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秦寵婢》第47章 璧人1雙
  第二日一早,留在鹹陽理政的呂不韋派人送來了要給趙政看的奏章。

  趙政像模像樣得用功了整整一個上午,下午便去陪他帶來的幾個美人了。

  話說,趙政一共帶了兩個夫人、四個美人,而他的計劃是在驪山宮住上十天,這幾日,那幾個嬌貴的女人們競爭很是激烈,都比著看誰能將趙政多留個一日。

  對此,梁兒不僅懶得理,更是樂得看熱鬧。每晚把趙政往那些美人們的寢宮一扔,自己回到蘭苑還能得個一晚清閑,這是多美的事兒!

  伴著蘭花幽香,半睡半醒間,隱隱有簫聲入耳,其音嗚嗚,平穩悠長。

  成蛟?

  梁兒忽的自床榻上爬起,連頭髮都沒梳,就急匆匆的尋聲奔向梨園。

  清晨的梨園,水霧更為濃重,卻仍能隱約望見一個白色的身影立於團團簇簇的梨花樹下。

  梁兒囅然而笑,步入蒙蒙白霧……

  微風徐徐,梨雨飄飄。

  他執簫而立,高挑秀雅,素白的錦袍一塵不染。仿若皓月清風,又如玉樹芝蘭,與那無邊的梨花融為一體,竟是渾然天成。

  他看到梁兒走近,雙眸含笑,曲調轉為明快,好似珠落玉盤,如溪般清靈,若鳥語歡暢,伴著梨花漫天,回旋婉轉,不絕如縷。

  梁兒未將“繞梁”帶來,無法與之相和,卻不想辜負眼前這美景良人,便索性揮散衣袖,隨音起舞。

  一時間,青絲如瀑,乘風而動,衣袂飄飄,翩翩婀娜。

  舞勢隨風散複收,簫聲似磬韻還幽……

  “《紫竹調》……”

  宮牆邊的玄衣少年字字如針,扎在自己心上。

  只因他知道,這種描寫兩情相悅的曲子,此前,成蛟從不曾吹奏。

  趙政原本在羋夫人的寢宮遠遠聽到了簫聲,便得知成蛟已到,也尋聲趕來。

  行至梨宮時,梨園水霧已然漸輕,不料那瑩白的梨花林中,梁兒竟與成蛟立在一處。

  二人皆是一身素白,在淡淡的迷霧中,梨落紛紛,宛如夢幻,一簫一舞,恍若璧人。

  許久,簫聲落,舞亦停。

  那抹玄色早已不見了蹤影。

  成蛟與梁兒眸光相對,相視而笑。

  “本公子剛到此處,你便頭髮也不梳就迎了出來,竟是這般想見我?”

  梁兒睨著他,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自當百裡相迎。可奴婢隻迎出幾十步,公子便高興成這樣,竟連簫曲也換了。奴婢怎麽覺得倒像是公子更想見奴婢呢!”

  成蛟眯眼搖頭。

  “你這丫頭,近日嘴是愈發刁了。本公子定要尋個機會上奏王兄,讓他不可再如此寵你。再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你會爬到本公子的頭上。”

  梁兒唇角一揚,一雙杏眼圓溜溜的,伸起手臂高高的比了比成蛟頭頂的位置,俏皮道:

  “公子這話可真是危言聳聽了。公子的個子比奴婢高了那麽多,奴婢可是無論如何都爬不上去呢!”

  成蛟一本正經的想了一下。

  “無論如何也爬不上來嗎?”

  “嗯!無論如何也爬不上去!”

  梁兒更是一臉認真。

  忽然成蛟唇角一挑,梁兒隻覺天地倒轉,她竟是被成蛟扛在了肩上!

  “啊!公子!快放奴婢下來!”

  “哈哈哈哈!你看,本公子說你爬得上來吧!”

  “公子,你先放奴婢下來啊!”

  ……

  安靜了上百年的梨園,

就在這天早上,第一次吵鬧了起來。  十月,秦國發生了幾十年不遇的蝗災。

  烏壓壓的蝗蟲遮天蔽日,瘟疫流行,死者甚眾。

  呂不韋讓趙政下令,全國百姓,無論是誰,只要捐贈一千石糧食,就可拜授爵位一級。

  一千石,大概相當於現代的兩萬斤。

  僅兩萬斤糧食就可換得一級爵位,可見此時秦國著實已進入萬難的境地。

  好在,受災的不止是秦國。

  就連三晉也出現了類似的災情,各國都是自顧不暇,無心征戰。

  否則,秦國現今如此國情,若再有人趁機來犯,豈不危矣?

