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紅樓大文豪》第45章 苦學8股時文
  史凡陪薛蟠他們打了大半天的馬吊牌,最後一局之後,正好沒輸錢也沒贏錢,於是借口要去一趟書市,請求哥哥們結束牌局。薛蟠見時辰也不早了,於是也不強求繼續,也都散了夥。

  史凡離開梨香院後,見這會兒學堂也已經快放學了,也就不急著往學堂裡趕了,而是在園子正門口等待侄兒賈蘭的回來。等了一會兒,便見蘭哥兒回來了,身後還跟著一個陌生的小廝,小廝的手裡提著一袋重重的包裹,也不知裡面裝著是什麽。

  “史凡叔叔,你倒是好,怎麽在這兒呢!環小叔叔後來都來學堂了,你怎麽又不見了?”賈蘭見到史凡,就劈頭蓋臉地問起了史凡曠課的事來。

  史凡懶得跟賈蘭解釋,便簡單說道:“別說了,我算是入了虎穴了,賈環兄弟最後有去學堂就好,以後我們可得看緊他一點。”

  “知道了,我已經和小叔叔約好了,以後每天一起上學。不過,小叔叔來學堂的時候,臉色似乎不太好,像是受了很大的氣。”賈蘭小聲透露道。

  史凡笑了笑,也不多說,轉而向賈蘭問起那個小廝,道:“我說蘭哥兒,你什麽多了一個跟班了?”

  “他呀,不是我的跟班,是我外祖父身邊的人,外祖父又給我送書來了,裡面還有你的幾套書呢!”賈蘭笑道。

  史凡聽了,有點兒不敢相信,問道:“我的?真的假的?蘭哥兒,你可別唬我。”

  “侄兒哪敢!叔叔不信,現在就可以把這個包裹打開看看。”

  賈蘭說著,便示意那個小廝把包裹放下打開,裡面果真是一疊的書籍。賈蘭從中拿出一套《四書章句集注》和一套《十三經注疏》以及一本《八股時文選》遞給了史凡,然後說道:

  “我娘昨天就派小廝去了我外祖父的府邸一趟,讓他給我買書的時候也順便幫你買這幾套書。那個小廝回來的時候說,原來我外祖父跟史家老爺相識一場,知道是你要買書,便立即吩咐去買了,今天就急著送過來了,我娘給的書費他也沒收下,說史家公子愛讀書是好事,就當是禮品送給你了。”

  史凡聽了一陣欣喜,知道賈蘭的外祖父就是國子監的祭酒李守中大人,心中更是大為感激。收下這幾套書之後,史凡便立即返回怡紅院耳房的屋裡,研究這本《八股時文選》去了。

  時文是相對唐宋的古文來說的,它又叫四書文,因為明清兩代科舉考試最重要的內容是四書,然後才是五經。從四書裡出的題目叫大題,從五經裡出的題叫小題,體裁是采用排偶文體的八股文。一個讀書人要能考上舉人、進士,在掌握《四書》、《五經》這些基本典籍之後,必須全面學習儒學、史學、文學和地方史的知識。

  如果用現代人的話來說,這些考題基本都屬於材料作文或命題作文,要寫好這樣的作文,考生最起碼能背誦《四書》、《五經》,因為這些材料都出自這些儒家經典。如果考生連這些材料的出處都不知道,也不會背誦這些儒家經典,根本無法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很有可能就會曲解題意。

  不僅如此,八股文寫作要求對仗工整,五言六韻詩要求押韻,這也就是說考生必須懂得音韻知識,並加以靈活運用。因此,考生要根據這些題目來寫八股文和五言六韻詩,尤其是要寫出能讓主考官賞識的八股文,確實需要有相當好的知識素養和文學功底。這樣看來,要想考上舉人乃至進士,史凡不但要會寫八股文,而且在文史哲等方面也得有相當的功底,

成為一個文科全才。  八股文可追溯到宋元時期,王安石罷詩賦、帖經、墨義,改以經義取士。王安石為此還為天下考生寫了范文《裡仁為美》。後來形成所謂的十段文,到元代士子考試用經義、經疑。明初鄉試、會試的文字程式,稱《五經》文、《四書》義,八股文格式正式形成。

  八股文其實只是俗稱,它的正式名稱叫製藝,或製義。什麽叫製藝或製義呢?科舉考試是皇帝發布的考試,皇帝的命令稱為製,皇帝命作的文藝便叫做製藝,考試的內容是要士子講明所學的某種經書中的某項道理,講解經書中道理的文章叫做義。因此,八股文其實不是真正的文章,它只是以文章的形式闡發儒家經義而已。

  八股文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的清規戒律,有不少繁瑣而苛刻的要求。專取《四書》、《五經》內容而命題,內容詮釋必須以程頤、朱熹理學家的注釋為標準,不得自由發揮。那麽,為什麽俗稱八股文呢?這是因為這類文章,除了開頭以外,文章主體部分有四組對偶句,四組共八股。

  開頭又稱為帽子,即所謂的破題、承題、起講,用於說明文章題目的意義與內容,文字簡練含蓄,把題義破開,即點明文章主題。破題與承題的文字不多卻很重要,隻對三篇文章的破題與承題進行了一番評論, 就可了解文章的全貌,因為它們揭示了全文的主旨。起講即議論開始,作者把自己當做聖賢的代言人,通常用意謂、若曰、以為、且夫、嘗思等字開頭,總括全題,籠罩全局。起講後用一、二句或三、四句引入本題,稱之為入手。

  接下來的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四個部分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兩股兩相比偶的文字,共計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其文字繁簡,聲調緩急,都要相對成文,一反一正,一虛一實,一淺一深,都很嚴格。

  八股文的字數,均有明文限制,違者不錄,以後成為定製。八股文形式死板,內容空洞,陳陳相因,千篇一律,要求作者用古代聖賢的思想和口吻,不得越雷池一步,在形式上必須按照一定格式和字數填寫,毫無自由發揮的余地。

  本朝八股文,太祖皇帝曾規定每篇限五百五十字,先皇時增為六百五十字,太上皇時又增至每篇七百字,違者不錄,此後成為定製。

  八股文既然是闡釋儒家經典的考試文章,那就並不是考生自己想寫的東西。八股文有嚴格的要求,最重要的是代聖賢立言,即要用聖賢的口吻來寫文章。如果題目出自《論語》裡孔子的話,那麽這篇文章通篇都要像孔子對別人說話一樣,反覆陳述這句話的意思,如果摻雜了其他人的口氣就不符合要求了。

  史凡不禁意識到,八股文其實並不能表達自己的思想,就好像演戲一樣,要講的話必須符合那個角色,這些話不過都是戲中人物的話而不是自己的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