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盛唐高歌》一百四十四 這個鄭鵬是妖孽
看到眾人都準備好後,錢公公大聲宣布:“左教坊優秀節目選撥賽正式開始,現在請候都知先開始。”

 李隆基還沒來,候思良就已經做好了表演的準備,八百多人的表演規模,再排一次也不容易,在李隆基沒發話或暗示,錢公公還是讓候思良先開始。

 候思亮大聲應了一聲,給李隆基行禮後,有些挑釁地看了鄭鵬一眼,那樣子好像在說:我等著看你出醜。

 “各隊正作最後準備。”候思亮很快穩定情緒,開始調度麾下的成員。

 像這種大型的舞蹈表演,人數有八百多人,為了方便管理,每個陣列都設一個陣正,由陣正管理陣列的紀律,要不然,別說準備,就是讓候思亮數一遍人數都夠嗆。

 聽到準備的聲音,最先有反應地古箏的隊正,只見他站起來,大聲說道:“古箏隊就位。”

 “琵琶隊就位。”

 “大鼓隊就位。”

 “箜篌隊就位。”

 “長笛隊就位。”

 .....

 八百多人的樂團,有如軍隊一樣令行禁止,很快就準備完畢,看到樂團這樣高效,鄭鵬也暗暗點頭。

 一切就緒後,候思亮大聲吼道:“起鼓。”

 “澎”“澎澎”“澎澎澎”

 聲令一下,三名赤著上身、孔武有力的大漢,手裡拿著兩個木製大鼓錘,整齊而用力地敲起三面碩大的戰鼓,那震撼而富有節奏的鼓聲,很快就把人的注意力帶到音樂中去。

 鼓聲轟隆,節奏緊密有力,那三名壯漢不時還一起吆喝一聲,那激昂有力的鼓聲,讓人有一種置身於戰場的感覺,鄭鵬好像聞到硝煙的味道。

 真不愧是朝廷設立的機構,光是這鼓聲,就知水平很高。

 鼓聲響起,很快,琴聲、箜篌聲、笛聲、琵琶聲等樂器聲紛紛響起,大有一呼百應的效果,在催人奮進的樂聲中,執戟的舞者和揮著長袖的藝伎進場,在樂聲中舞戟,在樂聲中舞蹈。

 這次改編《秦王破陣樂》,候思亮花了不少心思,最讓他驕傲是加入了女藝伎,用戟的勇猛和女伎的柔美,演譯著鐵血與柔情,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節目效果。

 不知是不是皇上駕臨的緣故,這一次發揮得異常出色,一曲奏完,全場皆靜,在場的人都被樂聲感染,或是激動或是陶醉,好像余音還在耳邊環繞。

 “很好”李隆基開口點評:“樂器之間的配合,比上次有了很大的提升,延續了破陣樂宏大激昂的特性,還創新地從中加入女藝伎,襯托勇猛之余,也為歌舞增添觀賞性,有這份心思,不錯。”

 李隆基自幼喜愛音律,能歌善舞,會編曲,還精通幾種樂器,是音律方面的大行家,很快就作出中肯的評價。

 “謝皇上謬讚,微臣愧不敢當。”候思亮面露喜色,連忙跪下謝恩。

 皇上有讚,做臣子要謙虛。

 “很好”對李隆基來說,是很高的評價了,要知道他對音樂一直持著嚴謹的態度,就是他最看重的梨園,演奏時稍有差錯,也會下令停下,當場指正批評。

 李隆基評價時把候思亮的那點小心思全說出來,簡直就是找到候思亮的“G點”,誰都看得出,候思亮臉上有掩飾不住的笑意。

 不少人有些同情地看著鄭鵬,心裡想的是,這次賭約鄭鵬怕是要輸定了。

 誰叫你這麽狂妄,說話不兜著點,讓候思亮鑽了空子,這一次候思亮還發揮得那麽好,想要翻身,難了。

 最慘的是,鄭鵬好像想走一個過場,隨便叫了一夥還流鼻涕的孩子,僅僅訓練了三天就來參加比賽,三天能幹什麽?

 要是只有自己人在這裡還算了,誰料想到皇上駕臨。

 好吧,丟臉丟到皇上面前,以後前程暗淡不說,要是讓皇上覺得是屍位素餐,在混空餉,丟了官身事小,要是一生氣,保不準要掉腦袋。

 這運氣,也是差得沒誰。

 很多人同情鄭鵬,也有人幸災樂禍,例如候思亮。

 候思亮謝完恩後,走下經過鄭鵬時,眼裡露出戲謔的目光,嘴角掛著嘲諷的冷笑,壓低聲音說:“鄭鵬,我可買了五百貫你輸,努力哦。”

 這是故意挑釁還是策略?在上場前擾亂自己的情緒?

