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盛唐高歌》九百六十 天牢會面
“皇上,你有幾個時辰沒用膳了,先用些點心吧。”武惠妃親自捧著一個托盤進來,有些心疼地對李隆基說。

大臣們已經走了大半個時辰,可李隆基還是一個人在禦書房獨坐,誰也不見,也沒有誰敢勸,除了武惠妃。

李隆基看看天色,柔聲地說:“快一更天了,愛妃還沒就寢嗎?”

“發生這麽大的事,皇上還沒睡下,臣妾哪敢先睡。”武惠妃輕輕挨著李隆基坐下,用纖纖玉手拿起一塊點心:“皇上,多少用一些吧,龍體為重。”

李隆基輕輕搖搖頭:“朕沒有胃口。”

出了這麽大的事情,李隆基又是心痛又是揪心,哪裡吃得下。

武惠妃有些遲疑地放下點心,一臉自責地說:“都是臣妾不好,要不是在宮中為一兒燒元寶蠟燭,也不會...”

“此事與愛妃無關,這是逆子的一面之詞。”李隆基面若寒霜地說。

太子李瑛口口聲聲地說得到急報,說武惠妃在宮中發動政變,看到宮中烽煙四起,情急之下就帶兵趕到宮中救駕,這才帶兵進攻皇宮,可他又偏偏交不出通風報信的杜若貴,又對勾結丹鳳門守將的事語之不詳,李隆基對他的話並不采信。

不成功就說殺賊救駕,要是成功呢,登基大寶?

光是勾結宮門守將,就是死罪一條,沒有自己的親筆旨令擅自帶兵攻打皇宮,又是死罪一條,自認在宮中安插眼線的事還沒計。

看到武惠妃欲言又止的樣子,李隆基歎了一口氣,柔聲地說:“愛妃,這裡沒外人,有什麽話要說的,但說無妨。”

武惠妃猶豫一下,很快小聲地說:“臣妾鬥膽,懇請皇上饒太子一命。”

成大事不僅要有雄心,還要細心,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武惠妃經營多年,身邊有不少能人,女婿楊洄和主動投誠的李林甫也出謀劃策,自然是環環相扣,杜明貴完成了他的“使命”後,第一時間被自己的人清理,此刻連灰都沒留下,就是刑部的頂尖好手也找不到人來對證。

這一點,武惠妃可以說信心十足。

“什麽?愛妃你為太子求情?”李隆基有些意外地說。

武惠妃想當皇后,更想讓兒子壽王入主太子府,為了此事多次懇求李隆基,李隆基以為武惠妃要求自己重重處罰李瑛,好給壽王騰出位置,怎麽也沒想到竟然是為了李瑛求情。

不會犯糊塗了吧。

武惠妃猶豫一下,很快說道:“皇上,臣妾的確很希望瑁兒能繼承大寶,因為他最像皇上,也更能得到天下臣民的認同,可太子是皇上的骨肉,用老百姓的話來說,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再說無論早太子還是百姓,對臣妾的誤解也頗深,若是太子有事,那誤解就更深了,請皇上三思。”

“愛妃受委屈了”李隆基輕輕拖著武惠妃的手說:“此事雖說是朕的家事,但朕貴為大唐的一國之君,一言一行都關乎到大唐的千秋基業,不能像普通百姓一樣只是斥責幾句,此事愛妃就不要管了。”

若是武惠妃只是說些漂亮的話,李隆基肯定認為她居心不良,可武惠妃坦認希望兒子能成為太子,反而顯得她坦蕩,這也是一位母親最正常不過的想法。

“臣妾遵旨。”武惠妃說話的時候,一絲寒芒在眼裡閃過。

李隆基點點頭,輕輕揮揮手說:“夜深了,愛妃先去就寢吧,朕想一個人靜一下。”

武惠妃應了一聲,柔聲地說:“皇上也早些安歇吧,龍體為重,臣妾先退下。”

等武惠妃退下後,李隆基一個人靜坐了好一會,覺得心裡煩躁,

站起來背著手來回走了好一會,內心還是靜不下來,突然喝道:“來人。”“大家,老奴在。”高力士飛奔著從外面小跑進來聽令。

出了這麽大的事,高力士不敢有半分怠慢,一直在禦書房外候著,一聽到呼喚,馬上進去聽令。

“去天牢。”李隆基面無表情地說。

兒子造老子的反,這讓李隆基內心很煩躁,因為他自認對李瑛還是不錯的,畢竟把他封為太子,這些年是有換儲的想法,可不是一直沒換嗎?太子府的一應權利、花銷也沒有半分削減,怎麽就想著謀反呢?

