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宋之風起雲湧》第385章:大動作
 比較特殊的是當年孝賢皇后和兩宮皇太后設立的義撫堂,由於戰爭基本停止,現在需要收留的戰爭孤兒已經很少,只有部分地區因天災和民變導致的孤兒。【卓越全本小說網】之所以還沒有撤消義撫堂,是因為太上皇周昚懷念皇后,不忍取消。

  這時,江公公從外面走了進來:“兩位陛下,安平王和定義王兩位殿下來了。”

  “有請。”

  周複還是老樣子,對禮儀根本不放在眼裡,登基前就跟自己的家人打了招呼:在外朝擔心文臣們的諫章,執行君臣禮儀;回到宮裡一切照舊,他沒興趣看自己家裡人行禮、還禮的。

  所以,周適和周平進來的時候,夫妻兩個還在看冊子,兄弟倆也沒行禮。

  等坐下來,年輕直率的周平才不會跟周複客氣,伸手拿了一本:“皇兄和皇嫂看什麽這麽入神?”

  掃了一眼,然後周平的眼睛就瞪圓了:“嗯?皇家還開賭場?開玩笑的吧?”

  安王周適也吃了一驚,連忙取過一本,翻看了幾頁,笑了起來:“平弟,你這話可千萬不能在外臣跟前說,會被人笑的。”

  “適哥,你好象知道這是怎麽回事?”也不明白的馬憶靈,這會兒好奇的問道。

  周適看了正在研究冊子的周複一眼,好笑的問道:“惇弟,你不會也搞不清楚這些產業是從哪裡來的吧?”

  “我從來不知道皇家的產業究竟有多少,怎麽會知道它的來路?”周複頭也不抬的回答。

  “陛下還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除了皇莊和田地,這些產業大多來自‘沒入宮中’。”

  周複懊惱的在自己頭上拍了一下:“咳!我怎麽這麽笨,居然一點都沒想到。”

  周適笑著搖搖頭,自己這個二弟還真是一時糊塗一時明白,這麽個聰明人卻常在一些常識問題上出笑話,好在他明白的時候多:“沒收犯有大罪的罪犯財產時,有一部分就要歸皇室,這就是‘沒入宮中’。管理這些產業的應奉局有的時候會把它們變賣,但大部分會留下來。至於,它們每年收入多少,根本是筆糊塗帳。當初母后在的時候,也曾經清查過,但沒多久又恢復原樣。”

  “為什麽?哪有搞不清楚的帳啊。”馬憶靈從小看著家人經商,帳目清楚、明了,當然不明白這宮廷和朝中的彎彎繞繞。

  “不是帳搞不清楚,而是利益的問題。”周複把手上的冊子放了下來,指著翻開的一頁:“你們看看,這是臨安附近的一座皇莊,佔地足有兩千多畝,莊中光佃農就有幾百戶。結果,近三年的經營居然是虧本!你們相信嗎?”

  “怎麽可能?!這些年臨安附近風調雨順,百姓們的收入都提高了,皇莊應該不用交賦稅之類的,怎麽還會虧本?”周平莫明其妙的撓撓自己的頭,皺著眉頭問道。

“你這個從來都沒參與經營的人都看出來不對,我們那些管了多年皇莊的主管們居然看不出來,這會是個什麽事兒?還真當我們皇家的人都是傻子了。”周複冷笑了一聲,“啪“的合上了書冊:“不要說別的,光這皇莊,朝中有膽識的臣子就曾經多次上奏,要求解決皇莊侵佔百姓良田、仗勢欺人的問題。好啊,惡名皇家來背,好處全讓那些貪婪之輩給得了。”

  “惇哥,我們不能任由這幫家夥吸血,還要被臣民們罵。”周平年輕氣盛,馬上建議。

  一邊的周適看著周複那詭異的笑容,不由的打了一個寒戰,猛然想起自己被逼著接掌監察台的情形,再看看義憤的周平,不覺搖了搖頭:完了,周平是送魚上案板,這清查皇莊、田地的苦差使他是躲不開了。

  看周適在一邊搖頭,周複當然明白他的想法,才不會有不好意思的感覺,反而很得意自己的創意:“平弟,既然你對這幫家夥如此厭惡,好,我就給你一個機會去整整他們。我明天就下一道旨意,你負責接收應奉局代管的所有皇莊和田地。”

  “行是行,可我又不懂實務,怎麽查?”周平還沒明白自己是上了鉤的那隻小魚,反而很高興的答應下來,只是擔心辦不好差使。

  “簡單,我調人給你。你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把這裡面的貓膩都查清了。”周複馬上解決了自己弟弟的擔心,語氣很淡、可說出來的話,卻嚇了大家一跳:“自從登基以來,我還沒有動手殺過人,這些人是不是覺得我的脾氣太好了。當年清查大宋家底的時候,早就打過招呼,他們看來是忘光了啊。 很好,就從皇室的產業清查開始,看來是時候提醒一下諸位臣工,該殺人的時候,我的刀子也不比迪古乃鈍!”

  第二天,天子周複旨意下達,定王周平負責接收所有皇室名下的皇莊和田地,被封為北侯的何義負責接收其它的各項產業。這兩人都有清查和追還資產的全權,而幫他們核算的全是原太**的屬吏,經驗豐富的很。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位天子只怕又有大動作,大宋朝廷又要經過一輪新的清洗。

  旨意出去了,天子周複就不再多管,他從來都不會乾預自己臣下正在乾的事。任務下,他就只等結果,由著臣子們揮,這也是長風道長常常用來教導徒弟的方法,周複學得好的很。所以,太**的屬臣們往往很有擔當,因為主持事務的機會多嘛。

  天子周複也不是偷懶,而是實在分不開身:因為新帝登基之後的第一次全國大考又要開始了。依大宋的科舉制度,每三年進行一次全國性的大比。過去,光是有關文士的科舉就有數種之多,天子實在是覺得太過麻煩。他主政的時候就在盡量的縮減科舉種類。

  經過幾年的實驗,這次又是新帝登基後的第一次科舉,天子下詔,將科舉制度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原來作為作官資格的“進士第”雖然保留,但把科目縮減:隻留下了詩詞、策論和明經三科。而且不再規定所謂的考試專用書,也就是取消了科舉隻考四書五經的限制,考官盡管出題、考生盡管揮,只要言之成據都可以,這對考生水平的要求可就大大提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