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宋之風起雲湧》第386章:把柄
另外,天子將原來與文官進身考試分開的武舉,和剛剛舉行了一界的“雜舉“--即雜學考試也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全國考試。這也是周複故意為之,合在一起考試,同樣授予考中者以“進士第”的榮譽,這樣能夠讓百姓把武舉和雜舉等同於進士考試,從而提高軍人和伎官在社會上的地位。

這樣,大宋新科舉就由文舉、武舉和雜舉三大類組成,文人、武人和雜學之人在同一平台上考試。

這下可好,諫阻新科舉製的奏章又是成筐的往宮裡抬!

如果按新科舉的方法,士林向來都看不上眼的武人和雜學中人就要和他們在一起參加國家考試,享受和他們一樣的待遇。漸漸的,這些新“進士”多了,自然而然,士林獨尊的地位就會被取消,文官們當然無法接受。

對這些奏章,天子連看的興趣都沒有,直接無視。按步就班的選擇趕赴各地的主考官,安排考試時間,,等各地的主考官已經相繼離京上任,諸位上折子的文官們才現:自己的奏章又丟到水裡頭去了,皇帝根本沒看。

給皇帝憋了一肚子火的眾文臣正準備聯合起來,好好的跟自己的主子評評理。

結果,剛剛把文人們氣倒了的天子周複,立刻又給士林吃了顆甜棗:下旨將各地的義撫堂增建成基礎教育機構,歸翰林院管轄。當然,收留孤兒還是要繼續做下去。

與原來民間的私塾相對應,義撫堂更名為“公塾”,為大宋的平民百姓提供基礎教育。而且,公塾不僅不收學費,還免費提供給學生們書本和一餐午飯。

此旨一出,立刻化解了朝野對天子改革科舉的不滿和質疑,朝中一片讚譽之聲:這也是因為大宋的學習費用實在是過高,不少孩子因此失掉了求學的機會。天子這樣做,明顯是幫助儒家擴大對下一代的影響,文官們當然滿意。

他們哪裡知道,天子周複的想法才不是要擴大儒家的影響,而是根本不讚同過去的“愚民”,認為要想百姓明理,讓他們多讀點兒書是條捷徑。更何況,大宋振興所需要的人才非常的多,現在的培養制度所出的人才遠遠不夠。

而且,公塾中所教授的不僅是儒家經典,也有所謂的“雜學”。公塾的教儒家典籍的教師由當地從秀才中選撥,教雜學的老師由臨安公學派出。

等文官們回過味兒來,這公塾制度已經定了型,改都改不了。他們也就隻好自己安慰自己:雜學也得學習儒家經典,孩子們只是多學了一樣。

沒過多久,負責研究經濟和商法的戶部侍郎、樞密直學士洪遵又給了天子一個好消息:奉周複命令,從隆興十七年就開始的新法制定已經基本完成,明年《大宋經濟法典》就可以正式頒布了。

當洪遵帶著自己的一幫子下屬,小心的把足有半尺厚的《大宋經濟法典》草本送到大殿上的時候,就連最守舊的老臣也沒有什麽其它的表示,都是一臉的讚歎之色。

第六節

這也不奇怪,大宋商業達、經濟繁榮,重視農工商貿。在汴京的時候,朝廷就曾經相繼出台過專門的法規來規定某一方面的經濟運行,比如鹽法、酒法、茶法等等。

在宣和年間,由於商貿展迅猛,再加上經濟往來的規模龐大,朝廷還特地下旨建立起了“錢莊”,也就是管理交子的專門機構。不僅可以憑交子換取現銀,而且,只要有商家擔保,還可以貸取臨時的周轉資金。

如果不是後來主政的蔡京媚侍皇帝,過度的消耗國庫存銀,使得交子的信用崩潰,也不會有後來由於交子貶值而導致的經濟動蕩。

那次動蕩沉重的打擊了當時的大宋經濟,使得大宋在天災上又加上了**!正是由於之前的教訓,天子周複才會對商法如此的重視。當還是太子的他看到洪遵所寫的《貨幣流通度論》之後,便把當時還在當翰林學士的洪遵調到了戶部,直接把制定新法的任務丟給了他,只是要他盡量制定出一部較為完善的商法出來。

被委以重任的洪遵卻對太子說道:如果僅僅制定一部商法,大宋已有的夠全面了,而且也不是他本人的專長。除非是制定一部全面的經濟法, 那還可以考慮。

太子是不管結果,由他去揮,至於人錢物,盡管提。

七年多的時間裡,洪遵幾乎調集了大宋境內所有的經濟專家,甚至還以朝廷的名義,多次征召各地巨商雲集京師臨安,討論有關經濟法的問題。

當初的臨安論戰,也給洪遵了抓人的機會。他和自己的手下在各個場地裡亂轉,凡是他看上的,主政的太子一道旨意,對方不來也不行。

這部《大宋經濟法典》可以說是從古到今對經濟的一次經濟規律總結,涉及到了國家、社會和個人的經濟活動,以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分配,提出了不少前的構想。比如城市改造時涉及到的拆除百姓房屋的問題,在汴京時就有專門的拆遷法令,此次經過改進,列入了《征用統述》一章。

也正是因為達的商業給大宋帶來了新生,帶來了突飛猛進的展度,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財富。就是最守舊的儒者也不敢說放棄如今經濟的繁榮,再加上天子對經濟運行的重視,此部經濟法典的出台正是時候。

經過天子和眾臣協商,《大宋經濟法典》將會印製成冊,明天下各地,由官府印刷工場負責,盡快的將它印刷出來。

《大宋經濟法典》正式頒布將從天子周複的年號——重興元年一月一日開始,之後,所有大宋的經濟和商業運行都將根據法典進行管理。

由於制定和完善了經濟法,等於是定下了大宋經濟未來的展方向。立下大功的洪遵立刻被天子擢升為戶部尚書一職,並授予端明殿學士。其他參與制定的人員各有封賞,按自身的才華各升要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