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的長安城內,正是一片桃李芬芳、柳芽新綻、楊絮扶搖之時;
只是街市上頻繁巡禁的金吾子弟和不良人,以及不管在夜裡被凍斃、餓斃多少,也依舊如頑強如野草一般不停冒出來,蓬頭垢面肌膚在房前簷下的饑民、貧戶;多少讓這所天下首善之地的帝京氣象,多少蒙上一層蕭條、敝落的氣息和氛圍。
而在大慈恩寺、曲江、芙蓉園、龍首原,等往年例行春遊行人如織的名勝所在,也是蕭疏、清冷的景象為主要基調。
至於散布城郊外渭水沿岸、壩上原本風景如畫的園林莊墅,更是充斥著許多拿刀持棒,還提拎著鑼鼓響板的仆役和奴婢、部曲;因為就在京畿道稍遠的地方,就已經出現了光天化日之下殺人劫道的事情了。
哪怕那些巡曳在其間的內州團練和捕盜軍吏,隔三差五的都能砍掉一批人來證明“盜賊已磐”,但是在大白天裡依舊有被殺掠而剝光光的行旅屍體,層出不窮的出現在官道和直道附近。
而作為大唐中樞最有權勢的人物大阿父田令孜的宮外宅,位於光化坊內幾乎佔據小半區域的園子裡,卻是已經多日沒有奏響起大阿父所喜好的《清枝樂》了。這種異於往常的風向標,不免讓宅邸上下的各色人等都心思揣揣起來,日常行舉小心翼翼的大氣不敢所出。
然而,在田宅大園腹地的浣月池畔,一處滿是珠光寶氣的重華閣中。
五短身材而有些土肥圓的樞密使兼神策中尉田令孜,與相貌魁偉堂堂,儒雅卻又有些凌厲的宰相豆盧緣,對坐在一起。只是他們的表情和神態上卻是顛轉了過來。謹小慎微的豆盧緣與雍容閑淡的田令孜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作為外朝中樞政事堂中的宰相們,也各自代表了外朝之中不同派系。而與出身山東氏族五姓七望之家的鄭畋,或又是盧攜式科舉出身兼做的老派官僚淵菽不同;
豆盧氏乃是北朝後燕慕容氏的別支,算是代北勳貴體系的末裔之一;因為開國時與傳統山東士族的鬥爭,而得以官至宰臣,名列宰相世系之一。至於豆盧緣他本身,則有代表了朝廷當中門蔭出身和近臣資望出身的群體。
因此,歷朝歷代沿襲下來,他們與這些天字側近的宦者們由此形成了,既有競爭又有天然同盟和親附的關系;而隨著乾元、大歷以來宦者們專權廢立天子於內,凌迫宰相而索納恩結藩鎮於外;這些選拔出來的侍禦近臣,不是成為把持大內的常侍們附庸和爪牙,就是被迫外放遠走或是流徙他鄉。
就像是那位曾經與大阿父分庭抗禮的“大內兩頭羊”之一的楊複光,可是號稱十八假子鎮關東的存在;身為一任宰臣,若是內無大宦為奧援,外無藩鎮為呼應的話,那是基本不要想完成自己任其,甚至相對體面的告老致仕的。
因此,豆盧緣哪怕在朝堂上也是以尊禮森嚴而不苟言笑著稱,但是在這位田舍翁一般的田大父面前,卻是根本拿捏不起任何的架子和體面來。哪怕對方在他面前看毫不體面的大快朵頤,也似做如沐春風一般的生受著。
澄淨如霜雪一般的玉盤裡,正擺放著來自外地貢入柑、橘、林檎、沙果等切好,又用配料新醃漬的數色果食。而直到吃的滿袖滿案上都是汁水淋漓,田令孜這才有些心滿意足獲得停下手來,對著豆盧緣慢條斯理的道。
“正曹也可受用一二啊,這可是東川八百裡加急送過來的稀罕時令。。如今東南僅為賊患而嶺外斷絕之下,也就剩這一路尚可貢京了,比得上當年專供太真的嶺南之荔了。
。”“田公說笑了。。”
豆盧緣得體而毫無尷尬的笑道。
“我可不是說笑啊,那些人老說我勞民傷財專供自身,又屢屢非論在君前失儀無禮。。”
