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改革由上而下發起,洛城一夜之間發生了變化,底層奴隸突然從奴隸主手中拿到了土地,還處於迷茫狀態,完全不明白發生了什麽。
直到楊俶組織軍隊,催促監督奴隸們緊急搭建臨時住房,這些人才發現自己可以擁有土地與私人的居所了。
他們將不再以苦役犯冠名,而是被稱作居民,他們的勞動所得不再完全上交給原先的奴隸主,而是抽取其中三成以地租的形式集中到統治階級手中。
為什麽可以以抽成的形式上交呢,從總量看來,統治階層的收入似乎反倒減少了——原先他們可以佔據奴隸所有的產出。
關鍵點就在於生產力的發展。
當奴隸使用石器勞作時,假設他每天生產出三單位糧食,其中兩個單位用於滿足自己生存的需求,一個交給奴隸主。
而這名奴隸主擁有五名奴隸,那麽他就可以獲得五單位的糧食來滿足其家庭的生存需求,同時有時間和精力去參加政治與軍事活動。
現在得益於耕牛與青銅犁的大規模運用,平均每個奴隸能生產五單位糧食了,那麽奴隸主理論上可以從五名奴隸身上得到十五單位的糧食,那麽他和他的家庭似乎可以擁有更強的實力?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奴隸主變強了,但他還可以更強。
因為把奴隸解放為佃農之後,他們各自組建家庭,男耕女織,人均甚至能產出七個單位的糧食,所以從洛城整體產出來看,大大提高。
底層百姓富裕了,那麽楊俶帶著部隊出征時,就不再是一群奴隸主為重裝步兵,外加奴隸打醬油運送輜重的形式了。
封建制度搭建完畢後,軍隊的結構將變成這樣:
首先是控制在楊俶本人手中的近衛軍,也就是他的直屬衛隊,由鐵馬大槍組成的騎兵。
其次是下面的小貴族,也就是奴隸主轉變身份之後的人,他們將被勒令自備戰馬武器,在首領號召時,率領各自土地上的農民加入。
這些加入的佃農,就是所謂的炮灰部隊,會組成最底層的步兵,組成人牆戰線。
似乎步兵的戰鬥力變弱了。
的確如此,但是把貴族步兵中的一部分武裝成騎兵,然後把精銳集合起來進攻的戰鬥力,遠超一群戰力不上不下的士兵,這也是封建時期不可避免的軍事模式。
冷兵器時代沒有火炮導彈,假如前幾排的精銳部隊把對手打垮了,陣型一破,後面就一齊壓了上去,並不是單純計算個體戰鬥力,然後乘以人數。
以上是洛城封建化後的預期效果。
反映到現實之中就是這樣的——洛城現在以洛河城堡為中心,向河流的南岸輻射蔓延,土地沿河分布,每百米就是一名地主的采邑,每個采邑上的作物以水稻與黍米為主,但比起之前單純地亂種,楊俶又頒布了一道法令。
每個封建主家庭,如果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牧草,才能向首領申請戰馬分配名額。
列山馬經過一年的繁殖,其中一些歲數較小的馬匹已經可以用於騎乘,雖然數量對於近衛軍來說綽綽有余,但分派到每個洛城封建主頭上則完全不足,這時候就要給他們設置條件了。
於是地主老爺們火急火燎開始劃出土地來種植牧草,試圖把自己武裝成騎兵。
土地上作物的種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地主們私自建造的木牆都被楊俶給拔除了,因為洛城將以一個整體的城防體系出現,而不是各自違建莊園。
一道新的石牆把五十多畝地圍了進來。
由於是臨時建造,石牆非常簡陋,間隔五十米左右的箭樓也只是草草搭建,這些都是未來需要完善的工程。
當然,城市的外圍防禦本來就不需要太多,只要把洛河城堡造堅固了,那麽這片土地就固若金湯。
集市區被專門劃分出來,位置則在城堡正東面的一塊空地。
這塊土地原有的主人被楊俶攆走了,給了比這塊地大上一倍的耕地當作補償,且贈送了一匹馬駒,結果這家的拆遷那叫一個迅速啊,早上好好的房子呢,下午就彷如挖掘機經過,連地基都找不著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圓形的廣場。
廣場中間是一個水池,裡邊養魚,禁止垂釣。
廣場周邊全是商鋪,繳納租金,即可入駐。
楊俶考慮過沿街擺攤的小商販的情況,他們是最容易和商鋪主人產生矛盾的一批人。
為什麽呢,因為擺攤省去了店面的費用,那麽成本自然比較低,如果在售賣物品相同的情況下,租商鋪來售賣物品的人自然是吃虧。
如果大家都去擺攤,那要這商鋪有何用?
