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星際啟明》第33章 躍遷星門
  “早在億年前,人類便通過廣義相對論已知光速恆定且無法超越,且光線在引力場作用下使得我們看到的空間有著不同程度的扭曲,事實上這是光的扭曲而不是空間的扭曲,是一種觀察上的錯覺。

  “當時,與廣義相對論無法統一的量子力學,卻檢測到微觀下的粒子可以超光速躍遷,但當時的科學家們並沒有意識到,事實上並不是粒子超光速了,而是擺脫了光的觀察場,從空間的某一點以最短的直線距離抵達了空間的另一個點,並未像往常那樣‘繞了遠路’,但在人們眼中看來,該粒子做了一次超光速旅行。

  “這就好比一個人在星球地面上勻速直線行走,人們眼中看到的是他在走直線,而從宏觀角度去看,走的卻是球面曲線。如果此人能鑽入地底直接走直線,在人們眼中就會顯得速度“變快”了。但實際上,這個人的行走速度並未改變。而空間亦是如此。我們所要做的無非是閉上帶來錯覺的眼睛、推開阻擋我們的空間場,鑽進那條最短的空間高速隧道……

  “偉大的光速實驗室最終統一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找到了在太空中以超光速飛行的辦法之一並將其變為了現實:我們首先將要移動的物進行量子場化,使扭曲空間力場所造成的阻礙變得無限小,然後以正確的方向在空間內‘直行’並抵達目的地。在這個過程中,航行速度並未超過光速,並未違反任何基本物理規律,但在人們眼中,我們卻是以超過光速上百甚至上千倍的速度在移動,即——躍遷速度!

  “當然,在表示兩個物之間的直線距離時,為了方便直觀,我們仍以人的觀察角度或者說光線的觀察場進行‘錯誤’的標定。正如我們經常表述兩個星球之前距離為1光年,但那只是光速的時間距離,並不代表我們必須以光速飛行1年才能到達目的地,我們完全可以用低於光速幾倍的速度在幾分鍾之內抵達目的地。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光速相對論,就像光速實驗室向全世界宣告時,說出的那句著名的話——我們並未超越光速,但我們比光跑的快!”

  ——摘自《世界大百科》、《光速相對論》、《空間物理學》、《躍遷引擎原理》、《飛船操控學》。

  盡管人類完全實現躍遷速度的過程極為漫長,期間也遭遇了無數技術上的難關,但目前,在這個時空,人類已經熟練掌握躍遷技術並廣泛運用是不爭的事實,為人類文明進入星際文明奠定了最堅實最重要的基礎。

  作為地球穿越者,李易盡管吸收了相關概念性的記憶認知,能從字面上大致了解躍遷的原理到底是怎麽一回事,但以他的認知觀,還是覺得有很多疑問得不到答案。

  他最不解的是,即便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即便躍遷速度跟光速一樣,也不至於比走曲面快成百上千倍。

  看著眼前的躍遷空間隧道,李易不禁胡思亂想:假設對面有個人站在距離自己1000米處,現在自己只要走一步,就到人家跟前了——這怎麽可能?簡直是匪夷所思!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後,李易便無聲地笑了。

  自己畢竟是個OUT的“古地球人”,也沒吸收到相關專業的技術芯片,不理解當然很正常,否則在舊時空他都可以當偉大的科學家帶領人類走向宇宙了。

  再說,這個假設並非不成立,自己可是真真切切地親身經歷過,那些物資傳送台、基地車,不就是相隔老遠直接就能一步到位麽?

  嗯,

這或許還涉及到相關空間理論,或許兩點之間的空間距離並非是以曲面形式存在,這個以後有機會倒是要好好研究研究,說不定還能找到穿回地球的方法……  念及此處,李易不由得眼睛一亮,但緊接著又不禁搖頭苦笑,現在連空間理論都沒搞明白,就想著穿回地球?這怕是還要涉及到更深奧的時空理論吧?

  但沃頓星只是混亂星域海裡的一個小雜尻,估計沃頓星上的人類不會對這方面有太深入的研究和建樹,肯定找不到有相關4級以上的芯片學習這方面的科研理論。

  要想找到回去的辦法,恐怕得回到人類主流星際圈去,才有可能接觸學習到最深入最尖端的相關理論知識和科研技術,然後自己再進一步研究這些理論看能否實現時空穿越。

  但目前的現實是,現在連沃頓星都沒機會出去,更別說後面還得離開沃頓星系,然後是麥哲倫星域、閃電星河、混亂星域海N8區、混亂星域海……最後才能進入人類主流星際圈。

  進去後,還得找個有實力的大國,再找到這個國家的科研機構,再冒險弄到絕密的技術芯片,吸收後再研發所謂的時空穿梭機器——這才有機會返回原來的時空!

  這簡直是困難重重的萬裡長征啊!

  李易不禁搖頭感歎。

  李易倒不是真想穿回地球,他對這個世界非常感興趣,穿過來就真不打算回去了,但不打算回去不代表不想回去。

  如果能來回穿那豈不是更好麽?

  至少有空的時候還能回去看看家人,至少還能帶點家鄉土特產過來發點橫財不是?

