈道:“就按你說的辦吧。”

  三人進了窯洞,杜松最先開口:“吳敏,我傷好的差不多了,窩在後坡這也不是個事,你看,不如我去嵐縣吧?”

  聽到杜松說起臨縣,譚良棟腦海裡立刻浮現出一幅地圖來。岢嵐州轄下兩個大縣,嵐縣、興縣,興縣佔地廣闊,嵐縣礦產豐富,杜松要去的地方是嵐縣下面的一個小甲,是外界進入劉垣圪坮的咽喉之道。

  “可以,剛好我有一個打算,也就跟你兩說了,我帶著第一營守在後坡,杜松,你帶著二營到嵐縣,控制好道路,良棟,本來我是想把你安排在臨縣,但既然你準備在柳林設營,那你就先待在柳林。記住一點,盡量不要惹起事端,當前的局面能保持下去就好。”

  吳敏說完後,杜松就準備去整理第二營,臨走前把譚良棟也拉走。走在院子裡,杜松沒頭沒腦的向譚良棟說了一句話:“良棟,吳敏想回延綏鎮。”杜松說完後就走了,讓譚良棟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杜松的話譚良棟還是記住了,杜松從來沒跟他私底下講過吳敏的事,看來杜松是感覺到什麽了。

  從劉垣圪坮回來後,譚良棟便著手準備設營的事。真武山上的大火早已熄滅了,昔日富麗堂皇的真武觀到處都是斷壁殘垣。譚良棟留在手邊的只有兩百人,稍微收拾了一下廢墟就騰出了足夠的地方,譚良棟直接把營地設在真武觀的遺址上,這地方易守難攻,是個好地方。除了真武觀遺址處,道士們藏銀的地方也設了營,那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十月份,發生在永寧、岢嵐二州的事終於傳回到太原府,巡撫徐紹吉得知後大為火光,但卻無能為力,此時的徐紹吉年事已高,在去年的冬天酷寒下就大病了一場,他不知道今年的冬天會怎麽樣,但現在的身體是越來越不行了。布政使也得知了晉西北發生的事,不過他關注的重點和巡撫不一樣,在得知真武觀被燒了之後,布政使大怒,立即提筆寫了一封書信,讓自己的心腹發往京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