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烽火博物館》二百五十八、不花錢才是最花錢
許泰皺了一下眉頭。

 “館長,機械廠想要重新起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廠裡的工人年齡偏大,學歷大都在小學、初中,很難再掌握新的技術。就算我們投入一筆錢,讓廠子恢復生產,產品又賣給誰呢?”

 現在不是說情懷的時候,作為一個投資方,追尋的永遠都是利潤。

 再說材料廠的工程就要上馬,分散資金可不是什麽好主意。

 林超說道:

 “你信不信,我們一分錢都不用出,就能得到這塊地。”

 許泰笑了。

 “館長,你就不要開玩笑了。我就不相信,天下還有這麽佔便宜的事兒。”

 不花錢,其實就是花大錢。

 君不見,網絡上的免費遊戲,那叫一個鋪天蓋地,你不花錢試試。

 不是被人民幣玩家操,就是被那些托操。

 好容易搞到一套頂級裝備,還沒囂張幾天,版本竟然升級了。

 之前的努力,又付諸流水。

 當然,這頂天也就是十來萬,撐死幾百萬的事兒。

 而且大多數還是炒作,不知道真假。

 再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南亞的三哥。

 1999年,華夏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從烏克蘭購買了“瓦良格”號航空母艦。

 並於2002年3月4日抵達大連港。

 2005年4月下旬,開始對它進行繼續建造,並進行改進。

 這一切,三哥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它的心裡有一個夢想,成為“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大國。”

 要實現這一理想,就必須有與之匹配的軍事力量。

 三哥家的地盤三面是海,海軍的建設就成了重中之重。

 經過二戰的洗禮,海軍軍官們都知道一個道理。

 沒有空中力量的存在,軍艦就是飄著的鹹魚,只能任人宰割。

 所以,航空母艦的作用就越來越重要。

 這個時候,三哥手頭的航母已經服役了好幾十年,不能再滿足現代化戰爭的需要。

 可它們又沒有造航母的技術,唯一的途徑就是買。

 偏偏在不久前,三哥在家放了個“核炮仗。”

 這惹得西方國家是大光其火,找他們買航空母艦根本沒戲。

 就在一籌莫展的時候,俄羅斯大統領普京正好來訪問。

 因為經濟的不景氣,毛子的日子也不好過。

 兜裡經常就三塊、五塊的,想來瓶伏特加,都不敢掏銀子。

 於是,他們就打起了三哥的主意,誰叫這貨人傻錢多呢!

 大統領就是大統領,一拍桌子。

 “想要航空母艦你早說啊!我剛好有艘二手貨,1美元賣了。”

 “啥!”

 幸福來的太突然,大大小小的三哥統統暈倒在地。

 有聰明人趕緊拿出計算機,按了幾下上面的數字,就得出一個結論。

 “便宜!”

 “買、買,不買不是南亞人!”

 2004年1月,雙方簽訂合同。

 毛子負責改裝“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並出售配套戰鬥機,總計要價15億美元。

 三哥欣喜若狂,舉國歡慶。

 “喂,那邊的華夏龍,你們最好悠著點,白象過來了!”

 等啊等、等啊等,一晃4年過去了。

 飛機已經到位了,可是航空母艦居然沒改造好!

 這個時候,毛子發了話。

 “弟,原材料上漲了,這錢不夠用啊!你再加點,我看12億也就差不多了。”

 三哥當然大怒。

 “哥,我的確是凱子,可也沒凱到這個地步,12億沒有,6億你要不要?”

 “得嘞,就等你這句話。”

 毛子“咣當咣當”的修船去了。

 等啊等、等啊等,一晃又是4年。

 終於,這些該死的西伯利亞棕熊把船給改造完成了。

 三哥那叫一個興奮,就差全國開聯歡。

 可那些該死的老毛子,竟然不給航空母艦試航!

 “弟,開船是要花錢的,您給個5億的紅包吧!”

 都到這個節骨眼了,三哥也只能打掉牙往肚裡咽。

 “哥,這是5億,不能再有下次。”

 “得嘞,你瞧好吧!”

 毛子“屁顛屁顛”的開船去了。

 誰知道,屋漏偏遭雷陰雨。

 這個時候,華夏毒龍張局座發功了。

 “三哥航母不起火就行!”

 “轟!”

 航空母艦開著開著,真就著火啦!

 三哥家的海軍軍官,心頭有十萬隻羊駝緩慢的奔跑過去。

 啥也別說了,繼續修吧!

 這一搞又是幾年,終於在2013年,航母才交到三哥的海軍手裡。

 而華夏龍的“遼寧”號航母,已在2012年9月25日,就交付華夏海軍使用。

 事後,當了冤大頭的三哥,關起門來算了一筆帳。

 整個交易共花費29億美元,這完全可以購買一艘新的航空母艦了。

 但是,印度的海軍參謀長卻表示,這艘航母並沒有漲價。

 也許,它真的沒有漲價,只是美元貶值的速度太快了一些。

 還有那些華夏龍,要不是耐火磚……。

 總之,都是你們的錯!

 許泰當然不是三哥這種凱子,他可不會把錢扔進無底洞裡。

 “萬一機械廠的人,全都是三哥那樣的爛泥呢?”

 林超搖了一下頭。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三哥,華夏並沒有他們生存的土壤。其實,你只要看一下相關的材料,就能得出結論。”

 海城機械廠的危機是從1993年開始的。

 當時,他們的拳頭產品依舊是農用機械。

 只是這些生產了幾十年的產品,已經徹底落後於時代。

 在其他廠家的衝擊下,海誠機械廠的銷售范圍像雪崩似的垮塌。

 但他們並沒有氣餒,隨即拿出了改進型的產品。

 這扭轉了一些局面,在傳統銷售區甚至賣到脫銷。

 機械廠上下決定大乾一場,一次生產了10萬台設備。

 但他們忽略了對手力量, 對方也在短期內完成升級。

 本來會產生利潤的設備,瞬間成了積壓貨,最後只能運到廢品收購站。

 這一次失利,徹底打斷了海城機械廠的脊梁骨。

 掙扎幾年以後,工廠處於停產狀態。

 要不是靠著臨街的鋪面租金維持,早已經破產清算了。

 看了那些資料以後,許泰說道:

 “還是國營企業的老毛病,產品層次低,缺乏後續開發,又不進行市場研究,隻抱著賭一把的心態。”

 “這樣的廠長早應該撤職查辦了,下面的職工確實不錯,我沒有發現什麽投訴。甚至在去年,還有人詢問惠農牌機器在哪裡可以買到。”

 林超笑道:

 “你可冤枉那個廠長了,現在時間剛剛好,咱們去拜會他一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