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正統天命》第263章 交易(上)
第二六三章

 原本的歷史線上,戚繼光掃平沿海倭寇,是從1555年開始的,也就是嘉靖三十四年,當時的朝堂上別看嚴黨和倒嚴的打的不亦樂乎,但是說白了還是強權之下的士人階層的內部矛盾,比起現在的內廷外朝大撕逼,簡直就是小兒科之中的小兒科,戚繼光出任的參將,身上還兼著浙江都司都指揮僉事的職司,權責分明,和楊尚荊這個兵部郎中截然不同,不歸中央直轄。

 畢竟大明朝能打的皇帝,加起來也就那麽三個,朱重八、朱老四算是倆,朱瞻基算半個,剩下那半個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其余的都特麽弱雞,被外朝耍的團團轉的那種,當時嚴嵩那麽牛逼,不還是因為失了聖眷,直接死球了麽?有“聖君在朝”,能夠掌控住朝堂,底下再鬧騰,也鬧騰不到哪兒去。

 可現在這個情況,皇帝根本就管不住朝堂上的事兒,弄了個叫王振的白手套,打算收攏一下皇權,表示自己已經不那麽圖樣圖森破了,可是呢,這個打算本來挺好的,而且已經實施差不多了,結果楊尚荊一拳悶下去,直接砸了個稀巴爛,文臣武將們一看,誒呦喂,正統初年多特麽好過,本來覺得王振這麽吊,內廷這麽吊,咱們老實兒地挨收拾就得了,結果你丫是紙老虎啊?為了富貴榮華、為了為所欲為、為了……不對,是為了大明朝眾正盈朝的大好局面,乾他丫的!

 於是,原本被王振收拾的差不多的朝堂,瞬間就一分為三了,勢力最大的,當然還是皇權庇護下的內廷了,所以王振收羅了一棒子外朝的小癟三,給自己搖旗呐喊,外朝的大佬們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畢竟“正統”嘛,肯定是最正統的了,沒了這個大義的名分,這遊戲也就沒法玩了。

 文官兒這邊,以楊溥為首,算是一攤兒,不過很多時候能謀善斷的曹鼐,還是朝堂上諸多外朝文官兒們的風向標,而曹鼐的上面,論資排輩還有一個馬愉,這也是個咳嗽一聲朝堂震動三下的人物,所以一旦這仨有什麽意見分歧,外朝的文官兒可能就要懵逼很長時間,而排除內閣的這些大拿之外,王文、陳鎰之類曾經給王振跪下過的,也突然如同吃了新蓋中蓋一樣,酸軟的膝蓋、骨質疏松的脊梁瞬間就直了起來。

 腰好,胃口就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所以文官兒這邊雖然亂糟糟的一片,很有點兒令出多門的味道,可是架不住把持著絕大多數的要職啊,總不能直接把絕大多數的文官兒一股腦砍了吧?那大明朝瞬間就停機了,所以朱祁鎮和王振兩個叫zhen的瞅著他們,就覺得自己虎軀狂震。

 勳貴那邊兒,沒經歷過土木堡之前,不說把文官兒吊起來打吧,勢力上肯定也要高出那麽一丟丟的,英國公張輔當年那是能和楊榮在軍略上掰腕子的,而且不是簡單的仁宗潛邸舊臣,永樂皇帝都器重他,他還有個死後追封王爵的老子,論起資歷、出身、決斷來,能把楊溥、馬愉捆起來吊著打,要不是不能就這麽和皇帝動刀子來個“清君側”,耍嘴皮子又耍不溜道,朝堂上還得靠著文官兒們輸出,勳貴們早就單飛了。

 綜上所述,這特麽朝堂上亂的和三國演義似的,要不然楊尚荊這麽個身後站著楊溥、魏國公,隱隱還站著英國公的兵部郎中,至於這麽小心揣摩李信這個都指揮使的意思麽?早就掀桌子乾他丫的了。

 楊尚荊這邊兒琢磨著呢,就聽李信微微一笑,說道:“賢侄太過自謙了些,年輕人嘛,還是要有些拚勁兒才好。”

 頓了頓,李信笑著說道:“賢侄也勿用擔心,若是有甚麽不解之處,隻管派人到杭州府尋我便是了,那海門衛指揮使安玉成……”

 一聽見“安玉成”這個名字,楊尚荊的眼睛瞬間就是一眯,如果李信想要用一個昌國衛來給安玉成贖罪,還是夠用的,只不過這是個單純的交易,而且李信無論是在道義上、還是在實質上,都佔領了絕對的高地,這並不能讓楊尚荊趕到任何的開心。

 所以他眯著的眼睛就沒睜開,接著聽李信說道:“……在海門衛已是多年,前陣子救援黃岩縣城不利,本官已經將他叫來此處,狠狠地打了一通兒板子,雖說行了軍法,卻也不堪重用了,所以本官屬意,將這安玉成調往杭州府,與杭州前衛指揮使孔道真輪換一番,本官親自督促他學習兵法韜略,以便來日報效君恩。”

 當初乾死阮隨的時候,孫原貞、方廷玉、軒輗三人調動的, 就是杭州前衛和杭州右衛的兵馬,換句話說,杭州前衛的指揮使孔道真名為李信的部下,實際上更多地要看藩司、臬司兩司的眼色行事,本身已經不算是李信的派系內的人了,所以李信這番話,也算是他和楊尚荊之間的雙贏了——孔道真是兩司的人,到了台州府之後,肯定是要聽著兩司大佬的話,堅定地站在楊尚荊這邊兒,楊尚荊以後想要調動這海門衛的兵馬,就容易的多了;而安玉成是他李信的人,調任杭州前衛之後,肯定是第一時間幫助李信穩住杭州前衛的局勢,將這一衛人馬再度掌控在李信的手中。

 不過這種程度的交易,於浙江兩司並沒有太大的損失就是了,畢竟這杭州前衛只是更傾向兩司長官,不能真個倒過去,李信為的也不是就阮隨一事反攻倒算,只是單純的亮亮刀子,證明一下自己有何兩司長官平起平坐的能力罷了。

 所以楊尚荊很慎重地點了點頭:“安指揮雖說有延誤軍機之嫌,卻也將進犯倭寇盡數剿滅,李總兵如此處置,算得上是賞罰分明了,下官佩服,佩服。”

 李信哈哈大笑,輕輕扣了扣桌子,然後說道:“話說回來,這昌國衛的指揮使,也在此處鎮守頗久了,本官欲將杭州右衛指揮使鄂飛調來,與之換防。”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