田令孜卻是擺擺粗短的手指道。
“卻從不體諒,這是大家念我老邁不堪,特地給下的一番恩德啊;我眼見剩下的時日已久不多了,別的眼睛無所求,也就剩下這點兒果食的所好了。正所謂是能吃上一日,就算是一日了。。”
豆盧緣微微笑而不語卻是心道,但凡是過往覺得您老邁可欺的人,只怕是骨頭埋在土中都要酥爛了吧。
“當年咱出身那個破家困苦的啊,只有拿山野裡的酸澀果子來果腹。。。。。唯有被賣進宮裡之後才第一次嘗到了肉味。。。這麽多年頭過去啥也都受用過了,就落下這個喜歡果食而吃不夠的毛病啊。。”
“這是鎮海周(寶)正榮轉道海路,所呈送而來的密信和手劄。。”
絮絮叨叨了一堆之後,田令孜這才指著邊上一個銀盤裡的事物,開門見山的道。
“指告某人與賊暗通,而藉以自肥不臣的心思呢。。眼看盧子升那頭是自顧無暇的,我這才想與你打個商量呢。。”
“敢問,田公可有什麽吩咐。。”
豆盧緣卻是眼色閃爍而心中一動道。
而在一街之隔專供朝臣覲見後休息,而可以清晰聽到園中聲樂的待漏院中,亦是有好些位冠帶朱紫的官員,也在私底下議論紛紛和攀談當中。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裡也是長安城中消息最為靈通的所在之一了。
“你也是來拜求相公麽。。”
“求個準信,姑且心安而已。。可曾聽說了。。”
“東南的輸供和漕給已經斷絕了數月之多,天子行進遊獵北苑,宮台省卻連內庫例行的賞賜都拿不出來,最後還是大阿父自掏私囊給對付過去的。。”
“這個高渤海真是庸饋不堪了麽,還號稱什麽南天一柱,國之壁城;也不過是如此格局爾。不但沒能光複東南漕輸,反倒是面賊無力而只會退守自保。。還稱病不肯出兵,”
“你知曉他新近的奏疏是怎麽說的麽,‘黃巢賊六十余萬眾屯聚天長,距我城不到五十裡。’又稱麾下行營兵馬多有殘損,堪堪自能據以。。”
“如今更是自言老邁且風痹日重,無力領軍討賊;現今只能自保一方而不敢擅專;其它地方還請朝廷命令各地及將士加強戒備,奮力抵禦。。。”
“要說他當初勸退朝廷各路兵馬的時候,怎麽就不見得如此‘謙讓禮順’呢”
“那朝廷的一向支應怎麽辦,百官的糧料俸祿、關內諸軍的衣糧賜和行裝錢,拱衛各鎮的例行撥付和恩賞,又當如何著落呢。。”
“無非就是開源節流的手段而已,大中、鹹通年間,又不是沒有過聖主帶頭消減用度,百官減祿備賊的舊事。。至於開源。。”
“難道那位盧大相打算效法乃祖上,再開《南郊敕》。。。”
“《南郊敕》又算的了什麽;經過了大阿父的那些手筆之後,如今京中的邸店、質鋪、錢櫃和行棧、轉房,東西市裡的行商坐戶,尚有多少可以繼續搜括的漏網之魚麽。”
“我聽說乃是有意請聖主重開斜封敕故事,準許天下軍民百姓輸粟報國,以其多寡授予相應的品秩、爵祿和職事。。”
“又令京中但凡遷轉新職,或是放官外任者,都需以品秩和職事來輸錢報效呢。。”
“這這,這不就是恆靈之主西園賣官的故智麽。。盧子升也太不講究了,這是為了保住權位而慌不擇路了麽。。”
“你難道不知道的麽,那東都。。。”
這時候,卻是有一名奔走往來堂後官之間的役使,摸門貼牆的走了進來,對著其中一位小聲的交代了幾句。然後就見這名山胡須臥蠶眉的朝臣,不由大聲對著左右宣布起來:
“大阿父已經說動了聖主,由政事堂值守的豆盧相公發出堂貼,召喚鄭留守和崔分司,以備君前軍國訾議和討賊要略呢。。”
“濟時相公和崔菩薩(殺生)要回來了?”