 鄭鵬面不改色地說:“好,某會努力。”

 死到臨頭還嘴硬,候思亮心裡冷笑著。

 “現在有請鄭樂正表演他的節目。”錢公公大聲地說。

 風宮廳傳出一陣稀稀嘩嘩的掌聲,這時那八百多演奏人員已經撤離,中間留出一塊很大的空地。

 鄭鵬也不耽擱,向高高在上的李隆基行了一禮,又請示了錢公公,然後走到那群孩子前,看到他們有些緊張,笑著打氣:“都不要急,放松點,一會好好唱,唱完再帶你們去吃大餐,大夥說好不好?”

 “好!”一群孩子高興地叫了起來。

 小孩子就是這樣,一聽到吃的,就連害怕都忘記了。

 這,這是表演?

 下面的候思亮差點沒笑出來,這個鄭鵬真把左教坊當成是自己家呢,在皇上面前也不嚴肅一點。

 李隆基也被鄭鵬的舉止弄得有些迷惑,扭頭小聲問道:“錢公公,鄭樂正表演是什麽節目,怎麽選了這批孩童?”

 錢公公也有些尷尬,家醜不可外揚,也不好說鄭鵬和候思亮,都不稀罕說這二個人,一個狂妄一個不要臉,以至資源極不平衡。

 “這是他們兩人商議的結果,鄭樂正表演什麽節目,老奴也沒有過問,他這個人,總喜歡給人意外的驚喜。”錢公公有些尷尬地說。

 李隆基呵呵一笑,也不再說話,而是饒有興趣地看著鄭鵬,有點好奇,看鄭鵬用一群孩童,能玩出什麽花樣。

 鄭鵬沒有理會那麽多,讓一百名孩子排成四排,小的在前面,高的在後面,呈一個半圓圍著,排好隊後,轉頭看看那三名跟著的女樂官。

 女樂官會意,三人拿出一支長長的羌笛,對鄭鵬輕輕點點頭,示意已經做好了準備。

 在場的人大吃一驚,都想著鄭鵬會從簡,沒想到他真簡約到這種程度,人數僅有一百孩童,樂工只有三名,樂器只有羌笛一種,不過一想到鄭鵬只有三天時間,就是想弄複雜一點也來不及。

 敗家啊,不少樂官都在心裡暗罵鄭鵬:難得有機會在皇上面前表現,沒想到鄭鵬就這樣浪費,要是機會給自己,肯定比有候思亮還拚命。

 “羌笛?看來這位鄭樂正是要唱歌,還是旋律較為宛轉的歌。”李隆基開口評點。

 羌笛是華夏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有2000多年歷史,音色明亮,清脆婉轉,常給人以虛幻迷離、動人心魄的感覺,羌族人民常用它來抒發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情感,主要用於獨奏。

 一次用三名女樂官,估計是唱歌的人比較多,一支羌笛不夠,所以用三名女樂官同時演奏。

 吹奏羌笛主要采用鼓腮換氣法,一口氣可吹奏幾分鍾,甚至整個一首曲調,技巧性要求很高,這也是鄭鵬選了三名有點年紀樂官的原因。

 年輕的樂官有點難以駕馭,特別是三人合奏,還要達到三人合一的獨奏效果。

 “開始!”看到準備完畢,鄭鵬毫不猶豫地叫開始。

 三名女樂官相互望了一眼,很有默契地把羌笛放在嘴邊,齊聲吹奏起來。

 就在樂官吹奏的瞬間,風宮廳內響起非常婉轉、悠揚的羌笛聲,那清澈的音色、優美的旋律,仿佛在訴說著淡淡離愁,極具感染力。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只是一小段羌笛聲,風宮廳內等著看鄭鵬笑話的人,一個個閉嘴不言,候思亮的臉色,第一次現出一絲凝重。

 只有一直沉默寡言的丁橫,嘴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李隆基眼前一亮,那手忍不住握緊紫檀大椅的靠手,有些驚喜地說:“咦,這曲調...朕從沒聽過,新編的?”

 對一個愛好音律的人來說,聽到一段沒聽過的優美旋律,猶如好色的人發現一個絕色美女一樣令人激動。

 錢公公眼裡也露出一絲吃驚的神色,神色中透著一絲如釋重負,聞言馬上應道:“老奴也沒聽過這個曲調,可能是...”

 話還沒有說完,李隆基很快打斷:“別出聲,開始了。”

 錢公公哪敢反駁,連忙用手捂住著嘴巴,生怕打擾了李隆基的雅興。

 此時,站在大廳中央的一百孩童,終於齊聲唱了起來到: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

 曲的旋律優美, 詞寫得婉轉動人,配上羌笛明亮音色帶給人虛幻迷離、動人心魄的感覺,再加上孩童那純淨得有如天籟的聲音,把那種與友人離別的淡淡離愁表演得淋漓盡致。

 一時間,全場人都聽呆了,特別是坐在紫檀大椅的李隆基,不知什麽時候閉上了眼睛,一聽邊一邊用手指輕敲著椅背,好像在輕聲拍和一樣。

 完全沉浸於在美妙的歌聲中。

 這個鄭鵬,妖孽啊,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一出手就給人一個巨大的驚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