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錦衣春秋》第一十章、瞞天過海
  太陽漸漸西斜,侯府的仆人在府門前擺好了桌子,將熱粥和饅頭搬了出來。災民們紛紛從小巷,破廟,柴草堆裡走出來,帶著愉悅的心情,往玉侯侯府方向而來。

  漸漸的,侯府門前的空地上人越聚越多,摩肩接踵的不斷從各處湧來。

  “大家靜一靜,靜一靜,聽我說。”鐵莫跳到一張凳子上,大聲喊道。

  喧鬧的人群一下子靜了下來。

  “大家每人可以領一碗熱粥和兩個饅頭,不用急,排好隊來領,每個人都有。我們侯爺說了,往後三天的午時和傍晚都會分發熱粥和饅頭,大家記得來領就是了。”

  災民們下午在街上忍餓乞討的時候,就碰見幾個官兵打扮的人敲著鑼,在沿街通知:傍晚時分玉侯侯府門前施粥

  ,務請災民前去領粥,人人有份。

  起初災民們不太相信這件事,因為在他們的印象裡,這些門閥貴族大都是些吃人不吐骨頭的貨色,怎麽會好心好意的施粥呢?但最後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了侯府門前,沒想到施粥是真,分發饅頭也是真。

  “好人呐,好人呐!”一眾災民感激涕零。

  “開始分發吧。”

  鐵莫一聲令下,下人們各司其職,開始施粥,分發饅頭。

  “多謝侯爺,多謝侯爺。”

  這一碗濃稠的大米粥,加上兩個白面饅頭,可是饑寒交迫的災民們的救命糧。對他們來說,這可是雪中送炭。

  對於玉侯的善舉,災民們自然感恩戴德,臨走的時候都不忘說聲謝謝。一些年長的難民跪倒在地上,一個勁的磕頭,久久不肯起來。

  一個年過古稀的老爺爺瘦成了皮包骨,顫顫巍巍的領著一個稚氣未脫的小孫子來到鐵莫面前,道:“侯爺今日的救命之恩,我們鄭家永世不忘。雖然鄭家現在人丁稀少,就剩下這一個獨苗,但請將軍轉告侯爺,這孩子日後成人,銜環結草之恩,生死不負。來,小天,對著侯府磕三個響頭,以此為誓。”

  孩童的眼神中透著天真,對著侯府跪下,鄭重的磕了三個響頭,立誓後站了起來。

  鐵莫捏了捏孩童的臉蛋,一臉疼愛的問道:“大名叫什麽?”

  “鄭離天。”

  “上過學嗎?會不會寫自己的名字?”

  “會。”

  “好。侯爺和叔叔們呢,不圖日後你來報恩,但你要勤奮學習,早日成才,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知道嗎?”

  孩童使勁點了點頭,回答:“知道!”

  鐵莫再從桌上拿了一包饅頭,遞到孩童手中:“誰都能餓著,就你不能餓著。以後要是餓了,或者被誰欺負了,都可以來侯府找我,鐵莫叔叔給你主持公道!”

  孩子笑顏逐開,一笑起來,嘴瓣兒像恬靜的彎月:“謝謝鐵莫叔叔!”

  望著小孩子離去的背影,鐵莫的心底裡泛起一陣複雜的滋味:有對鄭離天的疼愛和憐惜,也有回憶往事的痛苦。

  七年之前,他的結發妻子難產而死,未見世面的兒子夭折。從此他總是從別人家的小孩子身上,看到自己兒子的背影。

  侯府上下無人不知,飛龍隊首領鐵莫最喜歡和疼愛小孩子了。甚至有一次,他大半夜上街,去敲松禾酒樓的門,隻是為了給生病發燒的後廚阿嬤的孫女買紅燒獅子頭。

  十歲的小姑娘已經連著好幾日茶水未進,大半夜恍惚間說隻想吃松禾的紅燒獅子頭,其他的都不想吃。

  醫術湛深的霍老醫生面對小姑娘的病症,

也是回天乏術,自知小姑娘回光返照,根本等不到鐵莫買來松禾酒樓紅燒獅子頭的那一刻。但為了不讓鐵莫目睹小姑娘臨終前的痛苦掙扎,霍老醫生還是支走了鐵莫。  等到鐵莫捧著一碗紅燒獅子頭趕回來的時候,才知道小姑娘已經過世……

  “我的孩兒要是還活著,是不是和鄭離天一樣大了?”

