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1621之大變革》一百三十六.對峙,物資
呂梁鎮收兵後,畢節衛最後的大堡壘內,張彤等眾頭人都到齊後,開口問道:“傷亡怎麽樣?”

 提到傷亡,眾頭人面色發苦。畢節衛一共有土司軍一千人,其中五百是張彤和頭人們的部曲,五百是奴隸兵。呂梁鎮攻佔三個大堡壘,摧毀九個小堡壘,頭人們的部曲損失一半,奴隸兵損失倒是不大,但奴隸兵是用來當炮灰的,部曲才是頭人們的心頭肉。

 “唉!”張彤歎了一口氣,他對呂梁鎮是怕了,就憑現在畢節衛還剩的六百人,裡面還有四百是奴隸兵,張彤覺得擋不住呂梁鎮。

 “旺察頭人,本將軍給你個任務,你回貴陽城,把這的情況報給國主。”

 “將軍,這……如實相告嗎?”安邦彥性格殘暴,旺察頭人怕安邦彥得知了這邊發生的事,把自己給撕了。

 “廢話,當然是如實相告。赤水衛的那支明軍不好打,還請國主定奪。”

 旺察頭人猶豫了半天,直到張彤盯他盯得發毛,才不情不願道:“是,張將軍。”

 第二天,張彤見呂梁鎮沒有發起攻擊,松了一口氣,讓各堡壘的守軍不得懈怠,小心防守。

 呂梁鎮這邊,在各部鞏固好了陣地之後,譚良棟、康軍偉和親衛隊便離開,返回赤水衛。

 畢節衛的呂梁鎮攜帶的口糧只夠吃三天,譚良棟回赤水衛也是為了物資轉運一事。

 秦邦屏也跟著譚良棟離開,他跟著呂梁鎮一起行動,見識到了呂梁鎮的戰鬥力,需要盡快回去把呂梁鎮的情況告知秦良玉。

 成都府,盧象升和余生正忙著調撥物資。在余生沒到成都府之前,盧象升只能按著呂梁鎮的四千人數目籌集軍糧,在余生來了之後,呂梁鎮需要的各項物資數目都已明確,籌集物資的速度提高不少。

 這裡還有個小插曲,余生和朱燮元派到赤水衛的觀察使到了成都府後,請總督衙門這邊調撥火藥,引起了火藥局大師傅的興趣。

 朱燮元在成都解圍後,以五省總督的身份上書朝廷,要在成都城辦火藥局。朝廷沒辦法給朱燮元派援兵,但抽調火藥工匠還是沒問題的,工部從京城火藥局抽調了兩名大匠師,派往成都城。

 然而,成都火藥局建立後,所產的火藥主要供於成都的守衛部隊。石砫白杆兵,慣使白蠟杆槍,不喜火藥,各地衛所軍,沒有一支合格的火器部隊。

 一般的火藥生產根本不需要大師傅坐鎮,成都火藥局的大師傅閑來無聊之下,聽聞新到赤水衛的明軍需要火藥,便想去瞧瞧。

 余生得知這個消息後,自然是十分高興,在得到朱燮元的應允後,便邀請火藥局大師傅去赤水衛。

 朱燮元給呂梁鎮調撥的物資,一部在成都府,一部在重慶府,余生在協助盧象升籌備了成都府的物資後,便和火藥局的大師傅動身去往重慶府。

 重慶府位於平叛前線,又是石砫白杆兵的所在地,戰爭氣氛要比成都府濃厚。朱燮元把物資都集中在武隆,按計劃是沿水路下播州,然後走一段陸路到赤水衛,共征召民夫兩千人轉運。

 等余生抵達武隆後,同朱燮元安排的官員交換了文書,便讓已準備妥當的民夫出發。

 重慶府境內的水路不太平,在以往,過路的船隻必須去拜會各地的碼頭老大,送上厚禮,方能保證一路平安。

 在朱燮元收復重慶府時,沿途水道的碼頭老大把心思動在了運糧船上,甚至有一次差點延誤了軍機。朱燮元大怒,派軍隊把整個重慶府的水路清理了一遍,各地碼頭老大死的死、跑的跑,自此以後,各地地頭蛇看到掛著軍旗的運糧船,再也不敢動心思。

 呂梁鎮的運糧船上掛著兩面旗,一面是朱燮元的總督旗,一面是呂梁鎮的紅旗,沿途的地頭蛇們雖不知道紅旗代表著什麽,但有朱燮元的總督旗就夠了。

 運糧船行至播州,在遵義府停靠。遵義府原屬於播州宣慰司,是當初的土司楊應龍的地盤。

 萬歷二十六年,楊應龍叛亂,明廷對西南大舉用兵,進行了萬歷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役。最後,楊應龍被斬殺,朝廷順勢對播州宣慰司改土歸流,廢播州宣慰司,設遵義、平越二府,分屬四川、貴州兩地,統治播州六百余年的楊氏家族滅亡。

 余生作為前舉人,播州之役就發生在他小時候,自然熟悉。下了運糧船後,余生對身旁的火藥局大師傅道:“雨打風吹去,六百年的楊氏土司說覆滅就覆滅,不知這奢氏和安氏是否也想步後塵?”

 大師傅雖然不是讀書人,但能成為京城火藥局的大師傅,絕對不是笨蛋,笑著道:“奢安做土司太久,心生不耐啊。”

 “哈哈。”余生笑了笑,天啟時的明朝,雖然頹勢已顯,但讀書人對朝廷還是頗有信心的。大明王朝真正失去了天下民心,是在陝北民亂席卷全國後。

 遵義府之後就是陸路,余生指揮著民夫們把物資都裝上獨輪車,按照約定好的路線往赤水衛而去。

 赤水衛,秦邦屏向譚良棟告辭:“譚將軍, 這段時間多有麻煩,我該離開了。”

 譚良棟笑著道:“不麻煩,秦將軍,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希望貴我兩部能配合好,打勝仗!”

 “那必須的!”

 秦邦屏離開後,譚良棟便開始安排人送康軍偉到成都府去治療。康軍偉的傷很重,胳膊上的那一刀砍得很深,已經開始發炎,回了赤水衛後康軍偉便堅持不住,沉沉睡去。

 成都府有專門的外科大夫,行醫經驗遠比呂梁鎮自己的醫療兵要強。譚良棟以前一直以為外科醫生是西醫才有的,但到了這個時代後才發現,中醫早就有了外科大夫,並且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手術,消毒殺菌的概念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解釋。只不過到了後世,西方科學的迅速發展,促使西方的外科醫學得到爆炸式發展,讓中醫的外科大夫失去了生存的余地。

 但在同時代,中醫要遠強於西醫,十七世紀的西醫還處於蒙昧的階段,信奉放血治療,不要說治療效果,病人能保住命就不錯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