“老奴遵令。”

跟隨李隆基多年,高力士摸透了李隆基的脾氣,此刻李隆基內心肯定複雜,也有些不甘心,大半夜還要去天牢看太子李瑛,說明他內心還有一絲猶豫,而這一絲猶豫就是左右他作最後決定的因素,知道勸不住,乾脆什麽也不說。

“父王,我要見父王。”

“你們這些田舍奴,竟敢如此待我,我還是太子,出去後把你們全家抄斬。”

“武落衡,你這個殺千刀的妖婦,我李瑛就是做鬼也不放過你。”

還沒到關押李瑛的地方,李隆基就聽到李瑛瘋狂的、猶如聲嘶力歇的叫喊聲,不時還聽到他拚命搖動牢門的聲音,第一次被關押到大牢的李瑛,明顯失去了方寸。

李隆基的眼裡露出一絲失望的神色,想當年自己是提著腦袋去拚命,事事小心、步步為營,硬生生拚了一個盛世大唐,而李瑛呢,做事太小心,說句不好聽的,就是造反也造不好,失敗後驚慌失措,自己若是虎父,他就是犬子。

若是李瑛表現得硬氣一點,李隆基反而高看他一眼。

李瑛心情煩燥,記得自己跟李瑤和李據喝酒,突然收到武惠妃謀後的消息,一心想救駕立功,穩固自己的地位,怎麽也沒想到救駕變成了謀反,太子也淪落為階下囚,被關到天牢後,這才知道宮中並沒有異常,更別說武惠妃謀反,至於自己看到皇宮冒煙,那是武惠妃給夭折的兒子燒元寶蠟燭,明白自己中了武惠妃的圈套。

感到氣氛突然有些異常,李瑛扭頭一看,瞳孔猛地一縮:不知什麽時候,穿著一身便服的李隆基來到了天牢,面無表情地看著自己,高力士小心翼翼地跟隨左右。

“兒臣拜見父王。”李瑛回過神,連忙跪下行禮。

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一下子女連磕了好幾個響頭,磕得腦袋有些昏昏的,不過李瑛絲毫也感覺不到痛,內心的驚恐已在掩蓋了痛楚。

李隆基盯著李瑛,老臉抽搐了二下,然後有些冷淡地問道:“朕待你不薄,封你為太子,為何要造反?就這般等不及嗎?”

“父王”李瑛哭泣著說:“兒臣不敢,這次進宮,只因聽信了謠言,誤以為武惠妃謀反,這才帶兵求駕,若有半句虛言,萬劫不複。”

李瑛也是一個聰明人,知道李隆基正在氣頭上,要是李隆基一見面就大罵,說明他還是在乎自己,而李隆基說話的時候,語氣裡沒有憤怒,也沒有溫情,說明他內心非常失望,有一種哀莫大於心死的感覺。

誓言都發了,可李隆基並沒有什麽表示,李瑛一下子急了,哭著說:“父王,父王,兒臣真是想去救駕,都是被奸人所害,父王明鑒。”

“是嗎?這奸人又是誰?”

“是武惠妃武落衡,武家的余孽,是她,一定是她”李瑛有些神色猙獰地說:“這個狠毒的女人,她就是一個周之褒姒商之妲己,就是她陷害兒臣,父王一定要小心這個妖婦,有她在,大唐就不會安生。”

李隆基面色一肅,冷冷地說:“李瑛,你想說朕是無能的周幽王還是殘暴的商紂王?是不是大唐江山交到你手裡,才能千秋萬代?”

妙書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