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之廚神天下》第134章:烈陽就是趙天?!
青年約莫二十余歲,生得細眉細眼,長鼻頭,一看是養尊處優慣的,那顯然因縱欲過度而呈現病態的臉上泛出少見的紅光。

他對右首叉手端立的一位黑臉武人道:“張愛卿,朕今兒特別高興,日裡召見的這嶽飛,以品秩之低卑,奔疲之偏師,竟克複健康,去我大宋懸額利劍;又獻俘八名韃子,使朕得知二聖消息;還尋回朕流落民間的一個妹子,加上另一妹子自金逃歸的消息,這喜訊連連,朕不勝感慨……其一人建三大奇功,朕覺得給他的賞賜太少了,如此人才,怎無人早日上薦?”

原來這青年便是大宋當今天子趙從願了,“天子面前不可隨意”,難怪這大夏天裡,那張姓黑臉武人也穿得端端正正的,金甲之上更披一件藍色綢袍,看其模樣,應該是員地位不低的大將。

其卑躬一禮:“陛下聖明,臣張俊有失察之罪,嶽飛確忠勇可用,宜優擢之;二聖無恙,大宋之幸也;荷福、柔福帝姬歸來,可喜可賀。臣聞荷福帝姬在兀術船上親見和氏璧再現,不知是否有其事?”

這“荷福帝姬”便是襄晉公主的封號了,卻緣由那宋徽宗的著名昏君在位時的一道旨意,將公主改稱為帝姬,然遠不如那淵遠流長的“公主”稱謂深入民心,只在官家場合出現。

趙從願面色一沉,拿起手邊一黃色奏折扔給那叫做張俊的大將:“這是來自淮南東路的密劄子,你看看吧。”

張俊飛快看了一遍,抬起頭,卻不敢擦拭兩頰熱出的汗水,任其滴落下來,誠惶誠恐地發問:“陛下,這烈陽是何許人也,和氏璧怎到了他手上?”

趙從願看也不看張俊,目光只顧盯著廳上的相撲女子,似回答又似自言自語道:“密劄子言他曾被被韓世忠軍擒獲,又被撻懶部所救,可是襄晉明明見他與金兀術是對頭,而和氏璧本在金兀術處,乃襄晉命他盜出,密劄子卻報他是韃子奸細,自家人偷自家人的東西,這豈不是自相矛盾麽?”

張俊在旁低頭沉吟,緊張地思索該如何對答,終不敢肯定地開口:“陛下,這或可解釋,據臣所探,金人內部並不和諧。粘罕以軍功自大,與金廷嫌隙日深,金主便扶植三太子訛裡朵與之抗衡;而近年四太子金兀術、金主之弟撻懶權勢漸起,這幾賊各成派系,互有矛盾,或許這烈陽屬於撻懶一派,亦未可知。”

趙從願微微頷首:“倒也有此可能,朕只怕金人利用這和氏璧掀風作浪,亂我大宋民心哪,來人……傳旨下去,著令全國通緝烈陽,淮南各路鎮撫使全力檢索,定要奪回和氏璧!”然而,趙從願卻不知這烈陽恰是那日逃脫的趙天。

又數日,近午,萬裡之遙的北地,一汪碧波蕩漾、無邊無際的巨湖邊,熾燎燎的太陽下,竟是難得的一片清涼,這就是大金權臣們的避暑勝地——白水泊(今內蒙黃旗海)。..

搖曳起伏的蘆葦浪中,鼓號齊鳴,一頭壯鹿由遠而近奔來,忽然倒地不起,脖上鮮血汩汩而出,原來一隻火紅羽箭穿頸而過。

一隊黑衣騎兵急弛上前,下馬抬起獵物,發出女真語的高呼:“左帥神箭!”

一位鬢角斑白的女真紅袍老者打馬出現,飽滿的額頭連著刮得精光的前腦殼,兩條系紅絲的粗長辮子飄在後腦,精神矍鑠無比。

其後緊隨幾個持弓搭箭的錦衣女真人,各人肩頭俱立著一隻體小凶健的海青兒,這青鳥兒只有大金王族大將才有資格擁有,看來這幾人皆為女真宗室的高級將領。

那老者撫須回首哈哈大笑:“年紀大了,

眼神還行。”幾位女真宗室亦連聲讚歎:“左帥神威不減,乃我大金之福。”

當時金人之中,被尊為左帥的只有一人,那便是軍功最大、才能最高、為金主所猜忌的大金左副元帥——完顏粘罕,其時年已五十二歲,身手依舊敏捷不凡。

粘罕並沒有在同僚的讚譽聲中飄飄然,而是冷哼一聲:“我神威不減,可我大金軍威呢?兀術敗走江南,撻懶阻於楚州,婁室陷於川陝,這還是那‘滿萬則無敵天下’的女真勇士麽?唉,兩河既取,中原地還由中原人自治為好。高慶裔,推立劉豫之事辦得如何?”