  前來領粥和饅頭的災民走了一批又一批,侯府門前漸漸冷落起來。

  打獵歸來的溫涼在府前勒馬,一臉壞笑的問滿頭大汗的陳如英:“怎麽樣胖子,明兒個還打獵去嗎?”

  胖子想都不想,徑直回答:“去,怎麽能不去呢。自從上次我爹知道了一向耿直的世子爺都去天上人間裡沉淪了,就對我放任自流,不管不顧了。”

  “這不是正合了你的心意嗎?”

  “誰說不是,嘿嘿。”胖子奸笑了幾聲,接著說道,“改天我們家也要放糧,救濟救濟災民。”

  “胖子你還挺有覺悟的嘛。”說罷,溫涼下馬,回了府。

  耗了將近一天的時間在郊外打獵,可溫涼兩手空空的歸來,還好那張好弓沒丟。這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溫涼自始至終認為,打獵的樂趣不在於獵物的多少,而是能夠收獲愉悅心情。

  這也是他沒讓胖子叫上其他幾個公子哥們的原因,那些個公子哥攀比成風,叫上他們弄不好會使得京口城外的動物們滅絕。

  溫涼理直氣壯的走在石板路上,老遠就看到父母親在大廳裡,就繞道回了世子大院。

  有道是薑還是老的辣,侯爺怎麽會沒有看到兒子回來,隻是任由他去,不拆穿他罷了。

  侯夫人方才還擔心丈夫忍不住又要責備兒子呢,現在隻想誇誇寶貝兒子和閨女:“正虞,你有沒有發現涼兒的脾性變了很多?還有婉兒,她突然間就比以前善解人意了好多。”

  “溫涼是變了很多, 現在都知道去天上人間了。至於婉兒嘛,何時善解人意過呢?”

  “正虞,你不要老是揪著孩子的過錯不放。經過四年的打磨,涼兒現在變得圓滑許多,做事懂得三思後行了。婉兒都知道開倉放糧,救濟災民了,還不算善解人意?”

  侯爺頓了頓,捋了捋頷下青須,分析道:“婉兒雖然聰明,但還沒有開倉放糧這般體恤民情的覺悟。”

  侯夫人不解,道:“你的意思是?”

  “咱的兒媳婦在背後出謀劃策呢,你還看不明白?扶搖不敢跟我提開倉放糧這個要求,就央求婉兒來提。”

  “那又如何?閨女,兒媳婦,不都是咱倆的心頭肉嗎?開倉放糧是誰的主意重要嗎?”

  侯爺無奈的搖搖頭:“你說的對,婦人之見。”

  侯夫人絲毫不介意丈夫這個“婦人之見”的惡意評價,接著說道:“不過,這倆孩子還是過於天真了。侯府可以救濟災民一時,卻不可能一世。這些災民如果得不到妥善安置,終是隱患。”

  “還是夫人看得透徹,這點也是我所思慮的。今天救濟災民的先例一開,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災民從豫州遷來,如果不能妥善安置,定然使得京口愈發不穩定。”

  “你打算怎麽做?”

  “午夜時分,私開城門,放走災民。既然他們想去北方開荒安家,又苦於沒有通關文牒,那我們不如送水推舟,圓了他們這個心願。而且晚上送他們出城,既可以消除京口城裡治安不穩定的隱患,又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覺,豈不美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