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盛唐高歌》一百四十五 救命稻草
整首歌不長,一共才十句話,在唱完後,回頭又重唱一遍。

 曲、詞無可挑剔,選用羌笛也是經過深思熟緒,那獨特的音色跟曲詞相得益彰,最讓人驚喜地是,采用童聲演唱,純淨中帶著幼稚的聲音,極富含感情和穿透力,直擊人心臟中最薄弱的地方。

 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歌聲感染、帶動。

 當最後一個音階落下時,偌大的風宮廳一片寂靜,好像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眾人的神色各異,原來自信滿滿的候思亮,臉上第一次出現了慌亂的神色。

 就當所有人以為一曲唱完時,從第一排中間突然走出一個扎著小辨子的小女孩,小女孩胖乎乎的,長著一雙好看的大眼睛,顯得天真可愛,有人認出,這個小女孩就是剛才摔倒,被鄭鵬抱起來的小恩。

 小恩沒理會其它人的想法,走出來後,在鄭鵬目光的鼓勵下,大大方方地唱了起來: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來,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竟然是清唱,沒有旁人和聲,沒有羌笛伴奏,可是那純淨得有如一泓清泉的聲音,再一次擊在場人柔弱的心房上,眾人突然有一種感覺:音樂也可以如此純淨、簡單,就是很多地方沒唱到位,有很多唱歌技巧沒用上,可依然那樣好聽、動人。

 這才是最純粹、最感人的音樂。

 剛剛重複唱了二遍,可給人一種不過癮、情緒難以平息的感覺,小恩這一次清唱,正好讓人把感情釋放開來,讓人心滿意足之余,又有一種淡淡的離愁。

 人生之中,誰沒幾個不在身邊的家人、知己朋友,一句“知交半零落”,勾起多少人埋在心底的記憶。

 小恩唱完後,回到原來的位置,然後所有參演人員一起向李隆基所在的位置輕輕鞠了一躬。

 這是表演完畢的信號。

 現場一下靜了下來,少傾,不知是誰帶的頭,先是幾個人拍掌,最後所有人、包括李隆基也站起來拍掌,那熱烈的掌聲,好像要把風宮廳的頂棚都掀翻。

 在場的人,或許歲數有大小,地位有高低,技藝有優劣,但都是與音樂結緣,最佩服就是有真才實學的人,候思亮的《秦王破陣樂》表現不錯,還在改編中加入創新,但他始終是拾人牙慧。

 而鄭鵬不同,曲、詞都是自己作的,還恰如其分地選用羌笛和孩童,獻給眾人一曲最純粹的音樂。

 兩者一比較,差距立現。

 看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鄭鵬終於放下一顆心頭大石,嘴角也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這是一首後世很有名氣的歌,歌名是《送別》,《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

 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采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於1915年作下《送別》,無論是《旅愁》還是《送別》,都成了久傳不衰的經典。

 鄭鵬聽到李隆基選節目的用途後,心中有數,安祿可汗來長安,來了就得走,以大唐對突騎施的看重,離別時肯定要送行,雖說不知是誰送,但這歌絕對應景。

 就是拋去應景,這曲詞絕對是一絕,因為它是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

 也就是勝券在握,鄭鵬這才變得“狂妄”,讓候思良先挑人,坐看他不要臉把好的全挑走也沒動作,《送別》這首歌旋律太美了,又容易朗朗上口,小孩子記憶好,半天就能唱出來。

 提前三天時間,其實主要是給那三名精通羌笛的女樂官多一點時間練習。

 候思亮一直防著平康坊,因為鄭鵬跟平康坊的關系很好,好到那些花魁主動放話,不要錢,賠上酒菜陪鄭鵬一渡春宵也願意,跟周會首的關系也非同一般,可千算萬算,沒想到鄭鵬真正的人選,是在花芽堂。

 鄭鵬在後世,聽過多過《送別》的版本,聽來聽去還是兒童版的最好,那純淨中帶著稚氣的童聲,把那種依依不舍的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剛才候思良說自己投了五百貫,以他的家境和收入,嘿嘿,只怕要還很久很久了。

 李隆基感歎地說:“難得,前面重拍,後面清唱在詞方面又有一變,不錯,不錯。”

 不虛此行啊,李隆基心裡暗暗感歎道。

 這次突然駕臨左教坊,其實就是想看看鄭鵬,到底是什麽人,心裡也暗暗有些期待,想鄭鵬會寫出一首好詩,這樣自己又可改編一首不錯的歌。

 沒料到,鄭鵬超出了自己期待。

 “謝皇上謬讚,微臣愧不敢當。”鄭鵬學著候思良謙虛。

 李隆基好奇地問道:“鄭愛卿,這曲從何而來?”

 “回皇上的話,這是微臣塗鴉之作,今日是第一次示人,有不足之處,還請皇上多加指點。”鄭鵬恭敬地說。

 果然是原創新曲,李隆基心中更是好奇,開口問道:“聽錢公公說,鄭愛卿剛進教坊不久,接受任務的時間也不長,這麽短的時候內,就創作一首這麽好的曲?”

 詩作得好,字寫得妙,這已經不知比同輩人好多少了,沒想到在音律方面也這麽有天賦,李隆基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在比賽前,鄭鵬對音樂就是力量的見解,就讓李隆基對他刮目相看。

 鄭鵬謙虛地說:“當日辭別朋友赴京,就隱隱有些想法,只是一時沒有成形,接受任務後想著合適,就加緊修改、完善,幸好在比賽前趕出來。”

 這樣說,比賽前一直不出現,躲在家裡想著發財大計的事,可以完美掩了過去,狂妄二字也就無從提起。

 要是鄭鵬說自己短時間就想出來,李隆基還真不相信,鄭鵬主動“放棄”才思敏捷,說是自己長時間醞釀的結果,反而信了。

 合理之余,也看到鄭鵬謙虛的一面。

 “老奴可以證明”錢公公樂呵呵地說:“鄭樂正接受任務後,一直在家中努力,有時幾天也不踏出宅門一步,能在這麽短時間拿出這麽好的成績,真是後生可畏。”

 內部比賽的效果超出預期,兩個節目都得到皇上的誇獎,作為左教坊的最高負責人,錢公公戚有榮焉。

 王文舉也笑著說:“是啊,對鄭樂正的才氣,某也是打心底佩服。”

 “小的早說鄭樂正不同尋常,還是錢公公眼光獨到,給我們左教坊請來一塊寶。”

 “曲詞可謂一絕,真了不得,這首曲,肯定能成就經典。”

 皇上都表態了,在場紛紛表態,都是對鄭鵬讚譽有加,人群中也有不高興的,那是一些下錯注的人,臉色開始變差,特別是押了自己重注的候思良,臉色蒼白如紙。

 要是輸了,不僅輸了面子,錢財也遭受極大的損失,鄭鵬是在自己挑完人後才找人,還是挑了花芽堂的小孩子,這說明什麽,相當於兩人打架,對手讓了一手一腳自己還打不贏。

 丟人丟大發了。

 就當候思亮快要絕望時,李隆基突然開口:“兩個節目各有特色,朕作為評判,一時也很難作出選擇,這樣吧,兩位卿家各自說說自己節目有什麽好,好在哪裡,你們兩人作完陳述,朕再作最後決定。”

 還有機會?

 本來絕望的候思亮眼前一亮,好像看到一根救命稻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