一落於最後的文官喘籲籲地騎馬趕上來,聽名字便知他為漢人,卻夾於這班大金宗室貴胄之間,自是粘罕的心腹。

高慶裔揚聲道:“一切順利,只是這劉豫出身低微,雖以‘萬姓推戴’之策相助,亦有些難服民心,若那復出於世的和氏璧在手便好了。”

“和氏璧?”粘罕被勾起了心事,懊惱道,“號稱我大金頭號勇士的兀術,竟看不住一塊石頭,實乃丟人!據聞竊璧的還是被我大金一舊奴叛卒,更加可氣!谷神,你可曉得此人?”

一披著紫色披風、留著兩撇翹胡的男子應聲而出,其相貌俊雅,看不出實際年齡,一雙眼眸閃爍不定,說不出的詭異,在一眾女真人中特別扎眼。

谷神應道:“回左帥,那人名叫烈陽,本是漢人,於一海島上被撻懶之女楚喬所獲,收為奴屬,倒也立了幾件功勞,升至百人長。後來他卻臨陣叛敵,竄到江南加入紅巾兒,黃天蕩裡被兀術被俘,以出蕩之秘活命,兀術軍賴此突圍,和氏璧便是那時落在其手。他又逃入韓世忠軍,兀術火燒韓軍後,他為撻懶部穆昆明所擒,卻又被紅巾兒所救,此後再無消息。不過聽聞宋廷已發令通緝,由此看來,他並未歸宋。此子來歷不明,行事詭異莫測,絕不可小覷,若另有他謀的話,假以時日,或成大患。”

這一番話大約是當時關於烈陽最詳細的描述了,竟將他墜入這時代後的蹤跡說個不離十,更作出接近真相的精辟分析,這谷神是何許人也?

粘罕頗為嘉許道:“谷神不愧我國教神使,靈通萬裡,依你看,此事該如何處置?”

那大金國教薩滿教把世界分作三界:上界為諸神所居,中界為人類所居,下界為鬼魔和祖先神所居。

所謂“神使”,即溝通神界與人界的使者,通俗地說,是個高級的神棍兒。

這完顏谷神以通變如神著稱,並非一味故弄玄虛,倒有真才實學。

他是女真文字的發明者,精於謀劃,女真滅遼、建國等大事件,都有他的手筆,乃大金頭號謀士,在軍中擔任右監軍,地位僅次於粘罕,烈陽的蹤跡自是瞞不過他。

谷神答道:“和氏璧固重,不及軍情之重,聞張浚在川陝集結大軍,欲與我軍決戰,目前當以軍務為先。谷神以為,待兀術與撻懶合軍破楚州後,速調兀術軍北上,與婁室會師攻陝,留突合速協助撻懶主持淮南戰場。至於那烈陽小子麽,可著令兀術、撻懶就地搜索,我再請出教尊大神南下拿他,只要和氏璧沒落入宋廷之手,諒它飛不出我大金掌心。”

粘罕一拍手:“好,勞煩谷神擬令上報郎主,下傳各部,待入秋後全力攻陝……”

這是一個炎熱的夏季,來自北國、不耐酷暑的大金軍團暫時處於全線退縮的狀態,暗地裡卻磨刀霍霍,等待入秋後弓勁馬肥那最佳攻擊時節的到來。

在兩軍呈拉鋸戰的淮南大地上,大宋管轄區和大金佔領區內,包括各義軍勢力范圍,出現了一個空前罕見的統一行動。

各交通要道,城門隘口,關卡林立,戒備森嚴,每一個過往行人皆被嚴加盤查,一一對照關牆通緝榜上一張醒目的少年畫像後才可放行。

而有機會出入各方佔領區的行商走販不免留意到,各地通緝榜上的畫像何曾的相似,再仔細留意,便可發現那通緝人犯的名字竟然也相同——叫作“烈陽”。

這真是天大怪異之事,敵對的宋金兩國連同魚龍混雜的民間武裝,張榜通緝同一個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個人類戰爭天條,第一次被一個人打破了,這個破壞常規的家夥到底是誰?

烈陽——這個仿佛橫空出世的名字在大江南北、淮河兩岸迅速流傳起來,有心人更注意到,正有越來越多的各色人等湧向這正處於兵荒馬亂中的淮南東路。

各路豪傑、各國武士包括西夏人、高麗人都出現了,他們交替在這片土地上逡巡搜索著,彼此秘而不宣,心知肚明,只是為了一個小子和一塊石頭。

然而,烈陽如同他的憑空出現一樣,無聲無息地消失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仿佛他從未來過這個世界一樣。

但是關於他的傳言卻越來越多……

有人說他是金人的大探,化身千萬,金兀術所部逃出黃天蕩,便是他的功勞。

有人說他絕對不是漢奸,而是宋人臥底金軍的諜子,專門刺探金人的情報,為漢人奪回了久已失傳的和氏璧。

又有人說他既不是金探、也不是宋諜,而是一位濟世救民的少俠,曾救下楚州的百姓,也救過抗金的義士。

更有人說他其實是一代梟雄,正在密圖大事,開創霸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