  這些日子,呂不韋處理各地災情忙得不可開交,趙政亦是終日愁眉不展,整個鹹陽宮都籠罩在一片凝重的氣氛中。

  不久又傳來了兩個曾經影響天下戰局的人的死訊。

  一個是梁兒剛到這個時代時的救命恩人廉頗老將軍。

  早前他被郭開設計陷害,逃到魏國,可廉頗為趙國打了一輩子仗,魏王無法信任他,始終不肯用他。

  後來趙王偃又想將他接回趙國,郭開卻再次從中作梗,讓趙王偃以為廉頗老不堪用,便不再提及此事。

  廉頗又被趙國耍了一次,心灰意冷的去了楚國壽春,卻始終牽掛著趙國,終於鬱鬱而死,享年八十四歲。

  另一個便是當年風雲天下、手執五國相印、大敗秦軍的信陵君魏無忌因酒色過度死於家中。

  在梁兒心中,信陵君是戰國四君子中最為優秀的一人。

  他才智兼備,文武雙全,英勇果敢。

  他盜符救趙,兩次大破秦軍,還帶領相互猜忌的各國贏得了戰國末年五國合縱的最後一次勝仗。因為有他在,還曾經讓列國整整十年都不敢侵犯並不強大的魏國。

  只可惜,身為魏王的親弟弟,他太過耀眼,讓他的王兄始終提防於他。最終還是收了他的兵權,將他關在家中,整日縱情酒色,直至悲涼而死。

  魏無忌的死,讓梁兒想到了成蛟。

  他們同為一國之王的親弟,信陵君雖一心為國,卻才情外漏,招致魏王忌憚,最終慘淡收場。

  而成蛟,拚命的想要隱藏自己的聰慧,就只求能安樂保命、自由無憂,就連趙政,也似乎對他並無敵意。可身陷王室,各方勢力交織,到了最後,能真正如願的又有幾人?……

  這一日,梁兒小心的雙手拎起全大秦最精貴的金縷玉衣,輕手輕腳的為趙政穿在身上。

  趙政腳踏來古宮無比亢長的石階,行的極是緩慢,每走一步都要向面前的渭河虔誠祈禱。

  如此大災之年,身為秦國之王,這種祭祀活動是很必要的。

  後來,關於此次祭祀,民間傳出一件神奇的趣聞。

  說是祭祀之時,忽然渭水之中出現黑龍,對著秦王政搖首以拜,隨後飄然離去。

  這些當然是呂不韋編來唬弄百姓的。雖然在梁兒看來,這故事編得簡直弱智得離譜,但是擱在這大古代卻的確甚為奏效。

  秦人全都信了這些話,認為他們的大王是龍之驕子,眼下那小小的災情就瞬間變得無需畏懼了。

  秦國上下一心,是受災的幾國之中最快熬過來的,這讓百姓們又更加堅信了那個黑龍的故事。

  此時,鹹陽宮來了幾個衣著奇異的胡人,他們請求覲見秦王政。

  冀闕之上,眾大臣都如看猴戲一樣打量著他們幾人,也將他們說出的話視作是天方夜譚裡的故事一般,邊聽邊在心裡偷笑。

  可是對於這幾人的穿著打扮和說辭,別人不懂,梁兒卻是熟知得很。

  他們都是來自印度的僧侶,是要來秦國傳播佛教的,並且為表示誠意,還帶來了佛祖真身舍利。

  趙政和呂不韋都是靠腦子改變命運的無神論者,又怎會相信他們口中的釋迦牟尼復活的故事。

  這些僧侶最終以“胡教”妖人之嫌被打入地牢。

  許久,梁兒才尋到機會讓趙政將他們放出,遣送出秦。

  可憐這些僧人虔誠至此,長途跋涉到了秦國,一心想要傳播佛教普度眾生,卻是找錯了時機,來早了一百多年。

  倘若現在正值西漢,豈不就能順應歷史,順理成章了?

  年關時,趙國也恢復了元氣,開始攻打燕國,領兵的自然還是百戰不殆的李牧,隨隨便便打了幾仗,就將燕國的武遂和方城收入囊中,著實讓趙國安安穩穩、快快樂樂的度過了一個好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