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見到胡瓜的人都在後退著,最後縮到池塘後的一個院落前,然後一個長須老翁從裡面被兩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攙扶出來,老翁雙手顫抖著看著夕陽余暉下的胡瓜,嘴巴動了動,不知說了些什麽。然後他身邊的一個中年人對他做了一個長揖,這才轉身出了院門,隔著池塘對胡瓜喊話道,“年輕人,你可是從山外而來?”
中年人口音怪異,不過胡瓜好歹也是網絡時代的人,加上班裡也有不少外省人,各種口音聽習慣了,多少也猜出了一些,於是點點頭,“是啊,大哥,請問這裡是什麽地方?”
中年人做了一個長揖,然後起身,朗聲道,“此處乃桃花谷,貴客遠來,未曾遠迎,還望恕罪。”
中年人的禮儀有些像漢禮,又有些不像,胡瓜忙依樣行了一禮,“不客氣,不用客氣。”
中年人微微楞了一下,猜想大概那是他的禮儀用語,於是側過身子,做了個請的手勢,“煩請貴客下來一敘。”
村民們雖然都收縮在一起,不過一個個面上並無狠戾或畏懼之色,更多的到好像是對他突然出現的好奇,尤其幾個孩童,靠在大人腿上,吮吸著大拇指睜大眼睛好奇地看著他,胡瓜想起了外套裡昨天特意買來哄小郭旭的發條玩具,於是從山洞口走過來,踩著池塘上的石板橋來到村民們聚集的地方,先不說話,而是從上衣口袋裡取出一個黃色的塑料猴子,上了發條後對站在最前邊的一個垂落著頭髮的女童眨了下眼睛,然後把猴子輕輕放在青石板上,他的奇怪動作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然後隻聽得“啪嗒”一下,上了發條的猴子猛地一個後空翻,然後穩穩地站住了,小女孩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其他幾個躲在大人身後的孩子也鑽了出來,一起蹲在地上圍著青石板看,連續翻了十幾個後,最後一個跟頭因為發條儲能耗盡,沒站穩摔倒了。
孩子們這才歡呼一聲,顯然對這麽神奇的玩具感到不可思議。
雖然孩子們歡喜的緊,不過大人們卻好像不以為怪,等胡瓜站起後,剛剛看到的老人已經被兩個中年人攙扶過來,眾人給他讓出來一條路,老人來到前面,對他拱手行禮,“小兄弟,敢問你是如何進入桃花谷的?”
老人頭髮胡子皆白,雖然行走已經不便,不過身子卻是筆直,絲毫沒有耄耋之態,說話時也是底氣十足,聲清氣朗。他問的不是從哪兒進入的,而是問胡瓜如何進入的,胡瓜一直聽不明白其中的關節,於是隻好說道,“大爺,我丟失了兩隻羊,還有一條狗,於是在我家的院子裡找羊的時候,誤入寶地,還望恕罪。”說著又學著剛剛中年人行禮的方式作了一揖。
他這個樣子完全是剛剛被中年人帶溝裡了,老人倒是沒說什麽,而是做了個請的手勢,“無妨無妨,貴客裡面請。”又對剛剛隔著池塘和胡瓜喊話的中年男子說道,“桃根,一會兒你去山下幫這位小兄弟找到他的兩隻羊。”
這時日已西沉,胡瓜才猛然想起到底什麽地方不對勁,因為他進來的時候是剛剛早上,太陽還沒完全升起,而穿過光幕後,桃花谷裡竟然是另一個時間節點,難道這個桃花谷竟然是在米國不成?否則的話,為什麽我的前溝太陽還沒升起,這裡卻是太陽將落的時候?
胡瓜隨著老人進入屋內,在堂前的幾前的蒲團上盤腿坐下,不過隨後見另一個中年人跪坐在那裡,也忙跪了起來,
老人見他的行為與谷裡人有異,於是呵呵笑道,
“小兄弟自行就坐就好,不必拘束。” 才跪了一下,胡瓜就覺得膝蓋有些疼,蒲團應該是山草之類的編制而成,硬的直硌人。
聽了老人的話,胡瓜又重新盤腿坐下後,對老人點點頭,表示感謝。
一個挽著一個簡單發髻的女孩子用黑色托盤端了杯水上來,輕輕地放在胡瓜面前的幾上,行了一禮後離開。老人做了個請的手勢,“寒舍簡陋,招待不周,小兄弟請先飲口山野泉水釀造的桃花釀。”
胡瓜早上飯也沒有吃,冷著肚子,也不渴,隻是端起面前的三足酒杯喝了一口,桃花釀清冽微甜,要比胡瓜喝過的清酒好上一倍不止,胡瓜很想用一些高大上的形容詞來形容一下清酒的香甜可口,就是搜腸刮肚也找不到一個來,最終隻好說了一句,“很好喝。”
老人雖然穿著粗布麻衣,但言談舉止自有一番風度,等胡瓜放下手中的三足酒杯,老人開口問道,“敢問小兄弟,如今外面如何?”
胡瓜想了想說道,“社會和諧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心裡一動,又問老人,“大爺,你們遷到這裡多久了?”
“我等乃是先趙遺民,為避強秦禍亂,遷居桃花谷,如今已是四千五百年了。”
“四千五百年?”胡瓜差一點跳起來,秦始皇滅趙國是哪一年他不清楚,不過統一六國的時候他卻清楚地記得是公元前221年,今年是2018年,也就是說,距今是2239年,這個四千五百年又是個什麽鬼?難道山谷裡的人有什麽特殊的計年技巧?
想到這裡他也就不多問了,而是說道,“那麽這麽多年來,谷裡的人就沒有想過出去看看?”說著炯炯地看著老人。
他本以為老人會回答說住著習慣了之類的,隻是卻見老人苦笑一聲,“出口倒是有,隻是我們根本就出不去。”胡瓜微微頷首點頭,隨即又覺得哪裡不對,大爺說的是出不去,可不是不出去,於是一下子站起來,“大爺,你是說我回不去了?”說著就要回到山洞前查看。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老人說道,“我的意思是,隻要是谷裡的人,根本就穿不過那道牆壁,外人倒是無妨。”
“外人?”胡瓜一下子就想起了初中時課本上所學到的那篇《桃花源記》中,所提到的那位武陵人,於是問道,“是個漁夫?”
“不是,”老人搖搖頭,“是個打魚的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