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正統天命》第467章 演戲
第四六七章

 楊尚荊大婚的時候,江南很熱鬧,基本上夠得上檔次的士族、勳貴都過來捧場了,來不了的,基本上也會把心意帶到。

 當然了,楊尚荊大婚不是耍把式的街頭賣藝,他不需要“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所有的“窮鬼”,根本連門都進不去,就直接被打出去了。

 哪怕這個“窮鬼”放在外面,是跺跺腳十裡八鄉都跟著肝兒顫的人物。

 而在這段時間裡,京師也是熱鬧非凡,因為諸多駐外的大臣回京朝覲述職了,比如什麽巡撫,比如什麽巡按,比如什麽各地的值事官……

 “原貞兄,好久不見,風采不見往昔啊。”

 “廷益莫要笑話愚兄,愚兄如今這鬢角都花白了不少,哪裡如廷益這般精神抖擻?。”

 一個正二品袍服的大員和一個正三品袍服的大員互相拱著手,兩張並不年輕的臉上洋溢的全是笑容。

 周圍的一圈兒官員看著兩人,從臉上道眼神裡面,全是羨慕。

 這倆人一個是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孫原貞,另一個是兵部右侍郎兼山西、河南巡撫於謙於廷益。

 都是名震一方的大員,而且現在在外朝的文官序列裡面,地位都不低。

 孫原貞現在是浙江的左布政使,位高權重,要知道,自南方大開發之後,浙江一地都是朝廷的賦稅重地,雖說在大明朝,有著一系列的政治因素,朝廷從太祖開始就喜歡給浙江加稅,可是再加,浙江還是魚米之鄉。

 至於於謙,從入了三楊的眼睛,跟著宣宗皇帝征討漢庶人之後,地位、名聲那就是節節拔高,現在雖說還是個兵部右侍郎,正三品的官職,可是尋常的小省份的布政使,見了他都得客客氣氣的,沒辦法,於謙出身好後台硬,自己還有清名,太特麽叼了。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現在掛著兵部尚書銜兒的三個人裡面,王文、王驥這倆姓王的基本就是不被待見的,王文現在還在南方陪著豐城侯李賢,和南方士族暗地裡支持的礦賊們玩著躲貓貓。

 至於王驥,基本就是一塊質地好、手感好、效果好的抹布,還帶自淨的屬性,哪兒有反賊,直接扔過去,就像擦汙漬一樣,擦完了就扔一邊,下次想用的時候再撿起來。

 苦勞很讓人同情,但是功勞嘛……死球去吧,給幾句口頭誇獎就得了,畢竟叛徒比敵人可恨的多。

 現在掌著兵部部事的是鄺埜,出身名門,湖光宜章縣鄺氏,算是地主階級的“自己人”,但是吧,鄺埜有個缺陷,那就是履歷好看,實際經驗豐富,可是吧,科舉的時候,他是三甲出身,所以一旦比他小了七歲的於謙攢夠了聲望,他很有可能要靠邊站。

 雖說永樂年間那會兒進士含金量相對較高,可是呢,三甲就是三甲,“同進士,如夫人”這個概念雖說沒有成形,卻也是有了一個雛形了,這特麽就和五百多年之後,大學隻認“第一學歷”一樣,不是數字序列的高校,你還想在學校任職?醒醒,二道溝站到了!

 多少老教授哭笑不得、乃至眼淚吧差地看著學校的招人條例,比如“第一學歷985、211高校畢業”、“有留學經驗”之類的玩意,上著課給學生感慨:“感情我這個在XXX大學混了一輩子的,現在還不夠格在本校做老師了?”

 所以於謙這個人吧,哪怕不會抽煙喝酒燙頭,依舊是證明人類是不會進化的這個鐵律的鐵證。

 “謙便是在晉、豫兩地巡撫,也曾聽聞浙江剿倭連勝連捷之訊息,傳言如今寧波、台州、溫州三府沿海,沒說真倭,便是假倭都不剩下半個。”於謙若有所指地說道,臉上的笑意很是燦爛。

 旁邊跟著上朝的官兒耳朵瞬間就豎起來了。

 “寧波、台州、溫州”這三個地名,可是擊中了不少人的心坎,沒辦法,這地名太特麽敏感了。

 那裡有誰?楊戩楊尚荊。

 最近有啥關於楊戩楊尚荊的新聞?和魏國公徐家聯姻。

 徐家的背景是啥?皇親國戚,南京勳貴之首,定國公家血親。

 特麽的大家還在被楊尚荊和魏國公徐家的大新聞震撼著呢,你特麽就直接在這等著大朝會的當口上,還是各省主官、外放巡撫等要害職官一起等著大朝會的當口上,直接提這個?

 你們是不是想要搞大新聞?是不是?!

 感受著周圍或好奇、或驚悸、或淡漠的眼神,於謙微微一笑,又給這句話加了點兒料:“前日謙收了封家書,似乎如今那三府之中,便是連個山賊水匪都不曾見到了?”

 尼瑪……

 旁邊一眾南方出身的官僚當即吸了一口冷氣,你這是想要給楊尚荊請功吧?一定是吧?!

 我們知道你們都受過楊榮的恩惠,可是楊榮已經是個死人了啊,死人哎!人家的稱號都變成了“先太師文敏”了哎!人走茶涼,咱們講講規矩,行不行?你們搞的這麽講義氣、有氣節,這是嚴重拉高大明朝朝官的平均道德水準的事兒,這是必須要被批判的!

 你這簡直就是不給咱們這幫同僚活路哇!

 然後這幫人轉了轉眼珠子,就看見站在那邊兒牆角,低著頭做背景牆的,整個人都仿佛融入了那一抹陰影之中的楊溥,不過想要從蹲了好多年大獄、經歷過真正的大波折的楊溥身上看出什麽東西來,顯然不是這幫還很年輕的官僚們能做到的。

 所以他們決定去看看曾經修仙訪道,幫著永樂皇帝尋找過張三豐、滿天下抓過朱允炆的胡濙,希望從這位禮部尚書的臉上看出什麽東西來。

 然後他們就看見胡濙這個禮部尚書一臉興致盎然地湊了過來:“老夫近日裡倒也聽說過類似的消息,這楊尚荊在南方到底做了甚麽事,原貞你可要和老夫好好講講啊。”

 你修仙是去修臉皮的?

 所有看著他的大臣臉色都變了,整個大明能排的上號的大臣,您老人家能排到前三了吧?還有能瞞得過您老人家的事兒?您特麽在逗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