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資本家》第204章 天災人禍兵患
  自己才得到朱厚熜的信任,可剛剛臉上的憂慮,會讓朱厚熜懷疑,自己是在想後路!絕對不能讓朱厚熜有這樣的懷疑,那樣的話將前功盡棄。

  他道:“回稟聖上,臣剛剛在想,王尚書被判戍邊,說不定是個好的看端。”

  朱厚熜抿嘴不言,示意繼續往下說。

  郭勳道:“王守仁一直得不到重用,直到認識王瓊,這才得到提拔,方有後邊的件件大功。對王守仁來說,王瓊對他不僅是有知遇之恩的伯樂,還是最好的朋友。王守仁又是天降奇才,憑一已之力創建心學,門下弟子眾多,有許多在地方上也是身居高位。

  他心學的核心是致良知,他憑良知知道楊廷和不讓聖上封自己的父親為皇帝是不對的,他的弟子肯定也是這樣認為的。楊廷和一夥逼王守仁的伯樂加朋友獲罪,王守仁知道後肯定大怒,將會命令自己的弟子攻擊楊廷和。王守仁在外,咱們在裡,到時裡應外和,必能將楊廷和一夥一舉拿下。”

  朱厚熜沉吟片刻,道:“現在還不是時候!”他也覺得郭勳講得有理,不過時機尚未成熟。且不說王守仁的弟子們實力夠不夠強,即使夠強,足夠外合,關鍵是他沒辦法裡應。偌大個京城,會聽命於他,十個手指就能數得過來。如此力量,如何扳得倒楊廷和。就算把楊廷和一夥全部扳倒,一時之間他又去哪找這麽多官來充任,那整個朝廷不就癱瘓,他亦成了個光杆皇帝。

  郭勳道:“那什麽時候才是時候!如今朝堂已如亂麻一般,只有快刀才能斬亂麻,莫非聖上不想除掉楊廷和。”

  朱厚熜道:“朕不想除掉他?朕比誰都想除掉他,可現在還不是時候,朝廷現在還離不開他。”說罷,他指了指面前的一大摞奏折,說:“你們知道這裡邊奏的是何事?”

  郭勳又沒長透視眼,怎會知道那堆數量絕對在百封往上的奏折裡寫的是什麽?他抬眼去看徐光祚,想得到一點暗示。卻見徐光祚一臉迷茫,也不知道裡邊寫的是什麽?

  朱厚熜道:“這些奏折都是給楊廷和請功的,說他誅殺江彬,扶朕為帝,不管對大明還是對朕都有不世之功,讓朕封賞他。”說罷,又指了指旁邊一摞更高的奏折道:“知道這裡邊所奏何事嗎?”

  郭勳不再去看徐光祚,直接答道:“不知!”

  朱厚熜道:“這是京城還有十三布政使司的巡撫、布政使等,給楊廷和歌功頌德的。說他革去旗校工役十數萬,黜宦官谷大用等人,再革旗校、工匠、軍士等十四萬八千余人,盡除武宗時弊端。”

  郭勳聽到這裡,也就明白朱厚熜為什麽說現在還不是剪除楊廷和的時候。楊廷和在不讓朱厚熜問自己爹叫爹這件事上做的雖然過份,不可否認的是,楊廷和是個做事情的人,換個人,能除武宗時留下的弊政嗎?

  人家好不容易,托關系走門路,在京城找了個差事。這還沒乾兩年呢,你就叫人家卷鋪蓋滾蛋,而且一滾就是二三十萬人,有魄力去幹這樣得罪人的事的人還真不多。也難怪,他一回家中就聽家裡人講,朱厚熜特派一百多軍士保護楊廷和的安全。

  當時他還奈悶呢,朱厚熜為了奪權,恨楊廷和肯定恨得要死,怎麽會派軍士保護楊廷和。楊廷和又做了什麽,需要保護。原來如此!

  那些失了營生的人,哪能不恨楊廷和,巴不得食其肉寢其皮,沒有軍士保護,用不了兩日就會死於非命。

  由此他也十分佩服朱厚熜,既使恨楊廷和恨得要死,也能公私分明,一碼歸一碼。楊廷和做的事對大明好,為朱厚熜他就能派兵士保護,不會為了私怨而看笑話,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不過話又說回來,朱厚熜也不得不這樣乾,大臣們的奏折都堆成山了,他若不這樣乾,讓大臣們如何看他。

  由此可見,等將來鬥敗楊廷和,朱厚熜也不會拿楊廷和怎麽辦?說一千道一萬,楊廷和是對朱厚熜有恩的人,沒有楊廷和,朱厚熜也當不了皇上。朱厚熜絕不會乾出,讓人說他忘恩負義的事來。這也是,換個皇帝,早氣得起刀兵奪權了,朱厚熜卻不願起刀兵,非得用大禮儀來據理力爭的原因所在。

  朱厚熜這時又指了指第三摞奏折,冷笑道:“知道這裡邊奏的是什麽嗎?甘肅總兵與巡撫不和,五衛軍大亂,死傷數千人。俺答人入寇固原等地,燒殺搶掠,死傷一萬余軍民,牛羊無算,毀屋無數。常州府大風雨,潮如海,如是三日,死數萬,饑人相食。浙西數千裡海嘯,找不到一間完好的房屋,死人無算。”

  他頓了頓,接著道:“吳江大風,刮起太湖水高丈余,三十裡內房屋盡沒,死人無算。崇明颶風,平地起浪丈余,死人無算。松江府海風大作,平地水深二丈有余,江海混成一色,死人無算。樁樁件件,皆是百年未有之災。

  “還有,青州礦工造反,死人無算。河南陝西數地, 皆有刁民假借白蓮教造反。嘿嘿,我不當皇上,什麽事也沒有。我一做皇上,天災人禍兵患接踵而至,什麽意思!”

  郭勳與徐光祚同時低下了頭,大氣都不敢出一口。這是什麽意思?這還能是什麽意思?很明顯,這是楊廷和一夥在警告朱厚熜,關於封他父親為皇帝的事,不合天理人倫,上天已經生氣了,你還是消停吧。

  也難怪,他們兩個進來時,朱厚熜會把眉頭皺得那麽緊。

  朱厚熜又道:“有人上奏折,說這一切都是張璁妖言惑眾所致,讓我將他處死。”

  郭勳知道,朱厚熜是絕不會殺張璁的,畢竟張璁對禮儀研究的十分透徹,是在此場大禮議中能否戰勝楊廷和一夥的關鍵人物。沒了張璁,朱厚熜在大禮議這場較量中必敗無疑,奪權也就成了泡影。

  他問道:“聖上打算拿張璁怎麽辦?”

  朱厚璁道:“幸好張璁只是個新科進士,人太過卑微,楊廷和一夥也沒把他放在眼裡。昨日,我已跟楊廷和做成買賣,留張璁一條小命,去南京乾個閑差,免得他在京城礙了楊廷和的眼。至於楊廷和,則勉強同意朕封父親為帝。事情暫且就這樣吧。”

  郭勳知道,帝與皇帝雖說僅差一字,可待遇卻差了十萬八千裡。最起碼的一點,皇帝是能配享太廟的,帝卻無法配享太廟。可他也是個做大官的人,知道雙方暫時誰也無法拿下誰,隻好偃旗息鼓,好儲備力量以待來日再戰。

  徐光祚也看清了目前的形勢,道:“用不用通知王守仁,讓他暫時忍耐,莫性急之下壞了聖上的大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