眾人不由的面面相覬覦到,卻是在各自臉上看出諸如幸災樂禍、悵然落失,驚慌失措;或又是期許依然、有所振奮乃至的複雜表情來。
。。。。。。。。。。
“黃王希望盡早舉辦婚事,以為振奮人心和鞏固盟誓。。”
而在江寧城中,正在接收和整編一股股敗退下來義軍的周淮安,突然接到類似的消息直覺有些驚訝和錯愕;隨即就吩咐道
“聯系得力人手和內線,不要吝惜金帛和好處,想辦法在宣州軍府那邊盡量打探一番。。”
然後,他卻又在意外和揣測之余突然產生了一個不算是空穴來風的念頭。
“也許該思量歸去之事了。。”
因為他突然有些回味和反省起來這段時間的作為種種。自己出來的初衷不過是為了推動和促成義軍主力的北伐,並且進行相應事態的布局和謀劃。但是身在此山中卻不免一葉障目,深陷其中難以自拔而渾若未覺,在這裡已經盤恆的夠長時間了。
雖然還有來自江陵方面的水陸輸送便利的支持,但是距離廣州所在嶺外地盤卻是有些遠了去了;哪怕是通過路線最近的韶州、虔洲、撫州、饒州、宣州一線來傳達消息,怕也是沒有大七八百裡的距離。
而且其中還有相當的地段,是處於土團或是官軍殘余佔據的危險區域,根本無法提供穩定的輸送往來渠道。至於通過江陵的長江水道,折轉到嶽、潭、衡、郴、連,最終越過五嶺之一的騎田嶺,抵達嶺外更是要繞上一個上千裡的大圈子。
相應的民力、物力和其他資源的消耗可以說是與日俱增,而直接或是間接的所獲卻是在逐漸的遞減;畢竟,來自各部義軍的購買力和戰利品的存量,終究是有所上限而不是源源不絕的。
雖然以嶺東所在珠江流域和潮汕平原,目前從帳面數字上看尚且可繼續維持和供養,持續若乾年的作戰所需;但是卻要考慮到將來遇到災荒和其他變故的應急手段,斷然是不能將儲備給耗用道危險水線以下的。
而在這出陣的其間,正在進行後續改造工作的嶺西各州,因為與本地土蠻、豪強積累下來的矛盾激化,而再度發生了好幾次騷變;甚至有一處新設立的屯所被搗毀和焚掠,只是都已經被來自廣州方面的後援給鎮壓下去。
而在湖南境內,除了水陸沿線控制住的重點要衝和大小城池以外, 各地尚有好些尚未收拾乾淨的土團和山夷,甚至盜匪、流寇的殘余,在保持零星的活動或是暫時躲藏起來。需要進一步的追加投入的力量,同時建立更多的屯所和編管地,來分割和封鎖其活動的范圍和藏身的區域。
而來自北面的官軍雖然被境內的騷擾攪動的焦頭爛額,但是一旦得到朝廷方面下定決心不遺余力的支持,依舊是不得不要面對和正視的威脅。
而佔據了湖南西部幾個州的地方勢力,雖然目前礙於相互牽製而有求於外的大勢,明面上正在向江陵有所示好和互通往來,但是一旦情況有變或是看到足夠利益的話,保不準他們會采取怎樣的舉動和行為來。
因此算起來,江陵這個北上的橋頭堡和前進基地的核心地帶,也不見得是如何的保險和萬無一失了;但是就算想要藉故班師的話,也不能隨隨便便的說走就走。
背盟坑人自壞名聲和口碑還在其次,關鍵是前些階段以來義軍在江南各地,所積累起來的優勢和上風卻是不能夠這麽白白放棄掉的。或者說將局面推動和催化到現在這個程度,太平軍已經沒有那麽好抽手而置身事外了。
就算是將來想要回歸,最起碼也要官軍和地方武裝的有生力量,給打垮或是打痛了才有可能獲得一個從容安排轉進的空窗期,和來自名聲上的足夠威懾力。
這就需要放棄原本隨義軍大流大流一起見機而動,隻偶爾在關鍵點面發揮作用,其他時候悶聲發大財的策劃和打算;采取一個短期內更加具有積極主動性的戰略策劃,和戰術層面上的突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