  想到這裡,李易作了個深呼吸,收回了這些天馬行空的想法。

  躍遷狀態大約持續了30多秒後,一系列系統提示聲再次響起,飛船也隨之作出了相應的動作調整。

  “到達沃頓-雷曼星門,躍遷引擎開始關閉……”

  “躍遷已結束,飛船減速中……”

  “接近星門,距離星門1885250km……125524km……53988km……1442km……351cm……”

  隨著語音提示和系統面上的數據飛速倒流,采礦機逐步減速並最終恢復到了正常的巡航速度。

  由於是最低配的製式采礦機,離子推進器的性能很差,巡航速度最終降到了238米/秒才穩定下來。

  盡管這個速度要是換算成地球時速還是很恐怖的,足足達到了850多公裡/小時,但在這個時代,尤其是在浩瀚的太空中,這樣的速度只能用蝸牛爬行來形容。

  不過此時采礦機已經距離星門非常“近”了,雙方之間距離已經不到20km。

  透過第一人稱視角,巨大的星門正聳立在面前,而周邊無數的星艦則堆砌在附近等待進入,而自己的采礦機也正緩緩地接近星門。

  透過舷窗觀察,星門就像是一面巨大的橢圓形透明鏡,長半徑足有一百多公裡,橫截面積堪比一座太空城,任何星艦在它的面前只能算是個小不點,采礦機在它面前跟螞蟻沒區別。

  鏡面圓周由一圈閃著紅燈的不明裝置合圍搭建而成。

  星門被激活時,紅燈就會變成綠燈,透明鏡也就會變成一個實心的彩色光幕漩渦鏡,停靠等待在附近的星艦便會被這個巨大的彩色漩渦鏡吸進去,整個船體在一瞬間看上去會被拉得極長,然後變得扭曲,最後消失不見。

  《大百科》裡提到過,宇宙航行速度被劃分成三級:第一航行速度介於100-1000米/秒,用於近距離航行,也稱之為巡航速度,由推進器提供動力;第二航行速度介於0.1MU-10MU,即100-1萬倍的光速,用於星系內部的中遠距離航行,也稱之為躍遷速度,由自攜躍遷引擎主導。

  第三航行速度,其形式是通過在兩個恆星系之間磁場共振點建造的星門進行跳躍,用於星系與星系之間的超遠距離瞬間移動。

  由於跳躍過程中沒有時間變量,所以跳躍速度稱不上是速度,但其跳躍所跨越的距離遠超單位時間內的躍遷距離,且不需要自帶引擎,一切由星門來完成即可。

  星門跳躍技術就是巨型人造磁場蟲洞技術,其依舊沒有超過光速,但從移動的空間距離上看,卻依舊比光跑的快,而且至少是超百萬倍的快!

  這是光速實驗室繼發明躍遷技術後,又一項劃時代的超光速技術,也是人類目前對空間物理技術的最高運用。

  與躍遷原理一樣,李易對跳躍原理也是一知半解,心中有很多疑惑卻搜索不到答案,反正存在即是合理,既然《大百科》裡這麽說了,事實又擺在眼前,那就姑且難得糊塗好了,以後有機會再作深入研究。

  盡管通過星門跳躍到其他星系很方便快捷,但也不是沒有缺點,李易抵達星門附近後,在自動導航系統的控制下,沒有第一時間進行跳躍,而是排了差不多有2分鍾的隊才和周圍的星艦一起跳到了雷曼星系。

  之所以還要排隊,是由於一個恆星系在同一時間內,只能與相鄰的另一個恆星系發生力場共振並形成唯一的跳躍通道,而一個星系內可能會有多個通往其他星系的跳躍星門,所以同一時間內,只能開啟星系內其中一條星門通道。

  形象點說,星系與星系之間的交通狀況很像一個岔路口,只有某條路口亮綠燈的時候,車輛才能通行,而其他方向的車輛就只能暫時等待片刻,想通過星門的飛船也是如此。

  當飛船進入開啟的漩渦星門後,幾乎是下一刻,飛船就從另一頭的星門鑽出來了。

  整個過程所持續的時間極短,也就不到半秒的工夫,李易幾乎感受不到這個過程,就像當初從舊時空穿越到這個時空的感覺一樣,眼睛一花就發現艦船外面的景象已經完全變了樣。

  之前在沃頓星系裡的時候,四周星空環境給人的感覺是清澈而又明亮,這代表著沃頓星系很“乾淨”,沒有什麽惡劣或特殊的太空環境。

  但到了雷曼星系,整片星空卻明顯渾濁了許多,可以看到遙遠的星空中有著各種光怪陸離的霞光和雲團,看上去格外妖豔,也喻示著某種危險。

  不過,這也代表著雷曼星系內富含各種礦物資源,是個不錯的礦產地。

  沒等李易繼續欣賞眼前的美景,采礦機從星門裡鑽出來後,自動導航系統便再次啟動,對準事先所設定好的小行星帶坐標方向再一次進入到了躍遷狀態中。

  自動導航系統是一種傻瓜式操作,非常簡單好用。

  從出門到現在,李易一共也就通過腦控下達了兩條指令,一條是出航,一條是指定坐標自動導航,然後剩下的工作全部都交給了系統。

  幾乎無所事事的李易對自動導航系統的強大功能感到十分滿意,這比在陸地上當擔架兵都還輕松!

  不過看到那些同一批次跳過來的星艦比他提前了至少半分鍾就躍遷走了,李易心中也有了一絲明悟。

  “自動導航雖好,但效率明顯低於手動操作,等回去的時候再試試手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