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宋之風起雲湧》第377章:由著他來
 “是,父皇,憶靈兒記住了!”

  馬憶靈剛想向天子跪下,卻被他拉了起來,拍拍她的肩膀,然後掃視了一圈眾人:“還有你們大家。惇兒只要記住你當初的誓言,朕相信你就一定能做個明君。朕也希望大家能和以前一樣同心同德,共同協助惇兒把大宋治理好。”

  周昚說到此處微微一笑,然後指向愛妻的靈位:“朕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宋恢復山河的一天,在朕離去的時候,可以昂挺胸的去見已經逝去的人。當然,就算不能親眼見到收復舊地,至少朕相信能夠看到大宋美好的未來。”

夜深了,大家已經散去,除了一些值夜的內侍和宮女,就只有周複和馬憶靈留在了母后的宮院中並肩而坐。這是周複堅持的,他要和心上人一起為母后守夜,和母后談談心。

  反正他們的婚期還只有不到兩個月,大家也不想白費力氣來勸這個不喜歡守規據的皇太子,勸了他也不會聽。乾脆由著周複的意思來,不管他們了。

  “母后究竟是個什麽樣的女人?讓父皇到現在還是念念不忘。”馬憶靈和周複一起仰望著晴朗夜空中的星鬥,小聲的問道:“我聽爺爺他們提起來的時候,總好象是聽到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女子似的。”

  “一個是穩重、賢良、謙和,另一個卻是囂張跋扈的過分,是不是?”周複看了看身邊的馬憶靈,然後歎了口氣:“那都是母后,卻又都不是。當初我也不明白,母后的變化怎麽會那麽大。直到我親自主政了幾年之後方才明白:不是母后自己要變,為了大宋、為了親人,她必須改變,哪怕是痛苦一生。”

  “我真的不懂,母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宋,為何這朝野之中對她的評價,仍然是那樣的不一致,還是會有人在背後指責她不守婦道?”馬憶靈轉頭看向周複,臉上出現了迷惑不解的表情:“惇哥,難道這禮儀規據比國家的興亡還要重要嗎?”

  “當然不是,禮儀規據只不過是那些儒臣用來控制朝政的借口,這話可是先皇、我的皇祖父說的。”周複想起那些可惡的守舊之臣的所作所為,冷哼了一聲:“重要的不是規據,而是他們掌握的大權!為了保住士林獨尊的地位,這些所謂的‘忠臣’、‘良臣’什麽都乾的出來,我們的路很長呢。”

  “那以後我該怎麽辦?就像父皇說的,當個隨性而為的太子妃嗎?”馬憶靈雖然從小生活在大食,那裡雖然也有男尊女卑,但馬家是商人之家,她又從小受寵,規據什麽的守的自然也少。

  如今,馬憶靈即將成為大宋的皇太子妃、未來的大宋皇后,面對著未來的道路,心中並不是很安定。

  人不在大宋,並不代表馬憶靈就不知道大宋禮儀、規據的厲害,連與國家有大功的孝賢皇后虞水靈,都拗不過這些禮儀規據,導致了她過早的離世,自己不過是因為皇太子周複的喜愛才被立為皇太子妃,自會有所擔心。

  “憶靈,我選擇你,並不僅僅是因為你的個性像母后,剛才的話是在開玩笑,想要寬大家的心。我選你,是因為緣份。”周複轉頭專注的盯著馬憶靈大大的眼睛,慢慢的說道:“我對父皇說過,我想找的,是能夠同心同德、禍福與共的貼心人。可在大宋這樣的地方,這樣的機會太難得了,這樣的人也太難找了。父皇和母后、嶽雲舅父和景姨,都是因為戰亂才有機會相識、相知。我們相處的時間還是太少,但至少我可以確定你和我能夠共同生活下去。現在,我真的不後悔選擇了你。”

  “惇哥,我從小就不怎麽守規據,只怕那些臣子不會輕易饒過我的。而且,按大宋朝廷的嚴規,外戚是不能參預朝政的,我們一成婚,父親他們都得和當年的嶽王一樣,退出朝廷,這對你……”

  “放心吧,憶靈,我可不是脾氣好的過度的父皇。你盡管按你本來的樣子生活,有我幫你擋架,父皇不也是這麽說的。看到月月了吧?她不也不喜歡守規據,也生活的很好。”

  周複看著馬憶靈擔心的表情,溫柔的將她有些涼意的小手握在自己的手中:“至於嶽父他們,根本不用管那些臣子的胡說八道。外戚不能參預朝政的舊規,我早就打算廢除,這是開端。就算母后已經離去了數載,但嶽、張兩家的舅父、表兄弟們仍然算是外戚,如果他們也不能參預朝政,我就會損失一大批良將;再加上嶽父他們的被迫離開,又要損失一批良臣,這不是自己拆自己的台嗎?我才沒那麽蠢。”

  停了一會兒, 周複向天空一指:“看,憶靈,民間的百姓都在傳說,母后已經成神,成了天上的星辰。我相信母后在天上看著我們,一定會保佑你和我,庇佑大宋。”

  “我也相信母后已經成神,惇哥,希望我們也能像嶽雲舅父和景姨一樣,能夠不離不棄、一生相守。”

  “一定會的,我相信!”

  兩人相視一笑,不再開口說話,而是手握手、肩並肩一起抬頭看向星空,默默的向著天上的星辰、在心中禱告:“母后,請您在天上看著我們,保佑我們能相伴一生。”

  為了讓大宋的臣民們知道大金歸還帝陵的消息,皇太子周複下令不僅是用坻報和《朝報》傳播,還用上專門傳送軍報的“露布飛報”傳送。

  “露布飛報”是大宋軍方專門用於傳送大捷消息的傳信方式,在傳信兵的身上系上寫了大捷內容的報單,卻不加封蓋。凡傳信兵丁所過之地,可任由百姓觀看。度雖慢了一些,但傳播范圍廣闊,往往不到一月,“露布飛報”的內容就能傳遍整個大宋疆域。

  隨著“露布飛報”、朝廷專用的坻報和《朝報》三種方式同時傳播,大宋境內全是哭聲和鞭炮聲糾纏在一起,各地都是香燭嫋繞,無數官吏百姓在告慰先祖。數十天裡各地的祠堂是香火鼎盛,祭祀和典禮甚至排出了幾個月。

  鎮江等當年為抗擊金兵付出了沉重代價的城鎮,更是哭聲震天,當地官府特地組織吏民百姓前往祭祀英靈的祠堂,上香告慰已經逝去的英靈,數月內各處都是香火不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