楊俶完全沒有召集城管清理小商販的意思,他所做的,不是限制那些流動商人,而是把商鋪廣場的經商環境打造得更好。
怎樣打造?人流量。
牧場在洛河城堡的西面,港口在城堡的西北角,而居民區卻在東面,從居民區去放牧或者坐船,楊俶拆建下來建造市場的區域,正是大家的必經之路。
經過的人一多,進商鋪看看的人自然就多。
看的人多,就是所謂的流量增加,那麽按照購買率來計算,平均每百人路過,購買的人數有多少,這就是集市的優勢所在。
當在集市商鋪獲得了銷量大幅度提升的優勢後,租賃商鋪的人也不會覺得比街頭小販虧了,畢竟從人流量中獲得的利益,已經大幅度彌補了租金的支出。
商貿區可不止這麽一處,另外一處則是在碼頭。
正如歷史一再見證的,港口總是容易被商業所青睞,楊俶沒有過多乾預,那裡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商業區,假如城堡東面的廣場集市屬於內部貿易市場,那麽港口集市主要負責對外貿易。
這裡的對外,指的是與其他部族的貿易。
洛河上下遊的各個部族,已經把洛城當成了一個文明交匯中心,商隊或參觀者絡繹不絕,他們坐船前來,帶著各自的特產,試圖交換工具與農具回去。
得益於楊俶提升華夏諸族整體人口水平的心思,水稻和改良後的大豆種子被大規模交易出去,也就是說其他部族很快也能通過發展農業來獲得人口的膨脹,人口膨脹之後,原始的部族結構自然無法管理,那麽新的體制就會誕生,奴隸製的到來也是勢在必然。
也就是說,不久之後,洛城將以先進的封建體系為核心,把文化和物質一起向周邊傳播,這種傳播的威力是非常可怕的,無需刀兵,就能把語言各異,長相不一的人納入同一個民族。
民族血脈交融,最後就是傳承數千年的華夏。
楊俶倒是很希望把鋼鐵科技先攀上去了,再去完成統一,不過目前看來沒有這個必要。
秦國吞並六國,完成大一統的時候,鐵器已經開始推廣並在農業中使用,但秦軍手中的主要武器還是青銅劍,按照現代的部分文獻的說法,是初期鐵器質量不達標,還不如青銅武器威力大。
且青銅是很難生鏽的,保存數千年掏出來一個青銅劍,除了表面變成了青綠色,其本質還是淡金的青銅,依然鋒利,可以劃開多層紙張。
鐵劍就不行,千年之後就是條鏽爛的燒火棍,一碰就碎。
所以課本上拿越王勾踐劍的鋒利舉例子,其實是耍了個小心機,因為青銅它不生鏽啊,拿去和鐵器比,實在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從秦國的擴張可以看出,裝備與軍製,都是影響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秦兵打出了士氣,盔甲都不要了,隻提著劍在戰場上找人殺,殺死的敵人把頭割下來系在腰間,就是軍功制度導致。
讓洛城的封建主們適應一下新的制度,楊俶也算等到了草黃馬肥的時候,此時不點兵出征黑血部族,把炎黃氏族中的“炎”統一過來,更待何時。
分封出去的領主幾乎在同一天接到楊俶的征召,這階段分出去的土地有四塊,每個領主能提供兩百人左右的戰士。
首先是洛河北岸的列山領,領主隼翼,他的軍隊以輕步兵為主,擅長突襲與運動戰,與此同時, 他還有從河灣地帶走的一群老部下大約二十人,屬於能夠正面強襲的精銳。
其次是軒轅氏族加盟的領主,軒轅驚豆,他的士兵擅使短矛,能列出圓陣拒敵,在陣地戰中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
第三個領主也在洛河北岸,就是和薛辟疆看不對眼的張登雲同志,人家是個少年領主,但很會猥瑣發育,半年來雖然沒有什麽動靜,但通過謀殺、挑撥與分化的手段,吞並了周圍四五個部族,領土擴張了一倍。張登雲的部隊主要由弓箭手組成,正面戰鬥力似乎頗為孱弱,可那少年毫不在意,竟然無視了短板,於是楊俶猜測他還有別的的手段。
最後的這個領主是新近合並到洛城的。
大夥兒半熟的部族,雍氏,他們終於不想再過苦日子看著鄰居發家致富,集體搬遷了過來,原先的老族長讓楊俶給他封了個領主當,同樣享受了洛城的技術優待,很是開心。當然雍氏沒有什麽像樣的戰士,但他們能提供一些木船和水手充當水軍,運糧運兵,還算作用不小。
戰兵共計一千五,輔兵一千,楊俶的兩千多人的大軍號稱十萬,踏上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