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正統天命》第399章 選擇很重要
第三九九章
  千裡當官隻為財。
  換句話說,只要能撈著錢,能舒舒服服地撈著錢,能舒舒服服地撈著他媽的大錢,誰還管其他的?別說民族資產階級有軟弱性和妥協性了,就是封建地主階級,他一樣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
  總體來說,都是垃圾。
  所以楊尚荊往鴻臚寺去的文書,就被悄默聲地扣住了,連內閣都不知道這事兒。
  畢竟吧,雖然鴻臚寺卿楊善楊思敬也姓楊,但是呢,他是京師大興人,和建安楊氏那個楊不一樣,哪怕是一筆寫不出兩個楊字,哪怕是五百年前是一家,現在的大興楊家也和建安楊氏搭不上邊兒。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楊善抖摟著手上的文書,是這麽說的,“楊尚荊以少詹事之職代三府備倭事宜,卻又想掌聯通外夷之職司,若是捅到了朝堂之上,難免又是一番廝殺,平白亂了如今的大好局面。”
  楊善其實也是羨慕嫉妒恨,他這個鴻臚寺卿雖說沾了禮部的邊兒,清貴得緊了,然而他這一路升遷的速度和楊尚荊比起來,簡直就是自取其辱,從永樂元年開始在鴻臚寺裝逼,狂噴四夷都是傻逼,博了個“雄辯”的名頭,然而這能頂個卵用?仁宗元年的時候,給他封了個鴻臚寺卿,然後他一直到現在都沒動地方。
  巴拉巴拉手指頭,這特麽都快二十年了。
  再看看楊尚荊,正統九年剛剛回京的時候,還在翰林院做個正七品的編修,誰知道出了京師沒多久,又是外朝公推,又是藩王力薦,又是內廷煽風點火,這一路就火箭一樣竄上去?哪怕是虛職,那也是特麽的正四品啊!
  而且,按照慣例,特麽的地方官回調京師,最次最次也得升一格,從三品起……
  雖然不知道自家老大心裡想的是啥,但是為下之道,那必須是老大英明神武,老大剛毅果決啊,所以鴻臚寺接觸到這份文書的幾個人當即表態,堅決擁護鴻臚寺卿,誰做寺卿擁護誰!
  “唉。”看著手底下的小貓小狗都出去了,楊善瞅了瞅時辰,站起身來往外走,差不多到了下班兒的點兒了,現在這鴻臚寺也沒個要緊的差事,他得尋思尋思晚上吃個啥,這兩天豬肉羊肉有點兒吃膩了,前些天好像聽說城南有一頭大水牛想不開了,跳崖自殺,自己是不是應該去弄條牛後腿回家過過癮?
  剛剛出了書房沒多遠,就看見右寺丞張楓張炳安站在廊下等著他,不由得挑了挑眉毛,這個張炳安也是京師人,和他是正牌的鄉黨,也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這會兒自己準備給他走動走動,外放個僉事鍍鍍金什麽的呢,畢竟黨羽這一塊兒……還是很重要的。
  就看見張炳安向前一步,臉上有點兒猶疑:“下官方才思慮良久,總覺得將那文書扣下,不甚合適。”
  這也就是張炳安,換個人過來,楊善都能噴死他,不過他還是耐著性子,問道:“炳安何出此言?”
  “下官新近看了看江南傳來的奏報,魏國公嫡子徐尚庸,如今在海上可是多有殺戮,數封奏報之中,便有近兩千賊寇被殺。”張炳安擔著幾分小心,慢慢說道,沒轍啊,自己這個上司能言善辯,也是京師聞名的,一個不小心,可能就要被教育。
  楊善聽了這話,腳下的步子就是一頓,鴻臚寺掌著四夷朝覲這塊兒的,就是這個張炳安在負責,所以他能夠拿到兵部那邊的奏報,也是合情合理的,相比之下,自己這個穩坐中樞的鴻臚寺卿,反而對這些小數據不甚清楚。
  然後就聽張炳安繼續說道:“下官告個罪兒,這東南的倭寇,實際上便是這東南士族的內耗,故此大明立國至今,歷朝多有征剿,卻是野火燒枯草,燒之不盡。前些年焦侍郎南下備倭,也沒有個好辦法,只能以備倭都司應付,卻是換湯不換藥。”
  焦宏現在是朝廷裡的大拿,張炳安擱這兒說他的閑話,要是被知道了,肯定是要吃掛落的,但是這話只有楊善聽到了,就沒什麽問題了,畢竟他們是“自己人”。
  眼看著楊善的臉上露出了思索的神情,這張炳安繼續說道:“雖說殺人的是魏國公的嫡子,可是這做主官的,卻是他楊戩楊尚荊,土生土長的福建人啊,今時今日尚不見楊尚荊收手, 保不齊……這建安楊氏已經算是說通了某些個士族,默許了他這行徑的。”
  張炳安根本就沒說戰績的事兒,戰績這東西最特麽不靠譜了,有良心的加上幾百個腦袋,沒良心的翻一番,膽大包天的直接就是幾倍的往上加,不過這也有個度,就是肯定是打了勝仗,而且真的剁了不少腦袋。
  楊善頓住了腳步,點了點頭:“炳安所言甚是,老夫險些忘了這一茬。你我雖是京師之人,可這東南的情勢,到底也是了解些的,那還上真倭寇能有幾個?斬殺個三千,便算是斬草除根了,如今絞殺了如此之多,可賊勢依舊,只能說……他楊尚荊得了東南士族的默許,開始清理一些小股的假倭寇了。”
  這個年代,南方士族的力量還是碾壓北方的,雖然說科舉有個分南北兩卷的規矩,然而吧,師資力量、家族積累等等一系列的差距擺在那,沒有聞一知十的能耐,北方人還是要差一些的,畢竟你連個卷子都做不好,誰還敢指望你能乾成什麽大事兒?
  既然楊尚荊已經得了東南士族的支持,最次也是默許了,他楊善在這兒攔人家一下,那不是平白地遭人怨恨麽?前一陣外朝傳出風聲了,打算給他這個鴻臚寺卿弄個禮部左侍郎,從正四品升到正三品,以表彰他這麽多年在外交戰線上的功勞,這個時候再出昏招,這個風聲可就真的容易變成風啊。
  所以他笑著點點頭,拍了拍張炳安的肩膀:“炳安所言甚是,老夫險些誤了大事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